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傳一刻」第171期:岳冬輝-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發展的重要貢獻

「真傳一刻」第171期:岳冬輝-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發展的重要貢獻

講者簡介

岳冬輝,長春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副導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絡病學後備學科帶頭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1項;已獨撰和第1作者發表學術論文55篇,獨立編著出版了中醫學術專著《溫病論治探微》。

先後獲得國家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教育部第三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二等獎等獎勵。


中醫家推薦

新安醫學流派是中醫發展史上重要的地域醫學流派之一,而且新安醫學的發展和興盛與溫病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本文中嶽冬輝老師梳理總結了方廣、汪機、葉桂、程門雪、王樂匋五位新安醫家對於溫病學作出的重要貢獻,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對新安醫學和溫病學有更深刻的認識。


溫馨提示:本文約5802字,閱讀大概需10分鐘。宜泡一壺清茶,慢品。

▽ 講座實錄 ▽

尊敬的王校長、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於長春中藥大學溫病教研室的岳冬輝,今天和大家一起關注和探討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的發展有哪些重要貢獻。

首先,我要介紹一下我研究新安醫學的機緣:感謝王鍵校長帶我走進新安醫學的研究團隊。2010年王鍵校長受邀到我們學校做了一場關於新安醫學的學術報告,他講到的新安醫學興盛於明清時期,並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一系列突出貢獻。這對於當時的我觸動非常大,明清時期也正是溫病學說形成之時,我想二者之間一定有著密切的聯繫。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研究思考,使我開始關注新安醫學與溫病學形成和發展的關係,並進而深入研究了幾位代表性新安醫家對中醫溫病學發展的主要貢獻。今天所要與大家交流分享的,是我初步研究的學術成果。


一、新安醫家的探索對溫病學有重要貢獻

中醫學術的發展,是眾多醫家學術經驗集成的過程,溫病學說的發展更是這樣一個不斷呈現出群星璀璨的局面。中醫溫病學形成與發展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戰國到晉唐時期的萌芽階段,再經歷了唐宋金元時期的成長階段,到了明清時期,溫病學說有了蓬勃的發展,許多醫家在繼承前人有關溫病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各自的實踐經驗創造性地總結了溫病的辨證理論大法: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從而使溫病學說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溫病學說形成之時也正是新安醫學興盛之期。在這樣一個時期,新安醫學的成就和特色也格外受到了中醫學界的重視,成為中醫學的一個亮點。正是由於溫病學和新安醫學興盛時期的密切關聯性,溫病學的發展和完善一定少不了新安醫家的積極探索和學術貢獻。基於此,研究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的貢獻更能體現出新安醫學突出的學科價值和重要的歷史地位。

特色鮮明的新安醫學的突出貢獻對中醫學各個學科影響深遠,在推動中醫理論與實踐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代又一代作出了重要學術貢獻的新安醫家。我重點研究了新安名家方廣、汪機、葉桂、程門雪還有王樂匋王老等,從文獻研究和理論探討的角度,將他們對溫病的研究進行了一些整理和總結,希望揭示其科學價值和臨床意義,以及更好地豐富溫病學科的學術內涵。

以下我對這五位新安醫家在溫病學方面的貢獻進行一些梳理總結。

1闡發丹溪溫病理論的方廣

先來看第一位醫家,闡發丹溪溫病理論的方廣。他的生平簡單地介紹一下:方廣,字約之,號古庵,明代嘉慶年間休寧人。精醫學,私淑朱丹溪,因此深入研究《丹溪心法》,潛心研究丹溪的學術理論,於1536年著成《丹溪心法附余》,對朱丹溪的理論頗有發揮,尤其在溫病方面有自己的見解。

我主要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提出了瘟疫毒邪從口鼻入內的觀點。應該說是對於溫病理論中感邪途徑從口鼻而入最先提出的一個醫家,後世醫家吳又可的邪從口鼻而入,是受到了方廣的學術思想影響。他又對清代歙縣醫家鄭重光和休寧醫家汪文綺的學術思想有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他本身的學術思想對於後世溫病學家有著一定的影響,同時又影響著新安醫家。

