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是不是該買件「盜版」?
一直以來,對於 「拿別人設計來改改」 這件事,我們都有個相當客氣的形容詞 — 惡搞。不過有些朋友則會說,這只是一個品牌(或消費的人)給自己下台的借口而已,抄就是抄,哪來那麼多有的沒的形容。
似乎,在這個街頭潮流圈子裡面,從始至終就有個 「政治正確」,挪用別人的設計絕大部分都是個受人詬病的行為,姑且別論是那些抄得徹頭徹尾的假貨了,就連長得像一點的,都難免被冠上抄襲的惡名。
可是,近年的一些現象在不斷地告訴我們,這些東西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越來越頻繁,就連那些大品牌都一起樂在其中了。甚至,其中的一些小單位還獲得了惡搞對象拋來的橄欖枝,贏得了正式的合作,劇情可以說是夠峰迴路轉的。
時裝屋、設計師品牌不再架起以前的姿態
像這樣的惡搞設計(抄襲、拿來主義…愛怎麼形容都可以),以往也許只會出現在一些街頭品牌之上,因為在以前的奢侈品牌和時裝設計師眼裡,這大概只是種低劣的設計手段,甚至是隨便一個懂軟體操作的設計師都能完成的任務。
可現在不一樣了,新一代的設計師除了並不介意這樣的操作之餘,還讓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最樂此不疲的佼佼者,應該是同時掌管 VETEMENTS 和 BALENCIAGA 的焦點人物 Demna Gvasalia 吧。
什麼 DHL 的先不多說,光是在 Demna 的手筆下就出現過不少似曾相識的購物袋設計,最有名的應該是那個外觀長得很像宜家購物袋的 BALENCIAGA 皮袋吧,然而不只這一個,還有:
帶點自嘲味道的 BALENCIAGA 自家購物袋
BALENCIAGA 今年春夏季度里模仿德國連鎖超市 Edeka 的購物袋
VETEMENTS 今年春夏型錄上的這些購物袋子,均來自瑞士廉價超市 DENNER
GUCCI 可以說是另外一個「變節」的時裝屋,就在剛發布不久的 2018 Resort 系列上,GUCCI 便將自己的品牌名稱改成了 GUCCY 、GUCCIFY、GUCCIFICATION (英文好的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就算不知道也不重要,大概記住這幾個詞都跟 GUCCI 長得很像就行了),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好像真的不擔心,這些印著相似字樣的包包、衛衣會被其他消費者誤會成是假貨。
同樣地,一些新生代的時裝設計師也秉承著同樣的設計語言,來自英國的 Christopher Shannon 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當地最大的體育用品連鎖店 Sports Direct 以及汽水 Stripe 在它心目中的「形象」。
更加明目張胆的街頭品牌、個人創意者
有沒有長得很像?
另一方面,街頭品牌一直都是這種 「挪用主義」 的最大推手,從 Stüssy 的雙 S Logo 開始,到 90 年代的 FUCT Tee 甚至是現在 Supreme 的眾多單品,這種遊走在二次創作邊緣的設計,從街頭品牌萌生那一刻起就從沒停止過。
但放眼目前,這股風氣可謂是越來越明目張胆了,好像大家都不太考慮會不會收到來自模仿對象的律師信(Stüssy 創立人 Shawn Stussy 就說他從來沒收到 CHANEL 的任何不滿)。不單是拿了別人的 Logo 、圖案進行二次創作,更出現了不少「搬運工」,肆無忌憚地直接挪用別家的版權商標。
Rapper 兼藝術家 SHIRT NYC 今年就在不斷「拉攏」 adidas x Nike 、 RAF SIMONS x OFF-WHITE 的合作
如果你有興趣看看那些大品牌的 Logo 能被搞成個什麼樣的話,藝術家 REILLY 可以滿足你
看到這裡必須感嘆一下大千世界真的無奇不有,居然還有 Nike 避孕套、Vans 洗衣粉
不光是街頭潮流服飾,也有 FootballBobbles 這種把俱樂部球衣設計挪過去專做帽子的品牌
RE-WORK 的崛起,不外乎是另一種形式的「挪用」
運動古著店 FRANKIE RE-WORK 的 Champions 女裝
