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慶—關於書法的思考
流水
古琴
管平湖
00:00/07:28
張誌慶,1971生於山東即墨。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創研班助教,北京交通大學書畫創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副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國學教育中心副秘書長,燕京學院書法系主任。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廊坊書法院副院長。中央電視台書畫頻道楷書《顏勤禮碑》主講教師。
三十餘次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展覽,書法作品曾獲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獎,全國首屆行書大展一等獎,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大展優秀作品獎,河北省文藝創作貢獻獎等。
(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轉自公眾號「中國書畫印」)
ID:shuhuayin791
關於書法的思考
文/張誌慶
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所謂「書法」就是寫毛筆字,在古代是讀書人必會的技能,是六藝之一,禮、樂、射、御、書、數,排在第五位。不能書,作為「上卿」是不光彩、不體面的。晉人更把「善書」作為煊耀門庭的籌碼,互相比拼高低、優劣。到唐朝「楷法遒美」更成為選拔官員的必要條件,褚遂良、柳公權都是因字寫得好而加官進爵。老百姓所說這人的毛筆字「寫得好」,首先字得寫得「好看」,要美觀,看著舒服。這個標準自漢字產生以來一直成為人們欣賞「書法」的第一標準。自商朝甲骨文產生之時直至唐初,人們力求將字寫的工整、有序,求其「工巧」之致,並以此來評價書者。《說文解字》曰:「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與巫同意。凡工之屬皆從工(1)。」如唐張懷瓘《書斷》引班固語:「得伯張書,稿勢殊工,知識讀之,莫不嘆息」(2)。韋誕云:「杜氏傑有骨力,而字畫微瘦。唯劉氏之法,書體甚濃,結字工巧,時有不及。張芝喜而學焉。轉精其巧,可謂草聖,超然絕後,獨步無雙」(3)。「結字工巧」,是好的標準,「不及」則不佳,優劣高下據此而分。更有張懷瓘《書斷》評索靖曰:「時人云:精熟至極,索不及張;妙有餘姿,張不及索」(4)。精熟至極,技巧達到一定高度,即是「工巧」之極。而成公綏《隸書體》說「工巧難傳,善之者少」(5),可知,當時人們對「工巧」的追求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付出大量的練習和努力。對於潦草與散漫的批評,也時見於這一時期的書論著作,如趙壹的《非草書》就明確提出對草書的批評。書法缺少了精心細緻的技巧錘鍊,技術含量不高,是書寫水平差的表現。所以,對「秩序美」的追求,便成為人們書寫的首要目標。
草書龔自珍詩136x136cm
而要「好看」是需要經過練習的。「工巧、精妙」就必須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我們在新出土的商朝甲骨片上看到了練字甲骨片:前邊一行,熟練而整齊,後面同樣的內容反覆刻了幾遍,刀法生拙,歪歪扭扭,顯然是「老師」在教「學生」;漢簡中亦見到練字簡,一個字反覆寫了很多遍;出土的晉人殘紙中,亦有練字紙。這些都證明,古人寫得好,是經過練習的。沒有不經過練習,拿起筆來就能寫得出神入化、精妙之極的。一分練習,一分所得,一分功夫,一分收穫。對於如何來訓練,古人多說理念,而少談及方法。明馮班在《鈍吟書要》中談及教童子方法:「余教童子作書,每日只學十字,點畫體勢須使毫髮畢肖,百日以後便解自作書」(6)。初始學書,每日十字,這便是定時定量;而使十字畢肖,則是集中精力突破,做到少而精,而且有標準要求,如此精臨細摹,百日後,掌握的單字達到一千字,乃由少到多,由易到難,學生就知道如何自學。這個方法,可以有效的將每日之功,積成書寫之功。積少成多,從手到眼,從眼入心,獲得穩定的進步。古人在這方面下了最笨的功夫,但取得最好的效果。用描紅、雙鉤、單鉤摹書,再合以臨書的方法,實現「畢肖」的目標。在初摹某帖的階段,摹書法對細緻入帖會起到關鍵作用。它能有效地訓練學書者的手和眼,忘我入帖,達到精準的目的。今人多嗤之不用,謂「小兒科」,故字不準。宋姜夔《續書譜》云:「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7)。只有精心的臨摹,才能在布白、位置上不失其美。