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1歲醫生值班猝死,看不出哪點值得學習

31歲醫生值班猝死,看不出哪點值得學習

點一下就關注...

本文約2000字 | 閱讀時間大約4分鐘

六安一位年僅31歲的醫生猝死在值班室。猝死的醫生名叫方培虎。猝死前,他與絕大多數猝死的醫生的經歷是一樣的,忙碌、連軸轉、勞累......在值班室內再也沒能醒來。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

年紀輕輕就這樣離開大家,原本還有很多病人等著他去醫治,還有很長的人生之路等他去欣賞沿途風景。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自己要珍惜,領導和有關部門也得更加珍惜這些年輕人的生命啊。

但,有一些主管部門不這樣認為,反而認為這麼年輕,這樣敬業到猝死,是一個愛崗敬業的榜樣啊。

當地衛計委發文,要求全體醫務工作者向他學習,還附有該醫生的生平簡歷和事迹。

我們知道現在出一個大家信的過的榜樣、英雄人物不容易,有關部門、行業組織都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榜樣和英雄人物出現,年輕、在崗位上猝死,好像符合一些領導和部門「榜樣」的標準。

可是,這麼年紀輕輕就「忙碌、連軸轉、勞累......在值班室內再也沒能醒來」,醫院沒有責任嗎?上級主管部門沒有責任嗎?上個班把人累死,還到處發文要求其他人學習,難道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愛崗敬業,必須要用這種「猝死」的方式來體現?

細思極恐。

學什麼?出發點就錯了。平時怎麼不關心職工的身體狀態,平時怎麼不噓寒問暖?病人很多,醫生很累,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我一直覺得,讓自己的職工累死在崗位上,無論從那種角度來看,都是不值得表功的。

難道也要醫務人員學習這種累死在崗位的精神?以累死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和追求?

我們常說的以人為本呢?

有人質問有關主管部門:你們想到猝死的醫生平時所承受的山一樣的工作量和壓力了嗎?如果想了,絕不會發出這樣愚蠢的號召。你們想到猝死醫生背後支離破碎的家庭了嗎?如果想了,絕不會發出這樣愚蠢的號召。你們想到還有千千萬萬像猝死的醫生一樣還在苦苦支撐的醫護人員了嗎?如果想了,絕不會發出這樣愚蠢的號召。

這或許不叫蠢,這其實就是對生命的冷漠。醫生也說人,也有七情六慾,他們的價值顯然不需要死來彰顯,這是冰冷。他還年輕,完全不需要這樣就「燃盡自己」。

方醫生值班猝死,在很多領導和部門看來,滿滿的正能量,正好樹一個「榜樣」。

不知道什麼時候有關部門開始用物理學上的「能量」概念來評判人們的行為舉止。而且能量還有正負之分。我一直認為所謂正能量和負能量就是一頂誰拿誰用的大帽子,因為凡是不入有關部門法眼的言論和行為皆可用「正負能量」來扣,用起來方便適用。

嚴格地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道德水準高低肯定因人而異的。一個社會不用法律而用道德去規範人們的行為,這是有問題的。

我們的社會各種「感到人物」、各種「最美人物」和各種「道德模範」的評選層出不窮。按照上行下效的原則,在上級極力推行這種價值觀,評選先進人物的時候,各級地方政府一年半載都不出一兩個人來「感動」社會,那麼我們能不能說這個政府轄區老百姓道德水準不行呢?

我們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到處樹「榜樣」,到處弄「道德模範」,一心都想著教化「刁民」的社會。我們隨處可見窮人幫窮人,殘疾人幫殘疾人,基本上是老百姓自助。就連央視的《感動中國》其實都是一出「苦情戲」,僅是窮幫窮,苦幫苦的,他們到底在感動誰?只能感動那些為一日三餐奔波沒有錢進行其他娛樂只有守著電視看老百姓。

你能感動官員嗎?

官員從不怕「感動人物」,只怕「敢動人物」,那才要命。

我沒有搞懂,一些人幾乎每年都叫我們學這精神,那道德的,樹這偶像,造那榜樣的叫我們學習,入腦入心,怎麼不叫你們做個好事給大家看看?最該帶頭做好事,學雷鋒的官員們都開始錢權交易了,開始做「裸官」了,並代表海外留學生開始開會參與國家大事了,你們都不學,還好意思正襟危坐,臉不紅,心不跳的叫我們學,豈不滑稽?

那麼,這種塑造出來的木偶「榜樣」,除了每年拿出來晒晒,到底還有何作用?這個確實需要與時俱進的看待榜樣了。

其實,榜樣好不好,最應該的態度就是不看廣告,看療效。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現在的社會風氣越來越好了呢?還是越來越差了呢?

按照中國傳統的「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提什麼」的原則,我們社會不和諧就提和諧社會,發展不科學就提科學發展,當然社會風氣低下,就不得不提道德。其實這缺什麼補什麼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學了這些東西,這些精神,這些榜樣到底有什麼用?這個社會因學習每年一次的「感動人物」,兩年一次的「道德模範」,大家變得高尚了嗎?

近日,解放軍陸軍司令員韓衛國成了新晉網紅,他寫的《致陸軍官兵家屬的一封信》刷爆了朋友圈,贏得網民一片喝彩聲。韓司令員在信中提出的三種情況必須及時請假回家。

韓司令員指出:「在父母生病臨終時、在妻子生子臨產時、在孩子升學臨考時,只要沒有打仗任務和確實離不開的特殊任務,都必須及時請假回家。」

信中還指出:「對於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產不照顧、家庭有難不幫助的個別官兵,不但不表揚、不宣揚,而且還要對他的真實品德進行考察。」

連最強調紀律和奉獻精神的部隊,都這麼人性化,特彆強調:「對於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產不照顧、家庭有難不幫助的個別官兵,不但不表揚、不宣揚,而且還要對他的真實品德進行考察。」

這個衛計委為什麼就學不來呢?都21世紀了,什麼樣的宣傳,樹什麼樣的榜樣,看得出領導和部門的水平,看得出領導和部門到底是怎麼對待一個個鮮活生命和逝去的生命。

我們應該知道,這位方醫生本來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根本就沒有想過猝死,更沒有想到成為榜樣,這難道真的值得學習嗎?

眼拙,實在看不出哪點值得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言民語 的精彩文章:

《風箏》告訴我們,特工與特工是不同的,但結局都差不多
柳雲龍:沒有歲月可回頭

TAG:民言民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