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血液里有哪些成分,起什麼作用,這是一篇人人都能看懂的醫學教材

血液里有哪些成分,起什麼作用,這是一篇人人都能看懂的醫學教材

本文約2700字,閱讀需要8分鐘。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清楚,血是什麼。根據現代生理學研究,血液有兩個內容,一個是血細胞,一個是血漿。血細胞,就是活的細胞,血漿,就是液體成分。一個個的說。

先說血細胞,主要有三種,一是紅細胞,功能是輸送氧氣,輸出二氧化碳。紅細胞減少,是貧血的硬指標。紅細胞減少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缺血紅蛋白和缺鐵。二是白細胞,白細胞就是血液中的治安警察,起拘捕細菌、病毒等犯罪分子的作用,大約可以分為5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這5類細胞要執行抓捕任務,必須有兩個特點,一是可以變形,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變成方形、長方形、S形等,就像是化裝偵察的便衣警察,可以去任何地方辦案。二是吞噬。它們可以直接吞噬細菌、病毒和壞死細胞,並釋放各種溶菌酶和吞噬素,將壞人殺死。血常規檢查時,可以看到這些指標。指標升高時,一般是細菌感染,指標下降時,一般是病毒感染。原因可能在於,白細胞吞噬細菌後,它將細菌殺死而自己可以不死。但病毒結構很簡單,只有一條蛋白質鏈包裹著遺傳物質,白細胞沒辦法殺死它,吞噬病毒後自己也被病毒感染致死,相當於玉石俱焚,於是白細胞數量會減少。

三是血小板。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血小板的形狀,近似於一個平板狀結構,這有什麼好處呢,就是面積特別大,如果遇到血管破裂,出血了,血小板一去,就像沙袋抗洪一樣,填上去就把口子堵住了。血小板比沙袋強的地方在於,血小板在止血時,會長出小觸手,醫學上喜歡稱之為偽足,不同的血小板間通過偽足嵌入相連,形成的止血層特别致密,防止血液外流。

血液中,只有這三類細胞。這些細胞,在穿過血管壁,進入細胞間的內環境時,又可以化生轉變,比如單核細胞可以變成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又可以變成T淋巴細胞、β淋巴細胞和NK細胞等。NK細胞是抗病毒和腫瘤的關鍵細胞。血常規檢查,主要查的就是血細胞這隻能反應出是否有炎症感染,以及是否貧血等。如果要進一步檢查,比如查肝腎功能,那就要做血液生化檢查,也就是檢查血漿里各種成分的濃度變化。

再說血漿。血漿里有什麼呢?其實血液和細胞組織液,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很多細胞生活在裡面。只不過人類身體在進化過程,細胞數量越來越多,成年人大約有60萬億個細胞,這麼多細胞都想吃到足夠的營養,就必須有非常高效的營養運輸系統,血管就是進化出來的固定運輸路線。億萬年來,身體發現走這條路線,營養運輸的效率最高,因此路線被逐漸固定下來,形成了血管網路。這就是魯迅先生說的,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正常的細胞組織液,因為沒有形成固定的運輸路線,所以不存在跟血管一樣的管狀結構,不過中醫講的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也許就是一個固定的路線,雖然現在的醫學影像檢查沒有發現,但可能只是沒有長出管狀結構,沒有形成路,但還是有東西在運輸。

