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白帆: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最後為什麼是交流電勝出!

張白帆: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最後為什麼是交流電勝出!

張白帆(Patrick Zhang):ABB公司的資深電氣工程師,在知乎網擁有超過17萬粉絲的電氣領域大神。北京地鐵、首都機場T3航站樓、長江三峽永久船閘、上海磁懸浮列車、大亞灣核電站等數百項目中均留下他的足跡!

已出版《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的原理及其控制技術》第3版《老帕講低壓電器技術》等圖書。

點此查看圖書詳情

這是一個大眾化的問題!今天讓我們用「偏理論」的方式來回答一下吧!

在回答之前,按照慣例,先來一些基礎知識!我們來分析直流電與交流電的波形,看看有何區別。

從圖1中看到,直流電壓是穩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直流電壓的大小和方向都未發生改變。

另外,從圖1中看到交流電壓也是穩定的,但交流電壓的大小和方向隨著時間發生周期性變化。

注意:所謂大小,指的是電壓的幅值。直流電壓的幅值大小始終未發生變化,而在0到T/2半個周期內,交流電壓的幅值大小從零變到最大值,然後再從最大值變到零。從T/2到T的後半個周期內,電壓的方向改變了,它從零開始變到反方向的最大值,然後再變回到零。

為了準確地描述交流電流和交流電壓,我們把圖1中的直流電路密封在保溫箱內,經過了時間t,箱體內的溫度升高到θt。然後我們更換交流電路在箱體內,並且使得箱體的初始溫度與直流電路試驗的初始溫度完全一致。經過了時間t,我們發現兩者的溫度完全一致,都是θt。也即:

於是我們定義,直流電流I的值為交流電流i的有效值。同理,我們定義直流電壓Udc為交流電壓Uac的有效值。

最有意思的是整流後的直流電壓波形,有人認為它是交流電。其實,這也是直流電,準確名稱叫做脈動直流。

所謂直流電,指的就是方向不變的電流或者電壓,並且一定要出現在電能供應的環節中。

至於脈動直流,還有鋸齒波、方波等等,我們把這種脈動的直流叫做電脈衝信號,以區別於直流電。

現在,我們可以展開討論了。

第一:直流電相對交流電,它不存在周期性的變化,顯得更加穩定。

這一點,從圖1中就能明確地看到。

對於半導體電子電路的供電,幾乎沒有例外,都採取直流供電。如若採用交流供電,則必須先行整流濾波,變成穩定的直流電壓後再給電路供電。

下圖是一個典型的單片機電路:

圖2中,交流電源經過整流濾波得到直流電源,然後再經過三端穩壓器(直流穩壓電源)變換,得到合適的直流工作電壓供電路使用。

利用這套方法,不管家用電器也好,工業控制器也好,甚至連我們手上正在使用的手機以及其他的電子設備,它們內部的供電都是直流電。當然,對於移動電子設備,其內部要配套可充電電池,以實現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第二,直流磁路與交流磁路相比更加穩定,重要場合的繼電保護一般均採用直流供電的繼電器。

圖3中,當線圈通電後,鐵芯與銜鐵之間會產生電磁吸力。電磁吸力克服反力彈簧施加的反力,使得銜鐵及觸點系統一起吸附在鐵芯上。當線圈失電後,銜鐵和觸點系統則在反力彈簧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

由於直流電流是穩定的,直流磁通也是穩定的,直流磁勢當然也是穩定的。因此,我們把直流電磁系統叫做恆磁勢系統。

對於直流電來說,這幾個參量都是固定值,因此,直流電的電磁吸力是恆定的。

但對於交流電又會如何?

也就是說,交流磁路的電磁吸力是不穩定的,必須在磁極端面上安裝分磁環,使得磁通過零時它的吸力不為零。儘管如此,交流磁路中鐵芯與銜鐵之間還是會出現交流聲,並且會發熱。

第三,交流電產生的電弧比直流電產生的電弧更加容易熄滅。

左圖是電路圖,我們看到左側的交流電源E。根據基爾霍夫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寫出它的微分方程表達式:

在這裡,表達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觸頭開斷後的物理過程。我們設開關K在t=0時刻打開,於是在K的觸頭間出現電弧。

右圖中的U是電源電壓波形,Uh是電弧電壓波形。

電弧其實就是空氣原子被電離,它包括電子和正離子。電子是負離子,質量較輕跑得快,丟失了電子後的原子是正離子,它的質量大跑得慢。

當電壓處於正半周時,右圖中左側設為陽極,右側設為陰極。正離子從陽極出發奔向陰極,負離子則從陰極出發奔向陽極。由於正離子的質量遠遠大於負離子,因而正離子跑得慢,它會在陽極附近產生堆積。

當電壓過零時,氣體的電離過程停止,正負粒子也都停在原位並複合。殘留的正離子堆積在原先的陽極附近。

當電壓進入負半周時,原先的陽極變成陰極,它要發射電子(負離子),然而在陰極附近卻存在正離子的阻擋層,負離子的發射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受阻,電弧的重新起燃也受阻。

