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馬蹄蓮規模化栽培技術
盆栽馬蹄蓮規模化栽培技術
前期準備
制訂馬蹄蓮生產計劃首先要有可靠的種球供應商,以提供質量優越的種球,這是栽培的先決條件。首次涉足馬蹄蓮生產,如果沒有精心安排的計劃,一切都將舉步維艱。馬蹄蓮的栽培需要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合理的計劃,加上有序的銷售渠道,才能保障栽培計劃的成功運行。其次是品種選擇,應了解不同品種的栽培特性,不能僅僅靠花色做出選擇。
種球供應商應告知不同品種的栽培特性及種球規格等,以便選擇合適的栽培時間和合適的花盆。
種球的購買及處理 購買時檢查馬蹄蓮種球是否有病變和腐爛現象,受感染的種球通常有難聞的氣味,應及時清除並銷毀,以防病菌蔓延。並對帶病菌種球接觸的區域進行全面消毒處理。
促成栽培 對即將種植的種球用赤霉素處理,置於18℃的溫室條件下,待長出嫩芽時即可上盆。促成栽培時,種球環境溫度保持在18℃左右,濕度保持在80% ~ 90% 之間,並噴施低濃度的赤霉素。大概20 天左右長出新芽即可移栽上盆,根據品種特點和市場需求,通常選用規格為14 ~ 20cm 的花盆,一般盆徑越大則植株冠幅越大。
種球貯藏 不需要即時種植的種球應及時貯藏,在冷涼環境條件下可貯藏8 個月而不喪失活力。一般情況下都只需貯藏1 ~ 2 個月,保持溫度在10℃以下、濕度在70% ~ 80%,並注意適當通風。
盆栽馬蹄蓮
栽培基質選擇 馬蹄蓮喜排水良好的栽培基質,常用基質一般含有腐熟樹皮、樹葉、珍珠岩、蛭石、粗沙等,盡量避免使用微小顆粒物,以影響排水效果。基質中還應施入少量肥料,添加生長調節劑促進根系生長,同時利用生物殺菌劑對全部基質進行消毒。此外,盆栽基質的pH 值應控制在5.8 ~ 6.2,如果pH 值較低,可適量加入石灰調節。但同時還應保持基質中低濃度的可溶性鹽含量,如果基質中可溶性鹽含量過高,會導致根尖變褐或者乾枯。基質濕度的變化也會使植株根系損傷嚴重,無法吸收水分和營養,導致植株出現萎蔫、黃化、組織壞死或植株矮小等,同時也會增加根腐病的發病率。因此,栽培基質的選擇和酸鹼度的調節非常重要。
溫度 可按三個階段調節溫度:
①初芽期。芽高小於5cm,在上盆約20 天前,溫度保持在17℃~ 20℃之間,不要有晝夜溫差變化。
②生長期。芽高大於5cm 至初花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6℃~ 24℃,夜間溫度13℃~ 16℃,晝夜溫差大小直接影響植株的生長高度,在一定範圍內溫差越大,植株生長量越大。
③初花期至銷售期。一般溫度保持與生長期相同,但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花色品質並延長花期。
光照 光照與溫度密切相關,在不同生長期提供相對強度的光照可促進馬蹄蓮花朵著色和強健植株,光照弱時植株生長勢差且著花數量少,尤其在溫度最高時提高光照強度至關重要。但過高強度的陽光直射對馬蹄蓮生長不利,尤其在春夏季種植時應輔以適當遮陰,以防灼傷。在光照條件不足的地方可通過人工補光及適當降低溫度和使用生長調節劑提高開花質量。
濕度 馬蹄蓮對溫室環境濕度要求較高,相對濕度在65% ~ 75%,低於50% 會導致葉片或花瓣邊緣脫水乾枯,澆水過多會導致葉片灰霉病等真菌病害。適當的調節溫度、遮光、控制環境相對濕度極其重要,並注意保持通風。
水肥 水分對馬蹄蓮生長及開花影響最大,合理的布置噴灌系統至關重要。滴灌是最好的選擇,其優點是力度適中、噴水均勻,能準確控制噴水量。馬蹄蓮種球對水分的需求較為嚴格,生長初期應有規律澆水,植株旺盛生長時應見干見濕、均勻澆水,水分過多或過少植株抗病能力都會下降。
馬蹄蓮整個栽培周期的水分需求從少到多,剛上盆時需要水分稍小一些,到真葉出現並迅速生長時,澆水量和澆灌頻率都應有所增加。澆水宜在上午進行,若水分殘留在枝葉上,夜間可促生真菌病。
馬蹄蓮需肥量較低,一般選用氮磷鉀複合液肥,三者含量比為4 ∶1 ∶3。同時還應施用一定的微量元素,如增加栽培基質中鎂離子的含量等。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鈣和碳酸氫銨基對馬蹄蓮生長不利,肥料選擇時注意避免混入。
病蟲害防治 種植時需對馬蹄蓮進行全面檢查和消毒,若有已感染病菌或已染病的植株應及時清除,以防感染其他植株。適時對溫室環境進行消毒殺菌,降低植株染病率。生長期間還應經常檢查植株的生長狀況,及時處理葉片及根系異常的植株。馬蹄蓮主要病害為莖軟腐病,如果植物出現白色真菌應及時處理。其病害可通過水分管理預防,必要時可使用殺菌劑。
儘管馬蹄蓮生產周期不長,但貯藏和各個生長期的管理差異較大,盆栽生產時應精心規劃、合理安排,以獲得優質植株。
美國金州種業公司彩色馬蹄蓮新品
※陽台種盆栽韭菜的小秘訣,只需一小招,韭菜吃都吃不完!
※盆栽扶桑花這樣「養一養」,一整年都能花繁葉茂,冬天開花也多!
TAG:盆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