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背後的故事,讓最不愛哭的人數度哽咽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
朗達瑪滅佛的事,應該每一個學習藏傳佛教的人都曾聽說過。而這一切的起源,要追溯到很久以前。這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當時,有誠信佛教的三兄弟,為護持佛法合力建造了一座佛塔,佛塔建成之時,三兄弟各自發願:一個發願將來要成為東方的國王護持佛法;一個發願將來要成為弘揚密乘佛法的上師;另外一個發願要成為顯宗佛法的上師。但是,高興的三兄弟卻忘記給建造佛塔時,辛苦背運石材的老公牛迴向,此時的老公牛已經疲憊不堪、皮開肉綻,他蜷縮在一處,忿忿地發願:「你們只知道為了自己的功德迴向,卻把我付出的辛勞忘得一乾二淨。將來我要把你們弘揚的佛法全部毀壞!」此時天空中又有一隻雄鷹飛過,聽到公牛的發願,隨即也發願:「將來如果他毀壞佛法,我就把它刺死。」
後來,三兄弟分別成為了赤松德贊、蓮花生大士、寂護大師,這頭公牛轉世為朗達瑪,雄鷹則投生為蓮師的弟子拉隆·貝吉多傑,因不滿朗達瑪滅佛,而將他射殺致死。
當蓮花生大士和寂護大師在西藏弘揚佛法、修建桑耶寺、創立了寧瑪派、整個西藏都在修大圓滿的時候,朗達瑪成為了國王,開展開了滅佛運動,毀壞所有寺院、趕走僧人、逼迫他們還俗。除了一部分以隱藏的方式偷偷修行的瑜伽士以外,西藏幾乎沒有出家人,寺廟也不復存在。幾百年中,整個西藏的佛法都一蹶不振。
這件事也提醒我們,我們在行持任何一個善法的時候,都不要只顧著迴向給自己,旁邊所有為我們行持善法、聞思修行提供助緣的,我們都要去迴向。
佛教被滅以後,雖然大家都很想學佛,但沒有一個好的上師。佛法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卻因為不持戒律,狂禪、狂密,而讓民眾十分反感。
當時迎請上師與現在不同。現在都是上師自己花錢坐著飛機四處免費去給大家講課,還免費送法本,而在過去,必須要用金子請法。
國王智慧光為了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親自到各地籌集黃金,結果被信奉外道的國王綁架,要求智慧光國外捨棄佛教,信仰外道,否則就拿與他等身的黃金作為交換。智慧光國王選擇了後者。菩提光帶軍隊前來營救,以失敗而告終,又恐引起生靈塗炭,只得回去尋找黃金,只差智慧光頭部重量的黃金時,外道國王依然不肯放人,菩提光與智慧光得以相見,奄奄一息的智慧光對菩提光說:「不要把金子給外道國王,這太可惜了,我年紀已經這麼大,被釋放出去也沒有什麼用,你用這些黃金去迎請阿底峽尊者,並告訴尊者我是為了迎請尊者而死,請尊者一定要把以菩提心為主的大乘佛法帶到藏地弘揚。」
不多久,智慧光國王就在監獄圓寂了。
阿底峽尊者當時是那爛陀寺非常了不起的班智達,當他聽到了智慧光、菩提光兩位國王為弘揚大乘佛法所做的努力後非常感動,並詢問當地一尊自生度母像,自己到藏地後能不能滿藏王的願,弘揚大乘佛法。度母告訴他可以弘揚,但是壽命要減少二十年。
阿底峽尊者不假思索地說,能夠利益藏地眾生,二十年壽命無足掛悉。
阿底峽尊者入藏以後,重振佛教風氣,並創建了噶當派。噶當派以苦修作為主要修行方式,主要講的是捨棄今生的出離心,又因嚴謹地持守戒律,在當中民眾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佛法也因此在後弘期越來越興盛。
宗喀巴大師在建立格魯派時,也被稱之為新噶當派,因為他沿襲了噶當派的風氣,在嚴守戒律的基礎上,修持菩提心,更為強調世俗善行,而瘋癲的瑜伽行為則以隱藏的方式弘傳。
整個西藏的菩提心傳承,主要來自於阿底峽尊者,他傳下的法與他的上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尊者最為重要的三位上師中,達瑪吉達上師哪怕從未聽過大乘佛法,但因為天生的慈悲心,也能夠把自己的肉割給自己的眾生。
第二位慈瑜伽士上師,一生以修持慈悲心為主,當時也顯現過很多代眾生受苦的事迹。
