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重新喚醒中國人戰魂,多少國人樹立救國信心,打破日本不敗金身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很多國家因為科技的迅猛發展,國力的不斷上升對著當時利益的劃分不滿,尤其是諸如德國這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因為長久以來的仇恨,以及對於自己所得利益與自身實力不符,最終導致了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國宣戰,二戰爆發。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很多戰場,亞洲戰場大抵上是指中日戰爭的序幕就是震驚中國的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屢戰屢勝,當時很多國人因為當時前線傳來不斷的戰敗消息,甚至產生了諸如恐日論和抗日亡國論等荒謬的言論,雖然這些言論在我們現今看來非常荒謬,但當時日軍在中不敗的戰績卻令國人恐懼不已,不少國人都在徘徊過自己的立場。
而正在這時因為國共兩黨合作,國民黨正式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也因此共產黨由林彪作為師長,聶榮臻作為副師長的一一五師在當時的第二戰區,打下來中日戰爭以來第一次大勝。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平型關大捷,此戰一一五師殲滅日軍一千餘人,還繳獲了武器諸如槍支上千支,炮彈幾千發。可能大家對於這個數字感到很驚訝,為什麼殲滅千餘人就能稱之為大捷,接下來我就來講解一下此戰不可不謂大捷的原因。
首先這是首次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仗,這是當時極少的以少於日軍的戰損贏得的勝利,你們可以想像一下九一八事變,當時率先侵入的就幾百日軍,就擊敗了中國當時的北大營駐軍8000餘人,而且這8000餘人還裝備著不遜於日軍的裝備,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張學良不抵抗政策的原因。但也有不少駐軍是反抗的,但這樣在裝備人數優勢的情況下仍是大敗而歸,由此可見這次戰役不可不謂一場大勝。
其二當時國民的亡國論甚囂塵上,各處戰場的失敗不斷刺激這國人那一根根緊繃著的神經。這一場戰役雖然殲滅敵人不說,但日軍傷亡也有數千人,給國人傳遞大勝的消息,也能激勵國人抗日的決心,讓國人明白日軍不可戰勝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只要全民一心中國定能戰勝日本,這也是這必須是一場大捷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這場平型關大捷,提升了軍隊的士氣,日軍受到了中國軍隊強有力的抵抗,破壞了日軍想發動閃電戰的軍事目的。
※除了朱德、周總理之外,聯合國只為這個中國人降過半旗,待遇堪比國家元首
TAG:硝煙上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