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唐朝第一才女上官婉兒,原來和武則天還爭過情人?

唐朝第一才女上官婉兒,原來和武則天還爭過情人?

武則天作為載入中國史冊的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可謂家喻戶曉。而她身邊的女官上官婉兒,雖然沒有明確的封號,但朝中大事小事都得由她來監管,實際上已經屬於手握實權的「女宰相」了。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因得罪武則天慘遭滅門,但因年紀太小,上官婉兒被送到宮裡當了「官奴」。那麼,一個官奴又是如何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呢?

在宮裡的上官婉兒沒閑著,早在16歲的時候,她就與太子李顯發生了關係。但她這次投資失敗了,太子被廢,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利益。上官婉兒繼而又和武則天的親侄子武三思發生了關係,開始巴結武家人。這讓李家人看著很是不爽,都十分痛恨這個見風使舵的女人。很快李顯翻身,從年老色衰的武則天手中接過皇權,上官婉兒再次投身過去,被冊封為「昭容」。

做了官奴,婉兒與殺父仇人可能共事嗎?誰知,上官婉兒對武則天由仇恨變成敬佩,深深喜歡上了這位傑出的女性,完全被武則天的聰明才智和超人的精力所折服。特別是武則天廣置昭文學士,讓上官婉兒更加佩服。

替換高清大圖

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自己來當皇帝。揚州司馬徐敬業率十萬之眾討伐武則天,當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寫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婉兒從宮人手中得到,因文采飛揚,婉兒愛不釋手。在與武則天交談中,婉兒講出要愛護人才的話,哪知武則天要她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讀出來,上官婉兒不知是何意,趕忙跪下求罪,不料武則天堅持要讀,讀完之後問:「如此文采,是何人所作?」

見武則天不僅不發怒,反而為駱賓王的文章叫好,上官婉兒馬上請求不殺駱賓王之意,又奉勸武則天應重科舉,興詩社,鼓勵文人志士寫作,武則天同意了上官婉兒的建議。一時,駱賓王、王勃、楊炯、杜審言一批詩壇奇才得到保護和作品傳世,引起後來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壇明星人才輩出。

才女上官婉兒很快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通過一番考察,武后讚歎道:「此女絕非凡骨」。嗣聖元年,武則天破天荒地把上官婉兒納為自己的秘書(侍從)。後來又拔封她為婕妤,協助她擬敕制詔。再後來,她一直是武則天的心腹筆桿,私人秘書,長期伺奉武則天。

首先。來看她們之間的「仇」——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有殺父之仇。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鱗德元年,一向懦弱的唐高宗突然強硬了一回,決定對專橫跋扈的皇后武則天進行懲罰,於是讓上官婉兒的祖父也就是當朝丞相上官儀寫一份廢除武則天后位的詔書,結果耳目眾多的武則天聽到密報後,第一時間闖進宮來,上官儀的詔書剛寫好,便她搶過去了,然後置問唐高宗究竟想幹什麼?面對母老虎降臨,關鍵時刻唐高宗又變成了小綿羊,表示這不是他的意思,是上官儀教指使的。就這樣,事後,武則天非但沒有被廢,反而是上官儀被廢了——被武則天以「莫須人」的謀反罪處死。同時,上官婉兒的父親及家人被處死。

其次,來看她們之間的「情」——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有提攜之恩。

上官全家被武則天屠殺後,襁褓中的倖存者上官婉兒雖然免除一死,但也因受牽連而籍沒入宮。光陰荏苒,上官婉兒在宮中漸漸長大,很快就展示了兩方面的「出類拔萃」:一方面是長相秀麗,像一朵花兒一樣盛開著,洋溢著少女獨有的青春氣息。另一方面,她天資聰慧,天生好學,從小就會作詩吟賦,每每出口成章,精通經書、史書,精通琴棋書畫,同時,她還肯於研究,善於觀察,小小年齡,熟識宮中一切大小之事,被公認為才女。

經過多年的磨合,武則天和上官婉兒可以說完結消除了隔膜,待人以誠,坦誠相待。可是,她們在私生活上,為搶奪「情人」而差點反目成仇。

本來,武則天晚年時有一對男寵叫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人貌勝潘安,被武則天視之為活寶。因為張氏兄弟常常出入武則天身邊,上官婉兒和他們碰頭打交道的時刻也頗多。一來二去,情竇初開的上官婉兒和「蓮花哥」張昌宗對上了眼,很快兩人偷情的事被武則天發現,但武則天此時年事已高,對床弟之歡已無能為力了,因此,爽性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操控「年輕人」的那些花花事兒。

