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6000年之35-《倉頡造字》

中華6000年之35-《倉頡造字》

GIF

古文:

《旬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呂氏春秋》記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譯文:

傳說中倉頡[jié]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8個人,虞舜、倉頡、項羽、重耳、高洋、呂光、魚俱羅,還有李煜。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後記:

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軒轅黃帝史官,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今白水縣城西北35華里史官村有倉頡墓、倉頡廟,倉頡廟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廟內有古柏50餘顆,居三大古柏群之一,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文字學家也認為白水才是倉頡造字的發源地,為什麼呢,因為「源泉」的泉字分開來就是白水。

解說人:crysno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大視界網站 的精彩文章:

中華6000年之23-《東聖王公》

TAG:健康大視界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