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弱爆了,動物都能拍出這部BBC神片
看了那麼多關於動物的紀錄片,我們會發現正常的拍攝技術始終存在人類無法涉足的盲區,窺探不到野生動物們的「私密」生活。多年來,人們都想方設法想拍攝到野生動物們的最隱秘、最戲劇化的一面。
最近,一支匯聚了全球精英的攝影團隊,上天入地、爬樹潛水,拍了一部紀錄片,拍到了一個人類從未見過的秘密世界!
這些「五花八門」的攝影師,組成了一支「聞所未聞、獨樹一幟」的團隊,他們中有30厘米高的狐獴、可達百公里時速的獵豹、辛勤做窩的黑猩猩和自由潛水的企鵝。
2018年2月2日,他們用拍下的寶貴素材為大家呈現了這部BBC紀錄片《假如動物會攝影》。儘管目前豆瓣暫無評分,但這次拍攝實現了人們一直以來的設想,創造了野生動物系列片的拍攝歷史。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動物版的《浮生一日》,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動物「扛起」攝影機拍下自己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一個未知的世界,去發現他們生活的另一面。
1號攝影師:狐獴
拍攝主題:愛和家庭
明明可以靠萌化人的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她所拍的是一個溫馨的故事——關於愛和家庭。
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生活著動物界里的超級明星,電影《獅子王》中丁滿的角色原型——狐獴(別名貓鼬),小小的身體,但舉手投足間彷彿都透露著與生俱來的快樂。
狐獴不高,僅30厘米,是一種社會性極強的動物。每個狐獴種群通常由2到50隻狐獴組成,群體所構建的還是一個母系社會。
雖然沒有「妻管嚴」,但一個群體的雄性首領會由雌性首領來決定。
狐獴扛著她的專屬迷你攝像機(不超過體重的5%,僅僅28克,相當於普通智能手機重量的1/5)帶你去參觀她的家,去看看她剛出生的狐獴寶寶們。
野生狐獴寶寶很難尋到蹤跡。出生後會被父母保護的好好的,連出門都不讓。直到3周後,才會將寶寶放到地面上去感受一下世界。
狐獴的迷你攝影機專業度極高,相機的線圈邊上增加了紅外線指示燈,光線可以反射到牆壁上,這樣才能看得見狐窩。
狐獴的地洞就像一個大型的地底小區,往往有數個出入口,洞內四通八達,呈主幹附網狀結構。3-5條主幹道互相連接,洞壁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小洞口,那就是30-40隻狐獴個體所居住的小房子。地洞很寬,住多少都不用擔心。密集度這麼高的小區,他們全憑鬍鬚和嗅覺辨別找到自己家。
狐獴大多身材勻稱(甚或瘦削),正因為特殊的身體構造,令他們無法儲存多餘的脂肪。
他們其實很容易餓,每天都要出外覓食。如果吃得太少不能滿足身體所需,就會越來越瘦、越來越瘦,導致最後被餓死。
在狐獴的死亡原因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就是被餓死,其次是被其他獵食者捕捉,以及壽終正寢。
古靈精怪的狐獴還廣泛出現在其他大眾流行文化中。在紀錄片《狐獴國度》中,BBC主持人大衛·愛登堡將生活在非洲的這個小傢伙介紹給了普羅大眾,讓他們可愛、歡樂的形象深入人心。
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也有大量狐獴作為群眾演員登場,你肯定很奇怪劇組到底是從哪兒找到那麼多狐獴的?
