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書法突破陳腐的條條框框效果會更好,不信請看圖

學書法突破陳腐的條條框框效果會更好,不信請看圖

學習書法許多人主張從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依次學起。現代人學書法幾乎都是從唐楷起步,這無可厚非;但許多人把楷書唐楷推到惟楷獨尊的境地,無論鑒賞書法家的什麼書體都要先看看楷書,楷書基礎沒有打好就不能學行草,這種思維模式就太僵化教條了。

上圖是清代某翰林的草書,點畫使轉無法度,根本看不出楷書對草書有什麼基礎作用。不要懷疑這個翰林是花錢買的,此翰林是某書院的主講,館閣體楷書肯定是過關的,問題是草書太打臉。

藝術應保持自由探索的活力,不能為僵化的模式所束縛。

近幾年,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的本科書法教學聲譽鵲起,河北美院書法學院專業教學所開啟的以行草書教學為中心配合各學科理論教育的嶄新範式,為當代高等院校本科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和理念。

學生從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依次學起,大學本科書法專業一、二年級基本是楷書、篆書、隸書及各類理論科目學習,至本科三、四年級才會涉及到行草書的一般臨摹、學習,而沒有創造性的學習機會。恐怕無人會反對本科書法學生在傳統臨摹學習的基礎上謀求創作,但直接的現實則是高度規範化、普泛化的針對書法基礎的大規模大強度長時間的摹習中早已磨鈍學生的日常審美感性,同時對傳統近乎強制性膜拜的臨習,也從根柢上打消掉了他們創作的勇氣。應該說,不是學生不具備創作的能力或曰勇氣,而是在現實教育境遇中被壓抑和消磨掉了。

張芝《冠軍貼》

而哪些跟隨在大師身後的亦步亦趨者,則免不了被淘汰的命運。如吳昌碩門派,大多追隨者因摹襲固守,不知變通而黯然失色,歸於平庸,早年即被吳昌碩所激賞的潘天壽則舍吳派之形而獨取吳派繪畫之寫意精神,戛戛獨造,不立凡格,則成為現代繪畫史推動吳派繪畫發展的巨匠。被推為20世紀國畫四大家之一。齊白石畫派也復如此。

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專業他們在一年級教學中即讓學生放手臨摹古代行草經典,如《冠軍帖》、黃庭堅《諸上座帖》、《廉頗藺相如列傳》、懷素《自敘帖》、《大草千字文》、王鐸草書等激發學生的審美感興與草書知解力氣,立足藝術家審美創作意識的培養。

懷素《大草千字文》

懷素《自敘帖》

黃庭堅《諸上座帖》

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

河北美院書法專業教學觀念變革,立足於書法家培養是抓住了本科書法教育的核心。高等書法本科教育的理想目標即是書法藝術家培養,高等書法專業培養的目標難道不是書法家,而會是一般意義上的書法愛好者?

作為藝術家培養,從一開始就要培養激發起學生具有審美激情與創造力,要調動起學生的審美精神,而不能束縛限制他們的自由審美活力。在這一方面,從大草入手要遠遠優於從楷書入手。

許多愛好草書的書法愛好者遵從「一定要打好楷書基礎」的陳腐觀念,一輩子行走在楷書的衚衕中,到老了也沒有走出來,常年的楷書臨摹消磨掉了應有的藝術才華;到老了也不會寫行草書,更遑論大草;這就是觀念錯誤的代價。

下圖是河北美院本科書法專業學生的草書等書體作品,請大家留言評論。

成歡

《文心雕龍·體性·第二十七篇》

三則37×115×7cm

薛梅傑

王維《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

367×144cm

黃子麟

蘇軾《東坡詞選》(局部)

45×32cm×24

潘金召

錢惟演 《木蘭花》

367×144cm

魏鵬

蘇軾《虔州八境圖》其三其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其五

290×146cm

劉玥

荀子《勸學篇》

330×32cm×3

韓鴻明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367×144cm

楊彥榮

蘇軾《喜雨亭記》

陶淵明《桃花源記》

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85x?270?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兩大六屆展相逢,劇透一下進入百強展複評的」蘭亭獎「部分作者,實力水平杠杠的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