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閨女,就等著老了受罪吧」
「如果沒有閨女,就等著老了受罪吧」。
這話是老陳說的。
老陳是一名護工,專門在醫院護理病人,做這行已經10年了。
他說:「老了,你就知道有閨女該多好。」
他說:「你看這住院給父母陪床的,都是閨女。」
他說,"在醫院,不管是陪護在床前的,還是下班來看望父母的,是閨女還是兒媳婦,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我問他有什麼規律,他說就是憑感覺。
「能毫不猶豫撫摸那老胳膊老腿兒的,一定是閨女;能毫不嫌棄地給老人擦鼻涕、喂水喂飯的,一定是閨女;能毫無隔閡地說笑的,一定是閨女。哪怕是閨女一句埋怨,也是親密的埋怨」。
環顧四周,想想日常所見,老陳的一番話,很讓我共鳴。
看,這樣手拉手的鏡頭一定是父女。
有這樣甜蜜的笑容一定是母女。
這樣的享受一定是女兒的照料。
這樣共嘗一個水果、共飲一杯水的一定是和女兒在一起。
這樣耐心幫助洗掉腳上腐皮的一定是女兒。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沒有一點隔閡,沒有一點嫌棄,沒有一點虛假。
都說養兒為防老,而今,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之時,給你買菜做飯、洗澡洗腳、掏耳朵、剪指甲、換洗內衣,大多是女兒;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在沙發上打盹,回憶青春之時,陪伴你聊天、逗你說笑的,大多是女兒;
當你老了,步履蹣跚,坐在窗前嚮往外面的世界之時,拉著你的手去逛街,推著輪椅去旅遊的,大多是女兒;
當你老了,生了病了,卧床不起,連咳帶喘之時,給你端水喂葯、洗臉擦身、擦屎端尿的大多是女兒。即使不能自理的是老父親,幫他接尿擦屁股的,仍然大多是女兒。那時,女兒已成了母親,父親成了她的嬰孩。
「老爸乖,別害怕,就給手指扎一下,一點兒都不疼」
多數情況下,旁人也會自然地問一聲:你是她(他)閨女吧?或者問老家兒:「這是您閨女吧」。如果是,那是自然的。如果是兒媳,總會驚訝,「誒呦,我一直以為這是閨女呢。」
向閨女撒嬌:「我昨晚做夢了,可嚇人了」
王健林的什麼豪言壯語我可能無感,可朋友圈轉發的王建林和馬雲這段對話倒讓我感慨。馬雲問:女兒是小棉襖,那兒子是什麼?王健林答:兒子應該是皮夾克,冷的時侯擋不住嚴寒,暖和的時侯穿著又熱,價格死貴,扔了又感覺可惜,只能穿著裝一裝門面,逢人就吹我有皮夾克……
皮夾克裝門面,指的就是兒子能傳宗接代吧。
可鐵嘴梁宏達卻質疑,皮夾克果真能裝門面嗎?「你們有多少人能說出自己太爺的名字?----90%的人不知道,自己父親的爺爺,你都不知道他的名字,還傳什麼宗接什麼代」。
是啊,到了第四代就已經不知你的名字了,還吹什麼我有皮夾克。
今生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老來得福才是人生幸福。
想吃什麼了,告訴閨女;
哪兒不舒服了,告訴閨女;
心情不好了,沖閨女發發牢騷。
女兒是媽媽的小閨蜜,說不完的話,嘮叨不完的事。
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不知前世緣分深與淺,卻知今世的情分有多厚。
這輩子不羨慕有權,不羨慕有錢,只羨慕有一個閨女。
這輩子有一個女兒您就偷著樂吧,一定溫柔對待,給她所有的愛,她會還你一個幸福的人生。
這輩子如果沒有女兒,就等著老年受罪吧。
這話是不是扎心一大片了,嗐,俺也是沒女兒的命。除非,將來咱想辦法把兒媳婦變成咱的親女兒。
掃描或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奚遊記
TAG:奚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