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1830年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1830年

本文選自《西方古典繪畫入門》(吾淳著,灕江出版社出版),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現在我們總算能夠以自由的名義欣賞一幅自由的畫作,這又是《薩丹納帕勒斯之死》三年之後的作品。1830年7月,查理十世宣布解散議會並限制出版自由,巴黎市民聞風起義,築起街壘,與軍隊展開白刃格鬥,最後佔領王宮。當時,聖德克區的女子克拉拉·萊辛一馬當先。畫家本人目擊了激烈的巷戰,故決定用畫筆來表現這一壯舉。畫作採取了重大事件與神話形象相結合的形式,也即真實與象徵相結合的形式。遠處若隱若現的巴黎聖母院塔樓註明了事件發生的地點,前景堆疊的死屍表明了戰鬥的殘酷。畫中主人公是一組英雄群像,有知識分子、工人、大學生、街頭少年,既代表著巴黎市民,也代表著對平等的渴望,他們一往直前。而這裡面最為突出的就是中間的那個女子,只見她左手執槍,右手高擎法蘭西共和國的三色旗,頭上戴著一頂猩紅色弗里吉亞帽,據說這在古代象徵著獲得自由的奴隸。她側過臉,對民眾振臂一呼。毫無疑問,她就是自由的象徵,由於採取了神話表現的方式,也被當作自由女神。畫面構圖呈堅固的金字塔形,象徵著堅定的信念。同時,我們看整幅作品色調熾烈,筆觸率性,畫面氣勢磅礴,這些都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經典表現手法。在這幅畫作中,我們真正看到了健康的德拉克洛瓦,看到了健康的浪漫主義,並且看到這健康背後所迸發出的巨大勇氣和無敵力量。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局部

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登上法郎紙幣

拉克洛瓦《Fanatics of Tangier》

拉克洛瓦《The Battle of Taillebourg》

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國畫家

德拉克洛瓦與浪漫主義的登場

背景: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思潮肇始於18世紀末的德國,這是一種與理性主義有著巨大差異的新的態度,其注重情感和靈性,推崇個體和自由,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而弗里德里希·馮·施萊格爾在1798年嘗試著對「浪漫」一詞作了界說,大意是能夠使生活或社會詩化,或具有詩意的東西。1810年,一位法國作者熱爾曼娜·德·施塔爾在《論德國》一書中將這種全新的觀念介紹給法國公眾。不過,法國繪畫藝術中的浪漫主義風格有著更為複雜的源頭。在當時,隨著殖民地的擴大,大量異域的風情已經湧入西方人的視野,最初是北非和近東,之後擴大到西方以外的整個世界,它代表著東方,也被稱作東方主義。在西方人眼裡,這一異域充滿著激情和神秘,而這也正恰恰應合了浪漫主義的思潮,二者可謂一拍即合。當然,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還會在戈雅乃至魯本斯那裡找到這樣的源頭。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截然不同。古典主義注重結構,注重比例,注重素描,注重線條,注重形式美,並強調沉穩、寧靜、莊重、肅穆以及和諧的基本價值取向。浪漫主義則更注重感情的表達,注重異域的風情,注重劇烈的動作或奔放的姿勢,注重誇張的色彩,簡言之,其畫面具有戲劇性。而藝術史通常會認為前者是保守的,後者是進步的(但這種評判過於簡單,在當時特定的歷史中或許如此,而就形式而言,無所謂保守與進步)。我們下面將會看到三位重要的浪漫主義畫家:熱里科、德拉克洛瓦和韋爾內。有必要指出的是,隨著浪漫主義的出現,19世紀20年代以後,古典主義已不再獨步法國畫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