古人5、6歲開始拿毛筆練字,至30歲,25年的時間,足以打下紮實的功底,至中年後揮灑自如,自不在話下。而當代人,幾人有此功?其實早在宋代,就已有少時功夫不足,而晚年不濟之說。如歐陽修說:「古之人不虛勞其心力,故其學精而無不至。蓋方其幼也,未有所為時,專其力於學書。及其漸長,則其所學漸進於用。今人不然,多學書於晚年,所以與古人不同也」(8)。少年學書,精力充沛,體純心靜,所學不忘,益於終生。當代,書為餘事,不能盡全力,又不能自少時做功,故佳者絕少,非才力不行,功不到也。「此所謂非知之難,而行之難者也」(9)。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能力獲得的有力保障。書法之練習,是一種將外部諸要素轉化為個人修養的重要修行手段。
得都下帖寫意248x126cm
書法的學習,無論學什麼書體,第一階段,都需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點畫準確,有一定質感,能生動而自然完成各種點畫書寫。
點畫的準確與否是筆法的訓練。筆法是書法的核心,任何書體,不通筆法,不入其門。點畫是筆法運動的結果,是紙上的形象。因此,通過學習古帖,掌握古人的筆法運動規律是根本,這樣點畫才能準確,才能入帖。經長期的正確訓練,質感會慢慢增強,力感由其中生髮,熟能生巧,點畫才會生動、自然。而筆法之得「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10)。米芾亦云:「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11)。古人為求正確筆法,遠道尋師,跪求、掘墓,用盡各種手段,可見筆法之重要,因此,初學者掌握正確筆法是書法進階的第一步。
韓愈雜說34x90cm
二、結字協調、妥帖,布白合理,收放自如。
結字的訓練,是著重於單個漢字的架構塑造,是書法學習中最吃功夫的一項,須單個字解決。趙孟頫云:「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12)。對單字間架布白,要依賴積字之功,訓練要量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所謂質變就是:視覺審美判斷能力提高,對空間布白的勻稱變得極其敏感。這是結字訓練要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如果達不到,眼睛的判斷能力就上不來,即「眼低」,是不會有大的進步的。用筆與結字都要達到目標的要求是:「用筆在使盡筆勢,然須收縱有度;結字在得其態,然須映帶勻美」(13),「使盡筆勢」,則用筆活脫;結字在得其真態,勻稱而自然。
行書豐樂亭記34x136cm
三、字與字之間關係和諧,行氣貫通,節奏感強,全篇章法合理,協調統一。
章法的構成,首先是單字與單字的關係,所謂連字成行。唐孫過庭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14)。字之連綴,斜正相參,大小錯落,行氣斷連,字組開合,在縱向上,形成多變而統一的「行」,要有節奏變化,而不能「狀如運算元」。字字勻排,則是印刷體,不是書。其他各行,隨第一行之變而變化,互相呼應,氣通於隔行,則使全篇通貫而協調,是章法之妙。
得此三者,則書法才具規模,才可看。視覺感覺也舒服。
而要達到「耐品味」的目標,則需要「知書理,通大道」。
知書理,是指通過對書法長期練習,透過字形和方法而能知其所以然,即對其背後的書理的思考和追尋。不單純停留於紙面的形狀和運作的方法的所知,而要對其形成原因、歷史淵源、時代特徵、發展變化進行梳理和分析,掌握其形成規律和作者的思維方式。這個過程是提高學書者的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過程。方法是:讀書、行路、歷事。
李白橫江詞136x68cm
只有讀書才能夠了解古代人生活方式和當時的思想狀態。如魏晉的門閥制度,使文化在家族內部得到傳承,保持其最優性,成為大門望族之間比對的資本,故其技之高超與韻致超邁成為重要評價標準,這個過程促進了文化藝術向更高層次邁進。魏晉玄學的興起,使人們對個體人生價值進行深入思考,在情感體驗中達到對無限的嚮往,使玄學與美學聯結,形成「重神理而遺形骸」的美學觀念。人們以「任性放達」「文藝自樂」的行為方式,體現著士族的理想。這種理想,影響了文藝,因此,晉人之書的蕭散、清貴之氣即源於此。其技藝的高超和豐富性是時代特徵的體現。漢末、魏晉是草、隸、楷、行混雜、形成、分化的時期,存隸意、草韻、楷法。對其仔細的分別和解讀,知其由來,是明理的過程。既而,去把握其書寫規律,推測晉人的書寫動作和心理,才能更準確的再現晉人的書寫。遺其形,而盡其理,則是更高層次上對晉人書法的把握。
