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家看昭陽 山水昭陽

作家看昭陽 山水昭陽

昭通地處烏蒙高原,高山險峰、急水飛流最是尋常,可山也罷,水也罷,到了昭通壩子便突然間改變了模樣,或是秀美俊逸,或是輕盈靈動,再沒了彪悍險惡之氣。

「昭通壩子寬又寬,軲轆團轉都是山」,昭通城位於壩子中央,被四周的山團團圍住,北有九龍山,東有涼風台,西有紅石岩、老鴰崖,它們牽牽連連把昭通城攬在懷裡,讓它舒服安穩地躺在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沐浴響亮的日光,享受清澈的藍天,福澤世代,恩養千年。

鳳鳴悠悠

小時候聽外婆說,昭通是一塊福地,再大的災難來了都會繞道而行,因為昭通有座鳳凰山,山肚子里壓著一隻金鳳凰,是它護佑著昭通世代平安。

傳說,遠古時代,昭通曾是煙瘴之地,多災多難,民生維艱。某年月,一隻鳳凰飛來歇在昭通壩子,恰巧被神仙遇見,他立刻登壇作法向天呼喊。頃刻間,天上轟隆隆落下無數山石土塊,遮天蔽日,黃煙黑亘,天地一瞬間暗了下來,大地瘋狂搖晃,不知過了多久才平息下來。爾後,只聽得幾聲凄厲的鳳鳴,緊接著,天亮了。天一亮,人們就看見昭通城南憑空多了一座山,形如一隻舒展翅羽伏卧著的鳳凰,它從坦蕩寬闊的壩子里拔地而起,獨溜溜矗立在那裡,山勢不高卻別有一種優雅之氣。彼時,山肚子里有一隻鳳凰,正奮力欲往外飛。神仙便用南城的月牙塘做弓,中溝河作箭直指山中鳳凰,讓它永遠留在昭通壩子,經年累月保護這塊土地。從此,昭通壩子風調雨順,百姓世代安康。人們把這座山稱為鳳凰山。

不管鳳凰山肚子里有沒有鳳凰,它確實給昭通人民帶來了福祉。

城市經濟尙不發達的年代,鳳凰山就像一個晴雨表,實時給人們以預示,讓他們的起居生活、生產勞作從容有序,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那時的昭通城沒有什麼高樓,坐在東菜園外婆家的門口就可以看見鳳凰山。每當天色驟變,烏雲壓來之時,人都慌著從菜園裡收工回家,把曬在門口的東西收拾進屋。外婆則抬頭看看鳳凰山頂,然後不慌不忙地說:「雲往北,有雨下不得。鳳凰山都還沒有烏,這個雨下不起!」果然,一忽兒風過後,太陽又出來了。然而,有時夏天的烈日正當空,外婆又會說:「鳳凰山烏了,大雨馬上要來,趕快收東西。」大家前腳才進屋,豆大的雨點後腳就跟著來了。

鳳凰山雖然不高,但雨總是會從山上先下下來,之後平地才開始下。外婆所說的「烏」,其實就是山上已經開始下起大雨,厚厚的烏雲、水汽籠罩在山頂,遠遠看去,比其它地方暗,就像戴了一頂灰黑的帽子。只要山一戴帽,就說明雨真的來了。

那時,母親所在的糧油加工廠麵條車間還沒有烘乾設備,剛擀出的麵條要抬到露天曬壩里晒乾,陽光下,一根一根麵條掛在竹棍上,黃生生閃著光。最怕的就是天降驟雨,雨一來,麵條就變軟,折斷,散落一地。不過,工人們都會看山識天氣,只要鳳凰山頂一烏,每每在大雨來臨之前他們就搶先把麵條抬回廠房,麵條車間也因此得了鳳凰山的庇佑,生產效益不減。

更別說人們的日常出行了,出門記得看鳳凰山。家家的大人都會叮囑即將出門的孩子:「鳳凰山烏了,記得帶好傘!」孩子們因了這個「烏」字,少受了許多淋雨之苦。

如今,昭通城高樓林立,城市擴大,鳳凰山已不必遠遠地遙望,它緊挨在城市邊緣,與昭通城相依相靠。它作為晴雨表的功能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逝,但它賜予昭通城的福祉卻更加深厚。

