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一樣的風雅——畫壇文人劉佰玥的古典情懷

不一樣的風雅——畫壇文人劉佰玥的古典情懷

劉佰玥,字容圖,另署壽門人、香山居士。1968年生於河南鹿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墨畫院專職畫家,河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河南省美術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江蘇理工學院劉海粟藝術學院客座教授。200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2009年,中國畫作品榮獲第十一屆河南省美展金獎併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2010年,被評為全國三十位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花鳥畫家。

其繪畫主攻寫意花鳥,兼擅山水、人物,並涉獵古典詩詞、散文、書法、鑒藏等。近年,尤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文藝理論有深入研究,作品化古出新,追文人風致,並形成獨特風貌。有《氣韻散論》、《蓮話十章》、《中國文人畫史略》等學術論著。

劉佰玥 寒禽圖 136x68cm

不一樣的風雅

畫壇文人劉佰玥的古典情懷

文-劉麗芳

劉佰玥的繪畫語言是建立在傳統精神上的審美表達,筆墨間浮動著宋元簡淡的畫風,清雅的詩意,在古典的審美中構建了浪漫唯美的花鳥意象,呈現清寒冷逸,靜穆幽深的畫面意境。作品中詩、書、畫的相互融合,體現了畫家較高的文化素養,風格上更接近傳統文人畫的優雅氣質。他的作品輕形重意,質樸清新,在抒發個人情感的前提下,更注重精神內涵的開掘。這些特點既是畫家回歸傳統的表現,也是個人筆墨趣味的彰顯,代表了自身對傳統和當代文人畫的獨特理解。

劉佰玥 秋雨雙禽圖 68x68cm

劉佰玥的作品攝取了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內核,在意境上達到了象外之象的詩化之美。在他的筆下,無論是荒野的枯樹,雪中的勁竹,抑或水中的蓮荷,都無一例外地流露著文人的情致和風骨,畫面內外透出婉約的詩意。畫中的一樹一鳥,分明蘊含了「枯藤、老樹、昏鴉」的蕭瑟,似乎又納藏著「無邊落木蕭蕭下」的秋韻。但畫家所要表達的不是古人悲秋的凄涼,而更多地呈現出生命的一種情態,體現了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寧和之美。正如蘇軾所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濃」,即在貌似枯朽的外表下隱含的是生機和活力,其內在仍是豐滿蔥鬱的,就如在平常的物象中,體會到的是回味無窮的韻味。

劉佰玥 瑞雪來時風味奇 136x68cm

這種詩化的情境是文人審美情趣的折射,袒露了超然物外的雅士情懷。同時,畫家所描繪的雪竹和蓮花,更具有文人畫托物言志的象徵意味,含蓄地表達了堅韌挺拔,高潔脫俗的人格精神。秀逸婀娜的竹荷風姿,既寄寓了「若論經霜抵風雪,是誰挺立風婆娑」的讚美之情,又充滿了「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清淺雅意。不尙鉛華的花鳥景緻宛若唐宋的詩詞,在素凈幽淡的意境中氤氳著古典詩意之美。

劉佰玥 仙池幽趣 136x68cm

劉佰玥的作品雖然承載著傳統文人畫的審美精神,但對筆墨的認識也會隨時代的變遷而產生蛻變。在這方面他認為,前代的大師或許令今人仰慕,前輩的經驗或許值得後人學習,但在自然的面前古人和今人是同等的,所得到的感悟亦不盡相同。古人云:「外事造化,中心得源」,正因畫家從自然中得到的審美體驗不同,既而決定了作品有別於傳統的清新面貌,散發出時代氣息和個性化的筆墨特徵。

劉佰玥 李白詩意 136x68cm

在枯寒冷寂的景緻面前,古人表達的是遁世的凄清之感,而畫家體現的是安然寧靜的恬淡之情,使作品在精神本質上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在貌似荒寒的畫面之外,卻總能發現蘊藏其中的生命力和趣味性,帶給觀者的必然是安詳的平和,以及無盡的想像。另外,畫家所構建的許多新奇畫境,打破了傳統文人畫的單調性,極大豐富了畫面的表現力。這些新意的創造體現了畫家對藝術的自覺性,客觀上加快了傳統文人畫的改造進程。

劉佰玥 太湖逸趣 136x34cm

劉佰玥的花鳥畫在精神格調上保持了與傳統文人畫的一致性,但在筆墨細微處融進了自己的個性風格,使作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樣式與美感。這種內在的變化正是畫家走進傳統,又走出傳統的過程,代表了自身對傳統筆墨的認識、理解和升華。因此,他的作品在傳統基礎上有著更鮮明的時代主題,其本質上已超越了傳統文人畫的範疇,筆墨間洋溢著新古典主義的審美風範。

劉佰玥 聽雨 136x68cm

劉佰玥 幽篁冬趣 136x68cm

劉佰玥 又度春風 136x34cm

劉佰玥四君子之菊 90x45cm

劉佰玥四君子之蘭 90x45cm

劉佰玥四君子之梅 90x45cm

劉佰玥四君子之竹 90x45cm

主編:王成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價值500萬元的清代乾隆皇帝御筆行書七言聯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