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昭陵一株柏樹被砍唐高宗發怒要殺將軍,被狄仁傑一句話擋回

唐太宗昭陵一株柏樹被砍唐高宗發怒要殺將軍,被狄仁傑一句話擋回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那個「唐宗」,李世民雖然登基的手段有點殘忍,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太子李建成而登上皇位,但歷來在皇家的權力面前,父親兄弟的親情總是被淡化。畢竟唐王朝的建立以及李世民上台後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後世大唐的持續繁榮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死後和長孫皇后合葬於今陝西禮泉縣的昭陵。而接替他當皇帝的是李治,史稱唐高宗。公元676年,唐帝國左衛大將軍權善才、左監門衛中郎將范懷義誤砍了昭陵中的柏樹。消息傳到唐高宗的耳朵里,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砍樹,讓我這皇帝和死去的父皇面目何在?唐高宗大怒,立即下令要處死這兩人。

此時擔任帝國大理丞負責判案的狄仁傑卻不顧盛怒下的高宗皇帝,而是毅然上書為二人辯護。

唐高宗李治氣得嘴都歪了:「昭陵是父皇安葬之所,這倆傢伙竟敢砍樹置我於不孝之地,不殺不足以平息我的憤怒,不殺也對不起死去的父皇。」

狄仁傑也振振有詞:「陛下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依照國家現有法律他倆罪不至死。如果陛下堅持要殺,就相當於法律無效了,人們以後會很茫然。再者,現在陛下因昭陵的一株柏樹而殺帝國大將軍,試想,千百年之後人們會怎樣評價陛下呢?我如果奉命殺了權善才,那才真的是陷陛下於無道啊。」

因為狄仁傑的抗旨不尊,慢慢冷靜下來的唐高宗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確實不應該以一株柏樹而殺人,況且還是一名帝國的將軍 。

俗話說「危難之處顯身手」,狄仁傑敢於不畏權勢犯顏直諫,這種品質在封建家天下的皇權制度下尤其難得,他的一句話可以頂的上那些諂媚之徒的一萬句話。通過這件事,唐高宗避免了犯錯,那兩位官僚保住了小命,而狄仁傑也贏得了皇帝的尊重和信任,對於唐帝國來說,豈非三贏結局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蹭飯者的尷尬:這首詩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寫成
改革家商鞅不聽勸阻貪戀榮華富貴,最終不幸被車裂而亡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