第二個就是重視運氣變化和人體正氣對瘟疫的影響。這個方面我覺得非常的重要。在前人的論述中,運氣只是理論方面的研究較多,而新安醫家把它引用到臨床,和臨床辨治結合得更加緊密,更能突顯出運氣學說重要的應用價值。方廣在研究中注意到,運氣變化是瘟疫發生的外在條件,同時更注重人體的正氣是發病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承襲了《內經》中「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內因為主的發病學觀點,同時對於運氣的外因又有重要的闡述,也啟發了後世很多的溫病學家。

第三個方面,主張溫病治療以清熱養陰為主。方廣主要是闡發了朱丹溪養陰清熱的理論,提出了溫病為外感內傷,觸動鬱火而發,治療時以清熱養陰為主。對於鬱火的闡發,我覺得方廣闡述得也非常好,現在的國醫大師李士懋以及溫病大家趙紹琴先生,都對於溫病鬱熱而發的觀點有一些重要的認識,因此可以說方廣的學術思想也影響了當代的一些溫病學家。

同時在治療方面,後世溫病學家在他的養陰觀點的基礎上不斷地發揮,如葉天士「以保津液為要」,王孟英也強調「以保陰為第一要義」,以及柳寶詒「步步顧其津液」,還有近代醫家吳錫璜強調「治溫病宜刻刻顧其津液」。可以看出方廣治療溫病的養陰思想是後世溫病學家護陰理論的發端

2創立新感溫病學說的汪機

第二個我要介紹一下創立新感溫病學說的汪機。汪機字省之,號石山,他撰寫了多部的醫學著作,主要有《石山醫案》、《運氣易覽》等。對於溫病學研究有著自己獨到的一些見解。

第一個方面,他主要提出了溫病新感學說。溫病新感學說是相對於伏邪溫病學說提出的,《內經》中「冬傷於寒,春必溫病」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溫病學發病觀的認識,且少有突破。宋代的郭雍在《傷寒補亡論》中提到由春天感受當令溫氣而病的溫病,這裡面已經有新感之意,但是他並沒有明確地提到新感這個詞語,是汪機明確地提出了「新感溫病」,這對於溫病的病因學以及發病學的認識,都是非常重要的補充和發揮,對中醫溫病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現在也在我們中醫院校的溫病學教材中被廣為採用。他的這種思想直接影響到了新安醫家程敬通,比如「溫邪襲肺」這樣的一個說法的提出,就是直接受到了新感學說的影響。這種思想也直接影響了後世醫家,最有代表性的是葉天士由此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理論。所以新感溫病學說對於溫病學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發揮。

第二個方面是提倡「營衛論」,這對衛氣營血辨證有著深遠的影響。「營衛論」強調了營氣虛是百病的根源,所以他在臨床上擅長補氣而善用人蔘、黃芪等。汪機的「營衛論」是補氣培元思想的理論基礎,也對後世葉天士溫病理論的衛氣營血辨證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

3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理論體系的的葉天士

第三個我要介紹一下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理論體系的的葉天士。葉天士是溫病學中重要的醫家,是溫病四大家之首,也被稱為溫熱大師。他的學術貢獻非常大,不單對溫病學影響深遠,對於內科也是有著重要的貢獻。

葉氏祖父、父親都是新安名家,所以他家學淵源,深受新安醫學的影響,這些為其習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葉氏是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在溫病學方面的貢獻除了我剛才提到的衛氣營血辨證之外,還有衛氣營血的治療大法,即「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還有一個貢獻是豐富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對於辨斑疹、白?,驗齒等有著重要貢獻。

葉天士的醫學成就是意義深遠的。葉氏受其父親和祖父的影響,在處方用藥上顯示出輕、清、靈動的特點,這也源於新安醫學的時方輕靈派,是江南中醫辨證遣葯的一大特色。葉氏常常與徽州人相互考訂藥性,所以與徽商往來密切,這也對他的醫學思想和成就有著一定的影響。

反過來他的醫學成就又影響著新安醫家。剛才我們提到了汪機的「營衛論」對於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反過來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思想又影響著新安醫學中有關溫病學說的思想層面。

