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貨幣入「嚴冬」,未來如何投資?

數字貨幣入「嚴冬」,未來如何投資?

隨著全球監管收緊,數字貨幣迎來重挫。

截至北京時間2月2日20時,數字貨幣全線暴跌,交易平台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大關,刷新2017年11月24日以來新低,自歷史高位已回落近60%。以太幣跌23%,瑞波幣跌逾30%。

今年1月,比特幣價格累計跌幅近30%,創3年來最差月度表現,較去年12月底峰值2萬美元已跌去約55%。

當地時間1月30日,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緊急叫停一項高達6億美元的ICO(首次代幣發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不希望加密貨幣被用於非法活動。而韓國也從1月31日起終止數字貨幣匿名交易。

資深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全球各國監管升級來看,目的有兩個:一是讓交易透明化、可追蹤;二是想辦法徵稅。「全球監管加碼,這樣會導致機構資金暫時觀望,新進資金減少,對於比特幣價格會產生明顯的壓力」。

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監管,投資者應如何選擇合適的數字貨幣投資品種,未來各國對數字貨幣監管將會呈現哪些新態勢?

美國終於出手

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數字貨幣銀行公司AriseBank,從去年11月開始,利用社交媒體、名人代言以及其他宣傳方式進行ICO融資,已籌得6億美元,是迄今為止最大的ICO融資。

AriseBank原計劃在1月27日終止融資,卻在1月25日被SEC告上了法庭。SEC認為,該公司及所發行的代幣 AriseCoin(也稱eACO)都未經SEC註冊,違反了美國證券法,而且沒有為投資者提供針對商業模式和財務歷史的必要信息披露。

當地時間1月30日,SEC獲得法院批准,沒收AriseBank持有的所有加密貨幣。這是迄今為止,SEC對通過發行數字貨幣籌資的最大規模干預行動。

除了叫停涉嫌欺詐的ICO項目外,SEC還試圖追回AriseBank所融到的資金,並希望阻止Arisebank兩名聯合創始人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董事,同時還尋求禁止他們在未來發行數字證券。

對於SEC按照證券法監管ICO融資的做法,AriseBank一直不滿,並自詡是對抗SEC「不當監管」的鬥士。2017年10月4日,該公司在臉書(Facebook)上表示:「一個私營公司可以發行私募股份給任何想投資公司或產品的人,不需要SEC干預。」

億信偉業董事長郝丹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數字貨幣本身的流通交易與利用數字貨幣融資,二者的風險點不同。比特幣是數字貨幣的代表,產生於美國之外,作為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產物,美國對其監管相對寬鬆。但利用數字貨幣在美國融資,理應遵循美國證券法的規定。」

肖磊指出:「美國ICO發展非常緩慢,而且公開的項目很少,有一些是通過私募的形式定向邀請,這是被允許的,但不能向公眾發行,美國在這方面監管非常嚴格。」

事實上,在過去幾個月,SEC不斷加大對ICO的審查力度,還與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聯合聲明稱,兩家機構將繼續打擊數字貨幣領域的違法行為,並採取行動防止在發售數字工具中的欺詐行為。

在此前CFTC對兩起涉嫌加密貨幣欺詐的訴訟中,一起是被告公司涉嫌持幣逃逸。公司成員標榜自己為加密貨幣投資專家,宣稱投資收益能達到300%。客戶繳納諮詢費用後不久,該公司便切斷與客戶的溝通渠道。

另一起訴訟的被告方,從600餘人手中收取價值超過110萬美元的比特幣,作為商品交易資金池的一部分,投資於更為傳統的商品,並聲稱自己擁有更高的回報率。CFTC認為,該行為提高了公眾對比特幣及其他虛擬貨幣的興趣,為不良行為提供新機會。

區塊鏈初創公司阿林頓瑞波資本負責人邁克爾·阿靈頓表示,SEC已經調查了他所在的公司投資的一起ICO項目,美國監管層確實準備對數字貨幣的項目進行詳細徹底的全面調查。

除了監管機構加強打擊數字貨幣領域中的違法行為,美國一些銀行和信用卡公司也開始限制客戶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他們認為,數字貨幣引發的欺詐、損失和波動性風險較高。

另外,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也加強對加密貨幣等新興資產的審查。1月30日,臉書宣布,將禁止與「二元期權、ICO和加密貨幣」相關的廣告,因為這些廣告往往和誤導、欺騙的宣傳有關。

韓國監管升級

韓國是全球最活躍、規模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之一。有分析師估計,全球約有21%的比特幣交易量發生在韓國。

研究網站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球所有比特幣交易中約4.5%以韓元進行,韓元由此成為比特幣交易使用最廣泛的第四大貨幣,僅次於美元、日元和歐元。

去年12月開始,韓國政府打出一系列「重拳」,禁止當地金融公司參與比特幣期貨交易,以及禁止未成年人開設賬戶和交易虛擬貨幣。

1月9日,韓國監管部門對KB國民銀行、韓國中小企業銀行(IBK)等6家銀行進行現場檢查,以便對這些銀行是否遵守與加密貨幣交易有關的反洗錢義務進行監控。

1月22日,韓國政府宣布對數字貨幣交易所徵收24.2%的所得稅。

1月25日,韓國金融當局與韓國金融情報部門合作成立了一支特別小組,負責監督加密貨幣交易所,確保加密貨幣企業遵守現行條例。

1月31日起,為防止加密貨幣被用於洗錢和其他犯罪行為,韓國對加密貨幣交易實施實名制,外國投資者和未成年人將無法進行數字貨幣交易。

實行交易實名制的首日,除Upbit、Bittsum、Coin One和Cobit幾家平台之外,其他韓國數字貨幣交易所均未獲得銀行提供的虛擬賬戶,這意味著其用戶無法用韓元在交易所進行虛擬貨幣交易。

