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技術何以再現 「永樂之大窯器」?

現代技術何以再現 「永樂之大窯器」?

1931 年西方近代學者恩斯特·布爾希曼在他的《中國寶塔》一書中這樣寫到「以前被人們所稱為著名的琉璃塔座落在南京……琉璃塔被歐州人讚譽為世界奇蹟,而中國人認為只有它才可與長城一樣看作是偉大的工程。……現在倫敦的維多利亞博物館和愛爾伯特博物館還有少量的琉璃構件遺物……」

公元 1520歐洲人陳愛(Tschen I)來到南京,在看到了大報恩寺琉璃塔之後寫到「白天閃耀著金黃色和翠綠的光輝,夜間 144 盞吊燈如同從天而降的火龍一般,它的光亮可照到幾里以外 ……環視四周,可以見到山和大河,險要關隘向側面延伸而去,所有遠景盡收眼底。近處可見有著官方建築的宮庭城市,可見陸路和水路,小巷和市場,民宅,人與物的往來,活動與憩息,所有的一切都清清楚楚,還可見下邊斜飛而去的鳥和流動的雲。」

十七世紀荷蘭版畫師尼霍夫畫的《南京大報恩寺》

大報恩寺琉璃塔始建於明太祖朱棣永樂十年(1412 年),以國家之力,歷經明仁宗朱高熾洪熙時期,至明宣祖朱瞻基宣德三年(1428 年),歷時十六年建成,歷經400多年後,於太平天國時期消亡。

琉璃塔拱門復原

最新一期的《國家寶藏》中,南京博物館展出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便是琉璃塔的一部分。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949年以後,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城南出土過大量琉璃塔磚構件,南京市博物館利用這些出土的構件,成功地拼合出琉璃塔的壼門。

「原南京博物館院長梁白泉先生,當年用車子拉回了許多琉璃構件進行復原。因為它們尺寸是差不多的,本身就幾乎可以復原。梁白泉先生參考北京居庸關的明代長城和戚繼光修的夯土做的瓷塔,就把它恢復了。」工作人員說,那個時候北梁南劉,梁思成是北面的大建築專家,南邊的就有劉敦楨,劉敦楨是南京博物院的建築顧問,梁白泉先生請教了劉敦楨先生。

琉璃塔前生

大報恩寺琉璃塔是明太祖朱棣敕建,據記載明成祖朱棣當年修建大報恩寺時,對外宣稱的是報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撫育之恩。

但民間流傳,明成祖朱棣修建大報恩寺是報其生母碽妃的恩情。碽妃來自高麗(朝鮮),入宮不久便身懷朱棣,朱棣是早產兒,當時明代宮中法律規定,妃嬪沒有足月生產會被處死。朱棣的生母被處死之後,被馬皇后收養,並撫養成人。成為帝王之後,朱棣從多方了解自己身世後,不忘生母的生育之恩,特地為她修建了皇宮寺廟和琉璃塔,破格地按照皇家宮殿的「大內式」來建造。但工期過長,朱棣沒能夠等到建成的那一天。

琉璃塔位於大報恩寺中,大報恩寺位於明代南京聚寶門外,南臨雨花台,北面是秦淮河。據記載,大報恩寺前的聚寶街是南門外的一條主要幹道,寺內塔前不僅是燒香敬佛之地,還是百姓休閑活動的場所,擺攤設點,雜耍賣藝,十分熱鬧。

在吳敬梓所著的小說《儒林外史》里,南京大報恩寺是文人必去之處,這裡離城很近,交通方便,環境幽靜。當時大報恩寺的範圍很大,寺廟的僧舍很多,僧人便將多餘的僧舍用來出租。因為環境安靜,價格又便宜,所以很多文人往往選擇這裡作為寫作、休息及會友的場所。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塔」。19世紀中葉,大報恩寺琉璃塔毀於太平天國戰火。

精湛的琉璃技藝

「根據梁思成的考證,用琉璃磚做塔的面磚,始於宋代,比如河南開封的「鐵塔」,就是通體敷以琉璃磚,因為其色如鐵而得此俗名。」工作人員介紹,但是像大報恩寺琉璃塔這樣通體砌著五彩斑斕的琉璃磚,則是絕無僅有的。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細節圖

「琉璃塔之所以能夠使用如此高水平的琉璃建材,是因為明初南京擁有規模龐大的琉璃燒造業,琉璃製品的燒造工藝精湛絕倫。」工作人員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考古挖掘,證明了南京的琉璃窯就在雨花台外。

琉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因為古法燒製成本很高,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沙僧因為打破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可見琉璃之貴。

「 2008年3月-10月,南京市博物館在雨花台窯崗村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多座明代琉璃窯遺存。」工作人員介紹, 窯的規模並不大,平面呈不規則的馬蹄形,由窯門、火塘、窯室、煙囪四部分構成。窯門外有磚砌的擋火牆。窯床上分布著若干吸火孔,用來控制火焰,使上升到窯頂的火焰不單純倒向窯室後部,讓火焰覆蓋所有的燒成物。使坯件受熱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琉璃燒造的成功率。但即便如此,每次只能燒成十幾塊琉璃構件,因此琉璃的燒制可謂是嚴格把控,求精不求多。

「現在我們在技術層面更加優秀,能做出類似製品,但是和當年的琉璃製品仍有差距。」工作人員表示,琉璃塔是嚴格按照皇家規制建造的,其顏料多為優質礦物顏料,當時的礦石和現在相比更為豐富,色彩好,保存時間長,現在很難找到。且琉璃塔建造時間長達16年,成本巨大,所耗的時間和人力也是現在很難做到的。

琉璃塔今生

2015年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園,琉璃古塔重回大眾視野。

藍月亮與九層輕質塔

「不是復建而是再造。」工作人員說,在古塔消失100多年之後,為保護千年地宮,大報恩塔採用四組鋼管斜梁跨越遺址土方,地梁落腳點位於整個塔基遺址的外側,形成「覆缽型」新地宮。

據工作人員介紹,塔基上方再造輕質九層塔規模、形制、長細比與古塔近似,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藝術玻璃工藝通過手工雕刻、上釉、燒制和合片,呈現琉光塔影,在結構上內核由兩個正方形旋轉交錯構成蓮花瓣狀,通過逐層收分,塔頂重構。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梁 偉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吃的食物變了味道?這不是一道簡單的科學題
第50個梅森素數被發現!素數作用竟然這麼大,證明你是學霸還是學渣的時刻到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