鳳凰山多青松,四季常青,蒼翠蔥蘢,是一個天然大氧吧,宛如昭通城的肺,不斷為城市過濾污濁的空氣。因此,昭通人健身鍛煉都喜歡登頂鳳凰山。無論城市如何喧囂沸騰,只要一進入山中,立刻就安靜了,剛剛還纏附耳際的車聲人聲一下子銷聲匿跡,只聞鳥語啁啾,溪流淙淙。山中空氣清新,松柏馨香,松樹特有的香氣陣陣撲鼻而來,讓人神清氣爽,乏累也消了許多。一些常年登山的人都自言對這種香氣「上了癮」,也有一些病患者,因為常年堅持登山治好病的。

除了松柏,鳳凰山西南坡上還有許多開花的樹。春天,南風一起,櫻桃花就開了,緊接著,桃花、梨花、蘋果花、海棠花趕趟兒似的次第開放,整個西南坡就像一片花海,紅的、白的、粉的······到處粉嘟嘟、花噴噴,色彩絢爛。夏天,櫻桃成熟了,晶瑩剔透紅潤柔軟的櫻桃在綠葉之間閃爍,如一顆顆熠熠生輝的紅寶石,真正是果中尤物。櫻桃過後,五月桃就紅了。同時,蘋果、梨也相繼冒出它們青澀的果實,一天天長大。秋天,霜來了,果實累累,層林盡染。雖然秦觀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說的是牛郎織女的相會,但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老把它借來形容此時的山中妙處。冬天,鳳凰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松樹的綠從白雪中透露出來,更多了幾分英氣。

一年四季,鳳凰山都如一幅畫,掛在昭通城南,優雅寧靜,超凡脫俗,以其澤及萬世之恩,默默賜福於昭通人民。

寶山靈秀

昭通壩子的山,嚴格意義上來說,應同屬於「丘」。位於城東南的元寶山就是一座小土丘,它雖高不過百丈,繞行一周不足5里,但渾圓若元寶,「隆起於平疇沃野之間,卓然特立」。因山上「林木蒼翠,綠雹森森,珠凝玉翠,華光熠熠」,被列為昭陽八景之一——寶山環翠。

在古人眼裡,元寶山是神靈為昭通一地的千年福祉精心鍛煉製作的寶器。舊時,元寶山上建有道觀,曾經一度香火極盛。每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到元寶山禮拜神祗祈禱好運,順便結伴春遊,形成「三月三,耍元寶山」的一道獨特風景。

現在,元寶山頂建成公園,雖沒有了往昔的香火氣,但它依然林木秀麗,曲徑通幽,不失鍾靈毓秀之氣。倚靠元寶山而建的昭通一中,其前身是1730年創辦的鳳池書院,迄今已有百餘年辦學歷史,成千上萬的優秀學子從這裡走出,成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棟樑,為社會的繁榮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學識和才華。

百年風雨,元寶山麓琅琅書聲不絕,清朗響亮的聲音環繞寶山,珠凝玉翠的寶山守護校園。蔚然學風與寶山之靈氣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龍泉甘冽

昭陽的水,第一當屬龍洞水。

昭通城北的九龍山下有一天然崖洞,洞外古樹參天,蒼松挺拔,洞內鍾乳懸壁,清涼幽靜。洞之左側,一泓清流從暗河汩汩湧出,積水成潭,「水尤清冽」,潭中細石,悉數可見。掬一捧入口,甘甜沁涼,直入心脾。這就是龍洞水。

史載,漢武帝時期,文齊「穿龍池,溉稻田,為民興利」,龍洞水經由利濟河流入昭通壩子,使沿河萬畝良田得到灌溉,百姓受之於惠。民國至解放後的一段時期,龍洞水成為昭通城的飲用水,它從官溝流入城內的水塘子,供老百姓取用。我沒有見過水塘子,只聽外婆經常提及,聽她描摹過當時百姓挑水絡繹不絕的盛況,但挑水巷那磨得滑溜溜、玉滋滋的青石板路我是見過的,上面還留著挑水人的足跡和不小心灑潑的龍泉水。一代又一代的昭通人,在龍洞水的哺育下繁衍生息。