4博採眾長融合古今的程門雪

第四個我要講一下博採眾長、融合古今的程門雪。程門雪是新安醫家的一個傑出代表,又名振輝,字九如,號壺公,江西婺源人,現代著名中醫學家、教育家。程氏畢生致力於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對於傷寒、溫病都有著深入研究,臨床上博採眾長融合古今方葯,善治熱病和疑難雜症,處方簡潔,用藥非常精當,對中醫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的主要貢獻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主張寒溫統一。程氏深得傷寒和溫病理論精髓,主張把傷寒和溫病對熱病辨治理論相統一。程氏一生尊崇張仲景和葉天士,強調學傷寒、溫病必須相互聯繫。程氏認為《溫熱論》是在《傷寒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用藥上也是對傷寒六經辨治的補充,所以兩大辨證理論即衛氣營血辨證和六經辨證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的。在臨床上,葉天士對張仲景的思想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同時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所以他在臨床上強調從葉天士入手來研究溫病,再研究傷寒,主張寒溫統一。

第二個方面是對溫病用苦寒葯有著獨到的見解。一般來說,溫病較少單用或重用苦寒葯,因為苦寒偏燥有傷陰之弊,尤其在溫病初期邪熱郁發或者需要宣透的時候,慎用苦寒。但是在用藥的過程之中,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在臨床上有口苦,或者伏邪郁而化火時,可以用苦寒。對於心煩、舌紅、嘔吐等認為比較適合用黃連,所以他對黃連阿膠湯也有著自己的一些體會和見解。並且指出溫病容易兼夾濕邪,在溫與濕相結合的時候,尤其熱象已顯時,可用苦寒,因為苦寒既能清熱,又能燥濕。但是他強調在臨床上用苦寒葯時,如果初期有表邪,用山梔子這樣的苦寒葯要與豆豉相配伍,如果用黃芩的話,他認為不宜使用過早,以免涼遏郁遏邪氣。

第三個方面,程氏推崇《溫熱論》的理論,但是不拘泥於溫病的溫熱理論。即他對於溫病的一些理論,尤其葉天士的「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付諸於實踐,有著自己非常深刻的體會,但是對於一些觀點,比如「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液」,他也有著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他在臨床實踐、學術上都是非常嚴謹求是。

5倡導寒溫並重並用的王樂匋

第五個我要介紹的是倡導寒溫並重與寒溫並用的王樂匋王老。王老的學術思想在2016年的11月17-18號之間舉行的上一屆學術論壇上曾經做過專門的討論,上次主要講的是王老對於溫病學的貢獻。所以這次我從以下四個方面簡單地總結一下王老的貢獻。

第一個是倡導寒溫並重與寒溫並用

第二個是推崇吳鞠通的護陰與化濕治溫要略,在這個方面發揮的是最為透徹的,尤其在化濕的方面,王老強調了顧護脾胃之陽的思想,同時對於熱濕和寒濕發揮到極致,尤其對於寒濕裡面的通陽和溫陽運用得非常的到位,強調「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所以要通過分消三焦的方法達到通陽的目的。再就是化濕的同時,他強調了濕於少陰時、濕於厥陰時獨到的用藥特點。

第三是總結了王孟英論治溫病特色四法

第四是闡發柳寶詒治療伏氣溫病專於養陰與泄熱。這兩個方面我以前也講過,就不再細說了。


二、新安醫家的觀點對溫病學有重要影響

下面我對以上我提到的五位醫家的學術貢獻的影響談談我的觀點。一個醫家能夠有非常大的影響,那麼他在整個醫學史上一定有重要的貢獻。在新安醫家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觀點中,對溫病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理論,或者說是當今溫病學所推崇的理論,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邪從口鼻入內的觀點。方廣在研究中強調了毒氣從口鼻入內的觀點,在這個方面直接啟發了吳又可提出了邪從口鼻而入,直接影響了後世溫病學派,也就是葉天士的「溫邪上受」的理論先導,同時也對新安醫家鄭重光以及汪文綺的學術思想有一定影響。就是說這一方面不但是溫邪侵犯途徑的問題,還有一個受邪部位的問題,這裡面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受邪部位是「溫邪上受,首先在肺」的思想,但是也蘊含其中了。

