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可以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
導讀
「夏蟲不可語於冰。」
人生之於宇宙,
如春榮秋枯之花草、朝生暮死之蜉蝣。
而我們卻陶醉其中,
對這暫時的、不堅固的所謂快樂
津津樂道、留戀不舍。
見識之短淺,心胸之狹隘,
猶如火宅中的頑童、喝鹽水解渴的愚人。
若非佛陀出世,
我們何能夢想到有一種境界叫解脫、
有一種生命叫菩提!
世間賢達尚能棄家國如敝履、
視名利若浮雲,
而我們作為佛弟子,
已蒙光明照耀,
何可再耽溺於這虛幻不實的娑婆?
凈界法師
佛在世的時候,有幾位剛出家的比丘,在做完功課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諸位都知道,佛世時候的弟子也有一些企業家、政治人物出家的,這些都是有大福報,但是他也有善根。跟佛出了家以後,當然平常跟佛做早晚課,下了殿以後在閑聊。有些企業家談他過去榮耀的事情、輝煌的事情,講完以後大家就哈哈大笑。
佛陀在寮房裡面,天耳遙聞。他聽到這件事,就緩慢地走出寮房,到了這些比丘討論的地方,就明知故問:你們在幹什麼呢?比丘就如是如是地報告。佛陀就呵責這些比丘。
佛陀講一個偈頌,說:「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樂?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他說你們以前覺得世間的榮耀快樂,其實是有過失的、有障礙的。「常在燃燒中」,我們看到快樂的假相,沒有看到後面是有火,有煩惱火、有業力的火、有老病死的火。這樣的快樂值得你們哈哈大笑,如此的光榮嗎?
為什麼這個快樂就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呢?因為我們心中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不是依止智慧,而是一種直覺式的無明——幽暗之所蔽,這個「暗」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盲點。
我們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去追求自己認為的快樂。從佛法角度來說,跟著感覺走就是你的愚痴,你無始劫來所熏習的這種習慣性的思考,就是直覺性的思考。我們願意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我們陷入了生死輪迴的陷阱,這是我們人生一個很大的悲哀,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喜歡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又陷入了輪迴。
那麼我們到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
「何不求光明!」其實我們是可以從快樂中跳出來,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這就是佛陀為什麼要出世。就是說,你可以換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願意追求快樂,這件事可以理解,這是每一個眾生的希求。
但是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除了你的感受直覺之外,你必須加一道心中的光明,你的快樂的本質就大大提升,你會把生命中有過失的快樂轉成一種沒有過失的解脫的快樂,我們叫做萬德莊嚴。你可以把有漏的福報轉成無漏的萬德莊嚴,這是沒有過失的快樂,你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學習佛法,主要是改造我們生命的本質。我們沒有必要生生世世輪迴下去,我們是可以作出選擇。所以,「何不求光明」!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從教法上去思惟,我們的內心就會從黑暗轉為光明;由這個光明的判斷,我們再去追求快樂,而這個快樂就是一個功德莊嚴的快樂了,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
——節錄自凈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怎樣供香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和加持?
※1月21日-1月27日佛法網路直播預告·往期講法回顧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