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都亡了100多年,咋又有人說中國是「帝國」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務卿蒂勒森2月1日展開為期6天的拉美5國之行,訪問墨西哥、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和牙買加。就在前往墨西哥的途中,他於1日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發表演講,稱拉美地區不需要「新帝國主義列強」。「中國現在正在拉丁美洲站穩腳跟。它正利用其經濟影響力將這一地區納入自己的軌道;問題是,各國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2日回應稱,美方有關說法完全違背事實,是對廣大拉美國家的不尊重。中方重申,中國對拉美的政策是透明、開放的。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的組成部分,造福雙方人民。中拉關係的發展不針對、不排斥任何第三方,也不影響第三方在拉美的利益。希望有關國家摒棄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正確看待中拉合作和中拉關係發展。
蒂勒森所說的中國是「新帝國主義列強」不符合怎樣的事實呢?
「帝國」來歷的追溯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中國學及清史專家歐立德的研究表明,「帝國」一詞,不是中國的產物,而是受西方概念影響而成。據悉,西文empire的漢譯詞「帝國」,基本上不見於十九世紀前的中國文獻之中。「帝國」一詞最早的用例,暫時只能找到隋代王通《文中子·卷五·問易》:「強國戰兵,霸國戰智,王國戰義,帝國戰德,皇國戰無為。天子而戰兵,則王霸之道不抗矣,又焉取帝名乎!故帝制沒而名實散矣。」這段話中的「帝國」與西文「empire」所蘊含的意義截然不同。過了大約一千二百多年以後「帝國」一詞才被納入到漢語的辭彙里。
進入現代,「帝國」的概念發生了改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教授牛軍在《20世紀國際關係史:從軍事帝國到科技帝國》中文版一書的序中寫道,「帝國」可以簡單地指,強大的和在世界或地區據有統治地位的王朝或國家。「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已經和必將繼續成為定義國家特性和影響世界政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的強大更多地取決於科技,而非軍事。
「帝國時代」的終結
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史中,西方曾經稱中國為「帝國」的那些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公元1644年至1912年,是「大清帝國」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迹。巔峰時期,大清帝國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里,人口4億4千萬。大清帝國主要戰績有,取代明朝,擊敗李自成、平定噶爾丹收復新疆,擊敗荷蘭,收復台灣等。
之後袁世凱建立的「中華帝國」曇花一現。1915年11月,大多數的省份都投票贊成恢復帝制並由袁世凱出任皇帝。袁聲稱,他將其視為人民對改變政府的意願的反映,必須要予以接受,他覺得,鑒於自己在民國大總統就職典禮上所作的誓言,他必須要謝絕稱帝的邀請。緊接著,儘管列強們紛紛給予建言,他又宣布自己「被迫遵從人民的意願」,建立「中華帝國」。
帝國主義的指向
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為《定本柄谷行人集》第四卷《民族與美學》作序時,區分了「帝國」與「帝國主義」的區別。柄谷行人指出,現代國家是作為舊世界帝國解體的後果而產生的,它們本沒有什麼「帝國的原理」。帝國主義則是在這種現代國家自我擴張,彷彿是帝國在運作似的時候產生出來的。現代世界經濟體系中出現過的帝國主義階段,一是霸權國家荷蘭衰落,英國和法國爭奪後繼的霸權地位時期;二是19世紀末英國的霸權衰落,德國和美國爭奪霸權地位的階段。
中國學者鄧聿文更直白地指出,一般來說,帝國主義泛指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傾向。一般被稱作帝國主義或帝國的國家,都是在某個時期疆域廣大,綜合實力尤其是經濟和軍事實力強大的國家。也有些國家自身的疆域不一定廣大,但它佔有的土地或殖民地幾倍或幾十倍自身面積。
「長安街知事」則通俗地指出,「帝國主義列強」就是國際社會的黑社會團伙,乾的都是爭搶地盤、強買強賣那一套勾當。中國顯然不屬於這個範疇。
正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強調的那樣,對於中美在安全、經貿等領域出現的雜音,中國一向開放包容,希望美國摒棄「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成為「夥伴」。不僅如此,中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為世界作出重要貢獻,也成為其他國家的重要發展機遇。因此,對於美國來說,實現互利共贏,對華合作而非對抗,是最正確的選擇。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是思想上的頑疾,用「帝國」來形容中國,已經不合時宜了。
(綜編/海外網 劉思悅)
※日媒羨慕中國或成AI領域第一大國:日本或「落後一代人」
※馬哈蒂爾92歲參選引熱議:世界領導人多大年紀算太老?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