第二個我要強調的是重視運氣變化和人體正氣對瘟疫的影響。運氣學說從王冰補入《內經》裡面之後,在宋代以後有一個研究熱潮,尤其是宋金元時期,醫家們普遍關注運氣學說的價值,研究的也非常多,但主要是從理論角度的發揮,從臨床角度發揮的比較少。在理論上,主要有劉完素、張元素等對於運氣學說非常重要的一些藥性理論方面的發揮,還有我們熟知的「亢害承製」理論等,再有就是在運氣學方面的一些概念,比如說「司天」、「在泉」、「左間、右間」、「遷正」、「退位」、「運氣相合」、「運氣同化」等這樣的一些理論。闡述這樣理論的書籍也比較多,這些理論比較玄奧難懂,從而使得運氣學說被束之高閣。

我覺得和臨床應用直接聯繫,能夠體現出運氣學說的重要價值。這一方面新安醫家的方廣是強調運氣在瘟疫、溫病方面運用的代表,對後世溫病學家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汪機、余師愚、吳鞠通以及雷少逸對於運氣學說就多有發揮。同時溫病學家找到了這樣一個契合點,充分發揮了運氣學說的專長,把它用於治療外感性疾病。因為我們知道,「五運六氣」它是受天時氣候的變化影響氣候、物候,進而影響人體,所以它直接影響的是外感性疾病,正好溫病是外感性疾病,所以說運氣學說運用於溫病學裡面,尤其在瘟疫中,更能凸顯出運氣學說的臨床價值。

第三個就是溫病裡面非常重要的治療過程中的養陰觀。新安醫家裡面方廣、程門雪,還有王樂匋王老都提到了養陰的重要作用。我們也知道,葉天士提出「溫病以保津為要」,另外還有吳鞠通、王孟英、柳寶詒、吳錫璜等名家,所以可以看出新安醫家對溫病治療的養陰觀也是承前啟後的。

第四個方面就是新感與伏邪理論。這是溫病學中同時也是中醫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尤其是伏邪理論,現在很多內傷雜病裡面推求病因時,用到了伏邪理論。對於新感溫病學說,我剛才講到它是先有了伏邪理論,後來才提到了新感學說,新感學說也是汪機提出來的非常重要的理論。後世的溫病學家繼承了《內經》和汪機的學術思想,認為溫病有新感和伏邪兩個方面,其中溫病四大家以及雷少逸、柳寶詒等很多醫家,都是推崇新感和伏邪在溫病學說中有重要價值。

長春中醫藥大學第一屆國醫大師任繼學教授非常推崇新感和伏邪,尤其對於溫病學的理論非常重視,在新感方面任老開創了中醫急診學,主編了中醫藥院校第一部《中醫急診學》教材;還有對於伏邪方面,也就是伏邪理論,有重要的著作《伏邪探微》,並且提出了「邪存虛處」的觀點。我有幸成為了任老的再傳弟子,攻讀博士期間研究的扶正除疫顆粒就是源於任老的伏邪理論。

第五個重要的理論就是寒溫合一理論,新安名家中程門雪和王樂匋都是寒溫合一的代表。寒溫合一的提出解決了溫病和傷寒學派的學術之爭,其實這兩個方面都是為了解決臨床的問題,所以說在臨床上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寒溫並重和並用。在這方面,溫病學家中雷少逸也有這樣的觀念。還有,現代醫家萬友生也提到了寒溫合一。


三、結語

以上是我對於新安名家在溫病方面的貢獻做了一些簡單的梳理和總結,主要介紹了五位新安醫家在溫病學方面的一些貢獻,最後我對他們在溫病學的學術貢獻,特別是在溫病學中非常有影響的、同時是溫病學中一些重要而獨到理論進行了總結。正是因為有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的貢獻,還有後世新安醫家的發揮,溫病學理論才得以不斷的完善,使得中醫學術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所以我再次感謝王校長把我引入到新安醫學的研究團隊,能夠和大家一起研究新安醫學。由於自己不是新安人,在這裡講新安醫學還是有些忐忑的,所以再次感謝大家,謝謝!

「真傳一刻」第171期:岳冬輝-新安醫家對溫病學發展的重要貢獻

整理校對:采采 刁文雅 陳劍城

審核:岳冬輝

編輯:朱麗莉

聲明:

· 本文根據岳冬輝老師2017年12月在「全國新安醫學流派專題研討會暨新安王氏內科學術經驗研究及應用學習班」的學術報告錄音整理,由「中醫家」協助整理編校。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

· 歡迎投稿:bianjibu@zhongyijia.com.cn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補氣:人蔘VS黃芪
節針:據「節」選「會」治病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