我們這一代人雖然無需再去水塘子挑水吃,但我們也是喝龍洞水長大的,它已經長成了我們的骨骼肌膚,活在我們的身體里。從我記事起,自來水管就已經接到院子里,我們一排房子七家人,家家都有一口大石缸,大人們把水挑進家就倒入石缸內,上蓋一塊木板,木板上放一隻大水瓢。小孩子們在院子里瘋玩打鬧,渴了,跑進家舀起一瓢冷水「咕嘟咕嘟」就往肚裡灌,頃刻間,清涼透脾的感覺自上而下穿腸而過,特別解渴特別酣暢特別甘甜。儘管大人們經常告誡,喝生水會生病,可我就是天天喝冷水,總覺得燒過的水變得淡薄寡味,失去了龍洞水原有的清甜與涼爽。院子里的孩子幾乎都跟我一樣愛喝冷水,不過,倒也沒有誰因為喝生水生病的,老輩人說是:「不乾不淨,吃了不生病。」事實上,應該是龍洞水的水質冷冽不容易滋生病菌,極少傷害人的胃腸。

利濟河把龍洞水送入昭通壩子,使沿岸的村莊都能喝上龍泉水。村民們有一種巧妙的取水方法,簡便而又神奇,不知從何年何月起,他們就已在普遍使用。我在學庄的利濟河邊見過這種方法,村民先在河灘上選一塊地方刨開砂石,刨出一個小坑後就在一旁靜靜等待。開始,坑裡的水是渾濁的,但神奇的是,一會兒坑底部的水逐漸變得澄清,上面的渾水則不斷往四周散去,清水越來越多,不久,整個坑裡的水便全部都清澈乾淨了。這時,村民便一瓢一瓢把清清的水舀進桶里,挑回家飲用,它跟水管里接來的水一樣甘甜可口。看著村民變魔術一樣把一汪渾濁的水變清澈,我由衷佩服他們非凡的智慧。

「大道至簡」,古老的方法樸素易為,但其中卻包含著博大精深的天人和諧精神與科學精神。

利濟新篇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昔日波光粼粼的利濟河水枯竭了,曾經一度成了臭水河。「母親河」沉寂於時光的隧道中,即使偶然被人提及,也不過是哀婉其曾經的「利濟浮光」。

2017年12與23日,我有幸隨作協的老師們參觀了利濟河烏蒙古鎮段,沒想到原以為不可能改觀的臭水河竟然變清了!河面清澈如鏡,兩岸花木倒映其間,風姿綽約。水靜靜的,樹靜靜的,碧瓦白牆也靜靜的,一切都在水中靜默。岸上,一些常綠樹和灌木依然青翠,若不是落葉樹裸露的枝幹提示著冬的存在,恍然間竟忘了昨日已過冬至,數九寒天開始了。遠處,幾棵高大的落葉喬木頂天立地,旁逸斜出的枯枝伸向高天,冬樹流雲,又是一種趣味。間或,一隻鳥兒飛來憩於枝頭,左顧右盼呼朋引伴,完全沒有顧忌一行人的議論。水中一景,岸上一景,虛虛實實,相互映襯,如一幅沖淡清雅的山水畫卷鋪展綿延至遠方。

聽「兩河治理」負責同志介紹,利濟河治理已歷時三年,現今完成總工程的三分之二,不久的將來,「利濟浮光」的盛景將以全新的面貌出現。

一邊走一邊聽,不想已進入施工地段,歷經百年風雨的官壩橋進入了我的視線,它橫卧於前方,石砌的橋身叢生雜草,似乎再多加一根草就要把它的腰壓斷。它在茫茫的時空際涯中喘息,疲倦,終將帶著黑水垃圾一併隱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完成它最後的使命。

官壩橋與我,相隔不過五十米。而這五十米之上走著的是世世代代的昭通人,他們揮舞赤膊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成就了今天的山水畫卷。

省耕情深

昭陽的水,貴在親民,龍洞水如此,省耕之水亦如此。

雍正十年,昭通鎮總兵徐成貞「浚省耕塘為勸農之所」,修省耕塘農田水利工程。水庫既成,碧波萬頃,澤被四方五穀。

省,省察;耕,耕作。孟子曰:「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春天視察耕作情況,補助(種子、耕力)不足的人;秋天視察收穫情況,周濟歉收的人。徐成貞言,「省耕」之名,「本古諸侯省耕之意,將以勸斯農也」,可見其重視農桑、以民為本的為政思想。