也正是因為這樣,兩人色膽包天,由私底下到公開秀恩愛。一次,武則天讓幾個走的最近的人吃「家宴」時,上官婉兒當著武則天的面給張昌宗送了個大大的「秋波」,而張昌宗也揚眉吐氣地回了個「媚眼」,弄穩當「電燈泡」的武則天顏面掃地,大為光火,所以再也忍不住,馬上表演「愛恨就在一會兒」:將上官婉兒打入牢房之中。

但對上官婉兒的處置上,武則天也感到左右為難:處死上官婉兒,心裡捨不得,畢竟上官婉兒多年伺候她,制誥指令,早已成為她的「交心秘書」和「得力幹將」。不處置上官婉兒,她又自感顏面掃地,惡氣難除。思來想去,她畢竟想到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處決方法——處以黥刑。黥刑就是在臉上刻記號,秦末的英布就受過此刑。男人受這個刑,丑則丑矣,只需陽剛,只需溫順就行。而女人受這個刑,等於直接毀容了。

上官婉兒聽之後心涼如死的,受這個毀容之刑,那可是比死了還要傷心啊。可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也不知那行刑宦官是不是受了武則天「暗示」,在給上官婉兒硃色刺青後,上官婉兒傷好照鏡子一看,不由驚呆了:額中心居然被綉出了一朵紅色梅花,配上她原本就俊美白皙的臉,更顯嫵媚艷麗,比曾經更顯風情萬種,柔美萬狀。

往後,上官婉兒天然了解武則天並沒有誠意想要處置她,心中感觸不已。經過這件事,兩人化干戈為玉帛,由恨轉為愛,重歸於好。

上官婉兒不僅愛詩詞品文章,也酷愛藏書。她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一直在掖庭為奴哪裡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後來太平公主勢力強大時,婉兒又依附上了太平公主。遺憾的是李顯突然駕崩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後、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後一黨,擁立其父李旦。婉兒雖然立時表示與李唐宗室在一起,但是李隆基也立即把她殺於旗下。婉兒因詩歌參政,因參政而終結生命。

據說李隆基對婉兒還是很有好感的,但是李隆基為什麼衝進宮時立即殺了婉兒呢?首先武則天當皇帝,李家子弟認為皇位是李家的,就算是媽媽當皇上了,李家孩子心裡也是不願意的,婉兒又深得則天重用,對於有政治抱負的李隆基來說殺婉兒應是必然的;其次,韋後、安樂公主等又想像則天一樣謀李家之皇位,婉兒又與她們有著不菲的交情,婉兒同樣是應該死的;其三,李隆基雖然與太平公主聯手,但是也是想除掉太平公主的,婉兒又是太平的人。對於李隆基來說怎麼看,婉兒都不是自己一路人,除掉婉兒相當於讓太平也少了幫手,所以就算婉兒真心想跟著李隆基也沒機會了,婉兒為此前的風光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最有才氣的女子,李隆基雖然殺了她,但是也欽佩她的才華。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但是婉兒現存的詩歌並不多,只有32首。其詩多為應制的命題詩歌,如:《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彩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婉兒的詩雖然是命題的多,雖然主要是宮裡的詩人,但是她仍能以或清新雋永、或氣勢壯大等格調氣度傾灑自己的絕代才華,開啟了代表大唐盛世一代強音的詩國高峰的前奏,當為初唐近百年宮廷詩歌的終結者。

在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治理國家的重任落到了上官婉兒的肩上,她雖然沒有得到明確的官職任用,實際上卻在行宰相之職。武則天晚年寵幸男寵,無暇分身,很多政務都是由婉兒負責,行皇帝令。其中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號稱當時第一美男子,同事還出身名門,精通音律。這些無不吸引著上官婉兒,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不想時隔不久,張昌宗就勾搭上了上官婉兒,正因此事上官婉兒受了黥面之刑。在後來因為宮廷鬥爭,李隆基將她斬于軍旗之下。

上官婉兒後來的情人還有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崔緹等。她的個人品行我們暫且不討論,在文學方面確實造詣深厚。在中宗時期,詩會仍然繼續舉報,當時有二個人久負盛名,他們就是沈栓期和宋之問。當時難爭高下,婉兒細心地讀了二人的詩,認為二人才氣相抵,但宋詩略勝一籌。因為沈詩的落句是「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婉兒認為這二句話表明詞氣已經沒有了,而宋詩的後二句是「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詞氣仍在,並且很旺盛。後世評論也認為婉兒的評語一針見血。可見她的確不愧為一位宮廷文學的權威鑒賞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趙麗穎馮紹峰難道有情況?穎寶不僅僅瘦,最主要的是萌好嘛?
毒害王傑嗓子兇手撲朔迷離,黃家駒疑似在日本隱姓埋名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