行書日記一則35x45cm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路和歷事是一體的。行路中便有歷事,是提高人的實踐能力的方式,是將所讀之書,內化為理,出之為能力的必要手段。行路歷事,使人變得堅強而實際,鍛鍊出一種「風骨」,有「風骨」則人有「骨格」,「立於天地,堂堂為人」,如孟子《騰文公下》所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有「骨格」,則書有「神氣」。趙孟堅曰:「態度者,書法之餘也。骨格者,書法之祖也。今未正骨格,先尚態度,幾何不舍本而求末耶?戒之!戒之!」(15)。唐太宗李世民曰:「夫字以神為精魂,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又說:「夫心舍於氣,氣合於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16)。」字無神氣,則軟而無骨,何論其書?行路歷事,鍛煉人的意志,塑造人格骨氣,乃能使人登高望遠,明理識事,而能漸通大道。
小楷黃州快哉亭記32x38cm
通大道者,則必知人生之道。其視野跳出書法的圈子,而通曉其他藝術門類。更能以文化大視野,觀照書法所處之境,反觀文化於人類發展之用,去其分別,知其大用。於中國儒、釋、道的哲學皆能通會於心。知其理、會其神,以平等精神體察世間一切事物存在的價值,對天、地、人的思量,而涵有一顆博大的同情心,塑造自我高尚而純潔的內心。反映於書法上,則書必純凈而高潔,清格出塵,耐品,可回味,是為佳品。
經過以上幾方面的學習和歷練,書法可謂有成。而書法想長久,與古人比肩,則必融入大文化,使其成為大文化的一部分,反映時代的意識形態。
小楷樂毅論20x52cm
中國的老百姓認為,能寫字的人是「文化人」。「文化人」是指「讀書人」,知曉天文地理、古代歷史掌故、通文史常識,懂禮、知禮而能行禮的「文明人」。在古代,書寫是「文化人」的日常活動,是必備技能。古代重文史輕科學。科舉所選拔之法,亦重文章,故「讀書人」多於文史著力,而高官厚祿者,也多從文士中選拔,選拔時又看重毛筆書寫,所以,自宋以後,優秀的書法家大都為讀書人。書法所書文辭,也大都是文人所作。「書法」與「文化人」緊緊捆綁在一起。
謝光祿帖寫意248x126cm
在當代,新的國民教育體系要求人們,自少時文理兼修,重視科學技術發展,更看重理科。因此,每年升入大學的學生的文科、理科比例接近1:4,而未升入大學者,從文的人數比例則更少。而從文者,更多的是把「文」作為一種知識,作為升學謀職的工具,而不是作為自身需求去修行,這使其「文化素養」與「人格素養」不統一,影響了「文」內化為「人」的內在動力的質量和數量,影響其作為「文人」的素質。當代擅長傳統文史之技能者,亦不佔多數。書法的自然屬性——寫漢字,使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易於大眾化。提筆能寫,似乎是中國人的本能,與生俱來。而提筆者無論有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儼然為「書法家」,忽略了古代善書者所付出的艱辛過程,於是就有了關於「寫字」與「書法」的區別的討論。
文化的學習也是循序漸進的,它隨人生的成長和閱歷而通化。惟通化才有用,由內而外滋養人,既而影響人的氣質。學而不化,謂之「書呆」,古人早有批判,所謂「遷腐」之士,即是所指。古人讀書講究「通則變,變則久」,也就是說,知識要轉化為能力和素養,再轉化為軀體的一部分,即本能。本能的運用,是自然而然,無需裝飾和賣弄,在不知不覺間顯露,妥帖而適意。只有讀好書並踐行,才能提高我們的修養。在書法中,體現文化的內涵有兩方面:一是書寫的文辭。技文合一,皆為原創,為人稱道;二是作品中文雅氣息的流露,是書寫者文化素養的自然顯現,是格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在現實中被割裂開來,書寫像古人一樣的文辭的技能已弱化為「小兒科」,書家強為之,徒為後人笑柄。學文而能通化之人,其書法之技,也為「小兒科」,無少時積學之功,徒增其丑。雖有書者補學文,文者補學書法,然「晚年之學如秉燭夜遊」,「杯水車薪」,其效甚微。故現在「書法」與「文」有分離,書法表現為技能的展示,而缺少了人文的意味。
社會在發展,環境在改變。當下文化的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著。近百年來,中國一直受著西方的影響,各個門類都打下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單就設計學方面來說,它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一件極小的生活用品,到大的建築物,都充滿了設計的因素:包裝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裝潢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等,觸目皆是。作為視覺化因素較重的書法必然受其影響。有什麼樣的文化修養和背景,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環境對作者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當代的書法,必然受到其文化素養和時代文化背景的影響。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傳統文化背景下的古典形式的作品。
