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慢慢老去的「他們」註定會名垂青史!

慢慢老去的「他們」註定會名垂青史!

原標題:慢慢老去的「他們」註定會名垂青史!



生於興盛名勝鼎,

淚鑒倭寇犯我境。


悄然歲逝落鳳翎,


青史為伊留芳名。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



盧溝橋



盧溝橋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整座橋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長的有21.6米。石拱之間有石橋墩,把11個橋拱連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連,所以盧溝橋叫做連拱石橋。永定河發大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自從建成盧溝橋,再沒有出過事,從這裡可以看出它的設計很科學。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戲耍,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檢閱橋上的車馬,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於世界。那時候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在遊記里讚揚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特別欣賞柱子上的獅子,說它是「美麗的奇觀」。在國內,這座橋也歷來為人們所稱讚。


在我國人民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上,盧溝橋是值得紀念的,1937年7月7日,愛-民奮起抗戰,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1400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 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跨徑石拱橋。這座橋建造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它氣勢宏偉,造型優美,結構奇特,遠遠看去,好像初露雲端的一輪明月,又像掛在空中的一道雨後彩虹,十分美麗壯觀。


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邢台距 這裡有40多公里,這裡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


廣濟橋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東,橫跨韓江。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於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開禧二年(1206)完成。全橋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只用小船擺渡,當時稱濟州橋。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並增建五墩,稱廣濟橋。正德年間,又增建一墩,總共24墩。橋墩用花崗石塊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聯成浮橋,能開能合,當大船、木排通過時,可以將浮橋中的浮船解開,讓船隻、木排通過。然後再將浮船歸回原處。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廣濟橋上有望樓,為中國橋樑史上所僅見。



中國四大古橋



盧溝橋、洛陽橋、趙州橋和廣濟橋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他們歷經多次戰爭、自然災害,至今扔保持完整,實屬不易。他們屬於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中國橋樑建築中的一份寶貴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橋樑病害陳列館 的精彩文章:

實力,那是必須的,顏值,更是不可或缺的

TAG:上海橋樑病害陳列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