省耕之水親近百姓,百姓也親近它。

記憶中的省耕塘遠山如黛,近岸蔥翠;楊柳扶風,白楊垂蔭;田疇井然,谷蔬有序。一池清水,波光瀲灧,如陽光下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在一碧如洗的藍天下搖曳。天藍,水藍,藍得晶瑩剔透,無一絲瑕疵。冰清玉潔的水,讓我歡喜,我給它取名為「冰兒」,並常常沉醉於這湖光山色中不知歸路。為此,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來紀念它,名字就叫《冰兒》。

「那時侯,省耕塘的水豐腴而又深厚,以一種從容穩健的姿態承載、養育著她的子民們。湖水深處魚蝦肥美,引得老老少少的垂釣者們圍坐水邊。湖面上,一群野鴨棲息於湖心,悠閑自適。偶爾一陣響動,野鴨們驚得撲騰騰飛向空中,一時間,藍天上密密麻麻的鳥兒此起彼伏······」

這是我在《冰兒》中對省耕塘的一段回憶,如實描繪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省耕塘的模樣。那個年代,昭通人都喜歡到省耕塘玩耍,捉魚摸蝦、游水嬉戲、踏春賞景、談情說愛,處處可見流連的身影。省耕塘是我們這一代人揮之不去的情愫,留有我們不可抹去的生活影像。

進入新世紀後,省耕塘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它的水變得瘦弱單薄,堤壩頹敗凋敝,再尋不到昔日流連的身影。我在《冰兒》中曾經對它的未來有過期盼:「聽說省耕塘不久要開發了,現代化的手段一定能讓她煥然一新,當然也會讓她更具魅力,我只盼望著她走向現代時尚的同時也能回到從前深藍豐盈的模樣,讓我重新找回那個美麗的『冰兒』。」

幾年過去了,當我再見省耕塘時,它已完成了蓄勢已久的華麗轉身,由一個單薄枯寂的水塘變成一個立體的文化公園,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成為昭陽城市新名片。

站在碧藍豐盈的水前,我慶幸自己的期盼沒有落空,那個冰清玉潔的「冰兒」終於回來了,且更有韻味,更有氣質。夏日長灘、陽光草坪豐富了省耕水的色彩,國學文化廣場增添了省耕文化的內涵;雪松銀杏、臘梅茶花點染出旖旎風光,歷史文化名人雕塑追尋著祖先的足跡。

仰望徐成貞塑像,我不由得心潮起伏。徐成貞之功,不僅在於「浚省耕塘」,墾荒闢田,更在於創建鳳池書院,開昭通書院教學先河,使昭通成為文明之邦。據史料記載,昭通人民感念徐成貞,欲為他修祠崇祀,可他卻問來人:「昭通一府的蒼生百姓都富足安寧了嗎?缺衣少食的孤殘病弱之人都衣食無虞了嗎?伏莽不靖的情況都徹底改變了嗎?行旅商賈都能安心地經營謀利了嗎?興儒明教的大事都辦妥當了嗎?」又說:「吾職而未信。祀吾,吾又何敢?」徐公祠便擱置了,後世不忘他於昭通之恩,終建成徐公祠,那是後話。

今天,徐成貞塑像立於省耕公園,立於杜宇文齊之列,是昭通人民對他的最高禮讚。徐成貞當之無愧!

省耕文化公園,真正是「不負山水,不負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昭陽山水有情,山水昭陽如畫。

昭陽山水是一部書不完、寫不盡的鴻篇巨製,縱然我的拙筆不能描摹錦繡神韻之萬一,也定當竭盡全力為之奮筆!僅以此文獻給我深深熱愛的家鄉!

GIF

簡介

王章瓊,雲南昭通人,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有散文發表於《昭通文學》、《烏蒙山》、《昭通日報》等刊物。

GIF

圖片|沈力 部分來源於網路

審核|楊玉昆 任天能

編輯|李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鶴鄉聖果 的精彩文章:

TAG:鶴鄉聖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