血漿里,主要有水分、蛋白質、維生素、脂肪、葡萄糖、礦物質以及它們的衍生物。正常情況下,這些物質的濃度和數量,基本上保持不變。血液運輸,就是在給細胞運糧食。蛋白質、脂肪和葡萄糖,是細胞用來填飽肚子的主要口糧,營養學稱之為三大產能營養素,就是說它們能在體內氧化燃燒,釋放出能量。氧化燃燒需要氧氣,但氧氣不溶於水,怎麼運輸呢,就用紅細胞來運輸。對身體這麼重要的氧氣,為什麼是交給紅細胞運輸,而不是其他的細胞,因為紅細胞最會表忠心,它在進化過程中,去掉了可以利用氧氣的線粒體這個結構,紅細胞沒了線粒體,就不可能貪污氧氣。提供能量的主食和氧氣都有了,細胞還缺什麼呢,還缺可以幫助主食燃燒的催化劑,因為這個燃燒,與自然界中的燃燒非常不同。自然界的燃燒,需要高溫到達燃點才能發生。而在體內只能是低溫燃燒,在36.7度這樣一個低溫,要實現高效燃燒,就得需要催化劑。細胞生物學將這個催化劑稱之為酶,酶是一些具有特殊活性的蛋白質。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了,它構成免疫球蛋白,作為免疫細胞的雷達和武器,它又能直接提供能量,它還是能量催化劑,它構成血紅蛋白,作為紅細胞運輸氧氣的載體,事實上它還是激素的原材料。這裡插上一段話:對於人來說,怎麼強調健康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對於健康而言,怎麼強調營養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對於營養而言,怎麼強調蛋白質的重要性都不過分。我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身體缺這個營養,是慢病無法修復的根源,但進補又吸收難,有辦法》。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民以食為天,真不是虛言。要吃口飯真不容易,先要耕地播種,後要澆水施肥,再收割加工成糧食,然後還要洗乾淨煮食了才能吃,為了能吃得舒服,還得加上各種佐料改善口味。細胞要吃能量,跟我們人要吃食物一樣,工序同樣非常複雜,需要的工具也是非常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產能營養素、氧氣、水和酶之外,還需要輔酶。輔酶,可以喚起酶的活性。我們知道,血液里的物質有:水分、蛋白質、維生素、脂肪、葡萄糖和礦物質。前面已經說到了葡萄糖、脂肪、水和蛋白質,就剩下維生素和礦物質了,這兩樣東西,剛好就可以構成各種輔酶。你看看,血液里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個頂個的都能派上用場。當然了,血液里也有毒素,不過這不是身體研發出來的東西。

血漿里的這些物質,大部分都可以溶解在水,因此才有活性和運輸的可能。但也有不溶於水的,就是脂肪。維生素里,也有不能溶於水,但是可以溶解在脂肪里的,比如維生素ADE。我們知道脂肪的流動性,比水要差很多,在血管那麼狹小的空間里,怎麼流動呢,尤其是身體內最小的血管,也就是毛細血管,平均管道直徑只有幾微米,跟一個紅細胞的直徑相同。這樣小的空間,血脂怎麼流動呢?事實上,流動確實比較困難。但是,身體也給出了解決方案,身體研發出了很多有運輸作用的蛋白質,比如白蛋白主管水分的運輸,出現水腫、腹水、胸腔積水,多半都得找它。主管脂肪運輸的,叫做載脂蛋白。這載脂蛋白,既能溶於水,又能溶於油脂,因此可以借水的力量,推動脂肪的運輸。如果血管內脂肪過多,載脂蛋白又不夠,血液中的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那就離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很近了。

清楚了血細胞,也清楚了血漿,我們才算是真正知道血液是怎麼回事了。上面說到的,其實是全身所有血管和血液的共性,但是身體不同器官、不同組織各自的血管系統,又有自己獨有的特點,比如說肝開竅於目,眼睛看東西需要感光色素,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可以合成感光色素,因此肝臟是維生素A的最大倉庫,這意味著肝臟的血管里,維生素A的含量會比其他血管要高。再比如腎主骨生髓,骨和髓都需要鈣,這意味著腎臟的血管里,鈣和維生素D的含量,可能比其他血管要高。不管是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還是中藥材中的藥物活性成分,都有可以精準作用到不同臟腑血管的功能,所以才有食物、藥物歸經的原理。篇幅所限,本次就講到這裡。請繼續關注,下次會講一些病理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心,體會一個靜字,身,體會一個慢字,健康玄境妙門只此二字
養生三件寶,放屁打嗝伸懶腰,是真的嗎,這篇文章說得真清楚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