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木活字印刷技術》1:目錄/序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木活字印刷技術》1:目錄/序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木活字印刷技術

吳小淮著

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年出版

目錄

總序

前言

序言

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發展

[壹]中國印刷技術的早期文明 / 008

[貳]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影響 / 011

[叄]元代木活字印刷術的應用與傳播 / 016

[肆]清代木活字印刷的迴響 / 021

浙江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

[壹]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概況 / 030

[貳]木活字印刷技術在瑞安的傳承歷史 / 035

[叄]木活字印刷技術在瑞安存續的社會條件 / 063

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工藝特點

[壹]木活字雕刻技術 / 086

[貳]撿字排版方法 / 091

[叄]印刷與後期製作 / 111

木活字印刷的譜師與譜牒文化

[壹]譜師的前世今生 / 122

[貳]譜師的手藝與譜牒文化 / 129

[叄]圓譜祭祖習俗 / 135

木活字印刷技術的代表性傳承人

[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 146

[貳]其他傳承人名錄 / 150

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傳承傳播

[壹]遺產的發現與歷史意義 / 164

[貳]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 168

[叄]遺產的展示與宣傳 / 178

附錄: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印刷術與造紙、指南針、火藥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推動人類文明和世界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木活字印刷技術是北宋時期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後,中國古代活字印刷長期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最早見於元朝大德年間王禎使用木活字印刷《旌德縣誌》和他撰寫的《農書》中「造活字印書法」章節的詳細記載。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用木活字印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成就了木活字印刷技術為皇家大規模御用的歷史輝煌。隨著十九世紀以來,印刷技術的機械化應用,包括木活字在內的傳統手工印刷技術逐步淡出歷史舞台,至今已是難覓蹤跡。

本世紀初,浙江省瑞安市發現木活字印刷技術仍舊在民間繼承使用,以東源村為集中地,全市還有近百人從事木活字印刷這一古老的傳統職業,通過對其傳承群體的調查和傳承歷史的考證,確信為古代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現世遺存,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被稱為中國木活字印刷技術的「活化石」,並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與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王禎關於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工藝記載有著較直接的承繼關係。其主要傳承群體——東源村王氏家族的祖先王法懋,生活在元代泰定年間,與王禎用木活字印書和《農書》問世處在大體相同時期,王法懋以修輯宗譜為業,受到這項新技術的影響,採用木活字來印刷宗譜,從此這項技術就在家族中傳承下來,到了近代,通過聯姻和帶徒,逐步傳授給異姓家族,傳播到鄰近地區,從而形成瑞安現有成規模的傳承群體。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嚴格遵循古法,工藝十分考究,概如《農書·造活字印書法》:「造板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板木為字。」木活字取用上好的棠梨木刻制,撿字排版沿用祖先口授心傳下來的方言撿字詩,仍在使用曾流行江浙一帶古老的「君王立殿堂」五言32句160字撿字詩,和使用瑞安東源王氏家族祖先創作的「鳳列盤岡體貌鮮」七言8句56個字撿字律詩,其特點是把複雜的漢字偏旁部首排列簡約化,只要記住詩句,撿字就比較迅速。在印刷工藝流程上,這裡仍採用中國古籍線裝書的版式,手工用墨汁在宣紙上逐頁刷印,最後上線裝訂,原汁原味保留了中國活字印刷的傳統工藝和線裝書籍的特點。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能傳承至今,完全藉助於中國傳統的譜牒文化為載體,用來印刷宗譜。木活字印宗譜肇始於元代,盛行於明清乃至民國時期,當今全國各地已很少有人使用,之所以能在瑞安集中地傳承,又與這裡的地域文化和民間尋根問祖的宗族情結緊密相關。溫州及周邊的浙東南、閩北區域是典型的移民社會,古時為蠻荒之地,人煙稀少,唐宋以後中原輾轉遷徙過來定居的人口激增。所以,這一代人大都聚族而居,即便是現代,無論在鄉族眾,還是在外華僑和在全國各地經商、辦企業的溫州人,即或戀土懷鄉還是尋根問祖,人們傳統的宗族觀念仍十分強烈。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經營的行當,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和譜牒梓輯手藝,就得以集中地傳承延續七百多年,綻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奇光異彩。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流傳至今,全在這群生活在農村的普通人,他們在萬家燈火之隅,偏居寒祠陋舍,為了全家生計,默默地耕耘著二尺字盤,執著廝守著祖宗留下的的這份手藝,才撐起了人類這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讓人們認識到,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這是中國古老印刷術珍貴的活體存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木活字表演更是讓她名聞世界。各級黨委和政府十分重視對她的保護,文化部將其作為「中國活字印刷術」現存的唯一載體,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並於2010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一項非常寶貴的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為了全面鉤沉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傳承歷史,記載保留其技術工藝特點,作者經歷近十年時間,廣泛參閱相關史料,走訪數十位木活字印刷從業人員和東源王氏家族成員,竭力收集清代以來的木活字宗譜實物,釐清王氏家族木活字印刷技術的傳承體系和人物,並將兩首古老撿字詩詩句和部首歸類進行整理,使之更接近於歷史原貌,同時梳理完善全套技術工藝的細節,以期作為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的第一手詳細資料保存於世。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傳統的印刷技術大都已淡出歷史舞台,可在當今,我省瑞安市還集中傳承使用著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技術,這無疑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大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激勵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存在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小淮 的精彩文章:

TAG:吳小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