不好意思,都是由3D技術製作而成。
2號攝影師:猩猩金巴
拍攝主題:成長與回歸
比起狐獴,2號攝影師黑猩猩的故事像是在坐過山車,既傷心又溫暖,還很有趣,記錄下自己從孤兒回歸到溫暖大家庭的經歷。
90後的年輕人喜歡戲稱自己為「空巢老人」,但剛出生母親就被偷獵者殺死的金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空巢猩猩」了。幸好,他幸免於難,存活了下來。
但剛出生時身體虛弱,傷勢嚴重,被當地的黑猩猩收容基地收養,女孩米米就成為了他的母親。
米米教會他什麼食物可以吃、如何用石頭作為工具,並教他辨別危險。
然而黑猩猩是一種群居動物,金巴最終也要回歸到一個合適的黑猩猩家族。
不過在回歸到家族之前,金巴被交予了一項任務——
成為一名黑猩猩攝影師,記錄下自己在樹頂時的生活情況。
金巴一開始對於攝像機並不是很友好,但是慢慢地,接受了它的存在,而作為少數能在鏡中發現自己的動物之一,他竟學會了用攝像機「自拍」!
從正面自拍、斜著自拍到角度詭異的自拍……金巴用親身經歷教會我們怎樣的自拍才更加合適。
除了自拍以外,金巴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珍貴的畫面以及資料,比如他是怎樣自己用水洗手、用細樹枝剔牙(清潔牙齒)、怎樣相互溝通等等。
金巴拿著攝像機爬樹,以及在樹冠上行走時拍攝下來的畫面,更是讓觀眾得以從黑猩猩的視角去觀賞雨林中的樹頂世界。
雖然這樣的畫面讓許多觀眾直呼「恐高」、「暈眩」。
3號攝影師:麥哲倫企鵝
拍攝主題:父母的守護
不同於黑猩猩攝影師輕鬆愉快的生活,在地球的另一端,棲息在阿根廷多斯巴哈斯海灣的3號攝影師——麥哲倫企鵝也在工作。他所拍下的,是一場史詩般、好萊塢大片般的水下冒險。
地球上最早的動物源於海洋,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則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動物。
這是一群擁有神秘色彩的企鵝部落。2017年多斯巴哈斯海灣有60%的企鵝寶寶死亡,但並不是每年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於是人類腦洞大開,腦補了一部年度大戲:氣候驟變?自相殘殺?外敵入侵?
打住打住,還是讓攝像師告訴我們答案吧!
即使背了一個「小水壺」在身上,攝影師的身形依然優雅。
好吃的企鵝寶寶每隔幾天就需要一些食物,他們的父母會輪流到海上去覓食。
深海冰冷嚴寒,幸好企鵝的羽毛會附著一層空氣隔熱保暖。而一次覓食活動,他們要不停地深呼吸,平均要潛水400餘次。
從起點到覓食地點,往返將近300公里。為了孩子們的食物,父母也是很拼了。
的3號攝像師和這些企鵝父母們一起潛入深海覓食。碰到了一大群魷魚、小蝦,企鵝父母都不曾停下,直到遇到鯷魚群。
原來鯷魚是一種富含油脂的魚,對於企鵝寶寶來說是最優質的食物。但與此同時,它也是剪嘴鷗的心愛食物,可見競爭激烈。
如果無法吃到鯷魚,那就只能用別的食物替代,但營養程度遠遠沒有鯷魚高。
所以鯷魚的數量直接關乎到企鵝寶寶的生存率。鯷魚數量減少,企鵝寶寶的生存率就會變低。
為了讓寶寶滿意,讓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父母們都會拼盡全力去尋找鯷魚,鵝生也不易啊!
除了上面這幾位優秀的攝影師,還有整天奔騰、時速可達百公里的獵豹,會自由潛水、花式玩水的海豹和溫柔的慫貨——蝠鱝也都拍下了自己的故事。
他們不僅拍下動人的故事,還請來「大叔」吳秀波一起合作,為他們的故事發聲,擔綱普通話版配音。
值得一提的是,波叔還是保護蝠鱝項目的公益形象大使。
為了讓大家獲得更美的視聽感受,波叔在配音過程中堅持不吃飯,以保證音質和音色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除了波叔在配音上的辛苦之外,我們更應該感謝的是這許許多多的動物攝影師們。
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我們不會擁有在地洞中穿行、在樹冠上跳躍、在大海里乘風破浪等奇妙體驗,不會有機會從另外的視角去感觸這個世界。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