目前看來,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提出的加密貨幣新規已經在逐步實施。但是,韓國財政部長金東兗於2月1日表示,沒有要禁止或打壓數字貨幣市場的意圖,政府時刻關注利用數字加密貨幣進行非法境外交易的行為,並將對數字貨幣交易進行正規化管理。

肖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由於韓國現在是全民炒幣,同時制度結構是不一樣的,政府很難像中國這樣有強大的執行力做到一刀切。所以用一種方式讓交易者納入監管下,比如對交易進行追蹤、收稅,或者銀行、金融機構的介面提供數據,這樣一旦出現問題的話,方便進行追蹤。」

未來如何投資

去年12月,為了對沖和防範比特幣價格波動中出現的風險,CBOE(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和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先後上線比特幣期貨。

在比特幣期貨邁進華爾街「大門」之後,基於此推出數字貨幣衍生品的計劃擺上了檯面,美國多家資管公司向SEC提交了發行比特幣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方案。據了解,比特幣ETF是以比特幣期貨而非比特幣現貨為標的資產,通過購買比特幣ETF,投資者無需實際持有比特幣,就可以從標的價格波動中獲取收益。

ETF作為一種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基金,可直接面向普通投資者,如果比特幣ETF未來能成功上市,便意味著參與比特幣交易的門檻降低,也意味著比特幣這一品種正式走入了正規金融市場。

但是目前來看,比特幣衍生品想進一步發展還很艱難。由於SEC工作人員對基於數字資產的期貨合約的流動性和估值表示擔憂,目前已經暫停了至少14種不同比特幣ETF或相關產品的申請流程。

SEC連發兩條相關聲明,詳細闡述了駁回比特幣ETF的原因,強調了投資者保護問題,並指出在ETF發行之前有五大重要但懸而未決的問題,分別是定價、流動性、託管、套利和市場操縱風險。

在比特幣ETF難產的情況下,投資者又將目光投向區塊鏈ETF。兩隻區塊鏈ETF於1月1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僅僅一周時間,就吸引了1.8億美元資金,成交量遠超其他ETF。其投資標的都是對區塊鏈技術有投資的公司,如英偉達、網路零售商Overstock等公司的股票,但不可以直接持有比特幣等數字貨幣。

這兩隻ETF在向美國SEC提交申請時,名稱中都帶有「區塊鏈」字樣。SEC堅持認為,如果ETF持股的公司並不是直接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其主要營收來源,該ETF名稱就不能冠上區塊鏈的字眼。兩家公司在最後時刻改名,最終才得以在納斯達克上市。

億信偉業董事長郝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區塊鏈技術尚處於發展初期,數字貨幣本身不確定性較大,比特幣期貨、比特幣ETF等衍生品投資波動較大,風險較高,建議沒有專業能力的個人投資者應謹慎迴避。

外匯交易商富拓(FXTM)貨幣策略和市場研究全球主管傑米爾·艾哈邁德對記者說:「大概40多個國家對加密貨幣的趨勢表示關注,並且顯示出建立一個國際性框架的協作意願。如果可以建立一個國際性的框架,將會大大降低波動性,並且有助於比特幣走向成熟,從而保護投資者。」

肖磊認為,各國對數字貨幣的定性不一樣,全球沒有一個完整的監管共識。今年G20峰會上,各國可能會討論數字貨幣的監管問題。「2018年,各國交易所會加強實名認證,這是一個趨勢。但是不確定性因素也有很多,比如一些國家的銀行不願意為數字貨幣進行結算,他們怎麼退出,還有就是哪些國家會明確徵稅」。

除了美國和韓國加強對虛擬貨幣監管外,印度財政部日前在公告中,向投資者警告了交易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風險,稱數字貨幣投資類似於「龐氏騙局」。印度目前對加密貨幣沒有任何監管措施,但不會考慮令虛擬貨幣合法化。

俄羅斯央行也透露,正在與其他感興趣的聯邦機構合作,監測加密貨幣市場,並制定方法來規範他們。同時指出,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操作都是在俄羅斯聯邦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法律監管之外執行的。加密貨幣是沒有擔保的,俄羅斯銀行沒有為其提供任何支持。

肖磊建議普通投資者,應選擇市值前十或者前五的數字貨幣進行投資,以比特幣、以太幣為主,不要選市值小的新幣種,隨時做好資金被腰斬的準備。

郝丹說:「目前國內禁止數字貨幣交易,但一些交易平台轉移到境外註冊。現階段數字貨幣市場整體風險較大,近期持續暴跌,一些交易所接連發生數字貨幣被盜的現象,IOST、UIP、KuCoin、幣安等平台也宣布停止為中國內地用戶服務。國內投資者應保持謹慎態度,迴避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金融報 的精彩文章:

滿城盡說區塊鏈,柯達也來蹭熱點:起死回生靠這個有用?

TAG: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