這類作者,其文化基礎仍然是以傳統的儒、釋、道哲學體系下的文化構成為主,間有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理科思維與科學思想,以及社會文化環境影響,其藝術形式,偏於傳統樣式,但亦有當代特徵,是對傳統書法的當代繼承樣式。
二、西方藝術理論體系下的西方樣式作品。
運用西方藝術理論和視覺審美習慣,採用近似於西方藝術家的創作手法,而進行的書法創作。其整個運作方式和評價目標,都沿用西方藝術理論,只是用書法的材料而已。其作品中充滿了設計的因素的觀念,製作成為其創作手段之一。
三、改良主義樣式作品。
這類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引入西方文藝理念,進行局部形式改造,有傳統意味,但又有現代設計理念和西方美學觀念的支撐,當代特徵明顯。對傳統的書法技法,筆法、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打破其中一、二項進行改造,表現出了溫和的求變意識和創新意識。
近些年來,圍繞這三個方面的爭論,一直喋喋不休,孰優孰劣,互相批評,不能兼容。這是文化基點不同而導致的結果。不是同一個標準的評價,不能述其根本,這構成當代熱鬧的書法現象。藝無止境,藝亦無常格。書法樣式的多樣是書法繁榮的標誌,書法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挑戰,我們要站在歷史的角度,去審視書法的未來,放開視野,更準確把握文化的發展方向,以期更好得把握書法的未來。
引文出處:
(1)《中國書法批評史》 第45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6年6月1日第一版
(2)《中國書法批評史》 第45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6年6月1日第一版
(3)《中國書法批評史》 第45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6年6月1日第一版
(4)《歷代書法論文選》 第552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5)《歷代書法論文選》第9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6)《歷代書法論文選》第552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7)《歷代書法論文選》 第390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8)《歷代書法論文選》 第312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9)《歷代書法論文選》第312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0)《歷代書法論文選》第495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1)《歷代書法論文選》第361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2)《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第180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8月1日第一版
(13)《歷代書法論文選》第558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4)《歷代書法論文選》第130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5)《歷代書法論文選》第305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16)《歷代書法論文選》第120頁,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年10月1日 第一版
TAG:書畫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