這種效應叫做交流電弧的近陰極效應。

正是有了近陰極效應,所以用於低壓交流電的各種開關電器,尤其是低壓斷路器,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電弧限流特性。這種特性對於直流電來說,卻毫無用處,畢竟直流電不存在過零過程。

由此可見,直流電弧的熄滅要比交流電弧的熄滅困難得多。

第四,交流電的電壓變換通過變壓器實現,比直流電更加容易。

變壓器,人盡皆知。

在交流配電網中,用變壓器變換電壓非常方便,這是交流電得到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變壓器,有一個很重要的值,就是4.44。這個常數的來源幾乎成了職場新人入職首日必考的內容。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變壓器的一次迴路感應電動勢Em有如下關係:

圖5是某醫院的配電系統圖。我們看到TN-S的配電網中用變壓器變換為IT接地系統,為手術室供電。如此一來,手術室中哪怕發生了單相接地故障,也不會因此而停電,系統可以繼續運行。

這種做法,直流電系統中是無法實現的。

第五,交流電驅動的三相鼠籠式電動機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且工作可靠,比直流電動機更容易控制,得到廣泛的運用,由此促進了交流電的廣泛運用。

在我的書《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的原理及其控制技術》表1-22「電動機機械特性」中有如下內容:

電動機的轉矩T與頻率f1成反比。由此我們可以用變頻器來對電機實現調速,非常方便。

早先還沒有變頻器時,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性能優於交流電動機,那時不得不在交流配電網中構建直流系統,用以驅動直流電動機。變頻器出現後,這種現象幾乎絕跡了。

看來,在電能的輸送、配電和用電中,還是交流電好。

第六,交流電驅動的照明燈具,例如日光燈,使用非常普遍,比直流電驅動的照明燈具要方便得多,這也是交流電被廣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圖6是日光燈電氣原理圖。我把日光燈的工作原理簡單地描述一下:

1)當電源接通後,我們看到燈管內是沒有通路的,所以220V電壓就會通過A端和B端的燈絲連接到氖泡Ne上。氖泡內的氖氣擊穿電壓大約在150V到200V之間,現在氖泡兩極之間載入的電壓是220V,所以氖氣被擊穿進入輝光區域,並且持續發熱。發熱使得氖泡內的雙金屬片電極接觸到一起,氖泡電壓降瞬間變為零,氖泡內的氖氣放電停止,溫度迅速下降,雙金屬片電極打開。

2)當氖泡內的雙金屬片電極打開後,線路斷開,電流減小到零。鎮流器M中的電感產生反向電動勢,反向電動勢e=-Ldi/dt,因為di/dt的值較大,因而反向電動勢大約在1500V到2000V之間。

此電壓載入在燈管A燈絲與B燈絲之間,使得燈管中的氣體被擊穿,日光燈管內的氣體進入正常的輝光放電狀態,其電壓迅速下降到110V~150V。此時鎮流器起到穩定電流的作用。

由於燈管壓降小於氖泡氣體的擊穿電壓,因此氖泡不再工作。

這是在交流電源下日光燈管的工作過程。

如果把電源換成220V直流電,又會怎樣呢?

在直流電源下,氖泡的工作過程和燈管被擊穿的過程與交流電源一致。當系統進入正常運行狀態時,由於是直流電壓電感起不到鎮流作用,燈光電壓較高,氖泡將再次擊穿。

注意到氖泡的放電與燈管的放電是並聯關係。因為燈管放電屬於長弧放電,它的功耗大於氖泡放電的短弧,所以燈管放電會熄滅。燈管熄滅後,氖泡會再次點燃它,然後燈管再次熄滅,燈管進入到點燃-熄滅-再次點燃-再次熄滅的循環狀態。

可見,直流電是無法讓日光燈正常工作的,日光燈只能用於交流電供電的場所。

注意,氖泡的放電影響到燈管的放電,可以類推到本文中第3部分直流電路的滅弧。

在直流電路中將兩個電弧並聯,則較強的電弧將被抑制,甚至熄滅。這種方法是很常見的直流電弧熄滅法。

圖中的H1是主弧隙,我們想像它就是斷路器的主觸頭,H2是與H1並聯的輔助弧隙。輔助弧隙H2串聯了電阻Rh。

當主觸頭和輔助觸頭分開後,線路中出現了兩個弧隙H1和H2。由於輔助弧隙H2影響到主弧隙H1,所以H1中的電弧會加快熄滅。當H1電弧熄滅後,電弧電流轉入到H2弧隙中。由於受到H2串聯的電阻Rh的影響,H2中的電弧也接著熄滅。這樣處理後,可以有效地抑制電感L產生的開斷過電壓。

簡單地說了6條,我們可以看出,「到底是交流電好還是直流電好」,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下結論,一定要結合實際運用才能得到結果。

在電能傳輸和配電方面,交流電已經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在電子線路的供電方面,直流電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應當看到,在電力輸送方面,直流超高壓輸送電正在發展中,指不定哪一天直流輸送電也會成為現實,也是很難說的。

END

本文由張白帆老師授權發表,轉載請聯繫小編。

評論區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您在學習、工作中遇到了問題,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交流群,一起交流、探討、學習!群人數已超過100人上限,無法自行加入,請聯繫小編拉您入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工業出版社E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機械工業出版社E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