第三位金洲上師。據說,當阿底峽提到其他上師的時候,非常恭敬,可一旦提到金洲上師,眼淚便止不住地流,因為他所有的菩提心,都百分之百地來自於金洲大師,因此,在生起菩提心方面,對阿底峽尊者來說,金洲大師是恩德最大的一位上師。
當年,阿底峽尊者遠渡重洋、艱難跋涉,歷經十三個月才到達金洲大師所在處,又依止上師十二年,完整地得到上師菩提心的竅訣。顯現上,金洲大師對阿底峽尊者非常嚴厲、要求甚高,何時講法都要觀待因緣。
阿底峽尊者沿襲了金洲大師菩提心的修法,上師也講過,從金洲上師到阿底峽尊者,菩提心的傳承一直傳到現在,沒有斷過,所以有一種不共的菩提心的加持力。
其實對樂園的很多人來說,慈誠羅珠堪布就是我們的金洲上師。
在遇到上師之前,我們從未聽說過「菩提心"這個詞,更談不上實際修持了。
一位跟著上師學佛接二十年的老師兄也說,雖然講菩提心的上師很多,但是對菩提心感觸最深、修得最對、被提醒的最多的,就是慈誠羅珠堪布了。我們的傳承如此清凈,如果能夠好好修持,一定會生起世俗、勝義兩種菩提心。
心靈樂園成立之初,開的第一門課就是《修心七要》,當時學這門課的人完全是另一批人,現在在樂園,已經很難再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一次,樂園開始第二次的學習,因為是慈誠羅珠堪布為樂園安排的課程,樂園寶寶們都特別珍惜。
聽到不少師兄說,為什麼菩提心還沒有生起來?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生起菩提心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今年比去年有進步,今天比明天有進步,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如果能夠真正生起無偽的世俗菩提心,我們離空性已經非常接近。如宗薩仁波切所說,菩提心的感覺與空性是很像的。
不要認為菩提心是比較低劣的法,只有空性才是最高級的。在《修心七要》中,只有前兩堂課講的是勝義菩提心,裡面也有一些特別殊勝的竅訣,這是在別的地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後面所講的世俗菩提心,也有很多其他論典中沒有的竅訣。也有一脈傳承的菩提心的修法,不論在藏地還是在國外,流傳甚廣,是上師們講菩提心時用的主要修法。
今生今世能夠遇到佛法,接觸到這樣的菩提心的修法,也是我們的一種福報。
有師兄問,上師之前也說過,修菩提心的前提是四無量心,如果無法一一修持,就著重修慈悲心,在慈心和悲心中只能修一樣,那就著重修悲心。
前行修法中,公開的有92個,如果某一種修法對我們的觸動特別大,當然可以多修。就像我們使用工具的時候,哪樣用著順手,自然就會多用,這與每個人的習慣有很大關係。但每一個都要修,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每一個都試試,怎麼知道哪一個對自己最受用呢?
其實對我們這些人來說,第一次修一個修法的時候感覺會非常好,到第二天的時候,效果可能就會打折扣,好感度從100%下降到90%,再過一天又下降到70%……所起到的作用就這樣直線下降,換一個修法也是滿足像平台君這樣的凡夫喜新厭舊的習氣,偶爾換一個修法,也能讓我們對修行一直保持好的感覺。「紅玫瑰」、「白玫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是飯粒還是白月光,就看時間待得久不久,其實修法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多多觸碰最能打動我們心相續的那個修法,集中力量當然會有明顯的效果和改變,但其他的修法也要涉及。
在我們修行的不同階段,不同的法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觸動;我們看的每一本書,同樣的內容,在看了很多遍以後,還是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或者聽一堂上師多年前講的課,我們也會有新的發現。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