有的品牌只是改了一下 Logo 和圖案,在設計軟體上就能完成,但有的單位就索性拿別家的衣服動刀,從而進行二次販賣,看上去操作好像複雜一點,也比單純的挪用圖案要「用心」一點,但性質還是一樣的,這些單品實際上還是依靠別家的大 IP 支撐著,只是滿足了大家想要的新鮮感,賺個噱頭。
最佳的例子,必然是之前的 IKEA 改造浪潮,一切全憑腦洞打造,改成什麼樣的都有。自從 Demna 穿上 IKEA 的衣服以及 BALENCIAGA 的宜家袋子甫出以來,街頭時尚圈就開始瞄準這個居家生活品牌, 不過談到真正的引爆點,還得提到 CHINATOWN MARKET 和 PLEASURES 合作的那頂 IKEA FRAKA CAP 。這頂帽子好像讓設計師們開了竅一樣,僅僅幾個晚上,來自全球各地的腦洞創意者便讓宜家購物袋化身成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於是也有了後面 THE SHOE SURGEON 的 Air Jordan I 「IKEA」 。
THE SHOE SURGEON Air Jordan I
Imran Moosvi ,能把奢侈品 monogram 轉移到一切東西上去的神人
拿別人的東西來改造,也不是這個年代僅有的事情了,可是回顧整個 80 年代,好像就只出了一個 Dapper Dan 。但是在今天,這種全球同步的社交網路環境底下,類似的個性體就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在網路上湧現,Imran Moosvi 可能是當代中又一個即將冒起的 Dapper Dan ,變成了這個時代中讓奢侈品平民化的「英雄」…之一。
nss sports 以及 Lover』s F.C 自家印製的球衣
如今,這樣的 「再創作」 也越來越備受年輕人青睞,要是能引起他們的共鳴的話,我想大部分追求個性的消費者還是會心甘情願地掏出錢包,至於是否侵權,誰還有心思去介意?在我所支持的球隊隊服上,如果多了一個 VETEMENTS 或者 BALENCIAGA 的 Logo,大家可能會更樂於去買單,就這麼簡單。
被侵權的品牌似乎看得更開了
VETEMENTS 沒有追究它的模仿者 VETEMEMES ,Demna 反而讓這個嚴重抄襲的設計師 Davil Tram 盡情享受這種做法。不過我並不覺得 Demna 是有多大量,而是他很明白,這是網路時代下的一種結局,VETEMENTS也生在這個時代之中,所以大家都是共同推動時代巨輪的某隻齒輪罷了。
VETEMENTS 惡搞 Champions Logo
VETEMENTS 就曾經惡搞過 Champions ,但品牌在得知 VETEMENTS 惡搞了自己的 Logo 並爆紅網路後,也選擇了「妥協」的形式,不但沒有追究 VETEMENTS 的法律責任,而且還推出了另一個正式的合作系列。雖然 Champions 母公司 Hanes 的首席設計師 Ned Munroe 曾說過,不合作就別想用他們的 Logo ,但聽上去實際只是一種變相的妥協而已,你大可以理解為:我們要是握手合作了,那之前的事就一筆勾銷吧。
Alessandro Michele 與 GucciGhost
另一個案例…又是 GUCCI 。以惡搞 GUCCI 聞名的紐約藝術家 GucciGhost (原名Trevor Andrew),某天收到了來自 GUCCI 的電話,他本以為那是即將對薄公堂的噩夢開端,誰知道,竟然是 GUCCI 新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拋來的合作橄欖枝,估計他是做夢都沒想到了。為當初的 Dapper Dan 心疼三秒吧(當年他也搞過 GUCCI ,後來店都關了),不過 Michele 上任後,一樣發起了對他的致敬系列,雖然這種做法實在讓 GUCCI 啪啪啪地打自己的臉,但放不下過去的話,也沒法迎來今天的成功對吧?
對了,在打臉的路上 GUCCI 絕對不是孤身一人,去年的年度焦點 Supreme 和 Louis Vuitton 的合作系列,你應該還記得吧?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相信你也聽過不下數遍,我就不重複了,你懂的。
結
新世代的年輕人思潮會隨著時代發展而一步步改變,因而也刷新了大家對街頭、時裝這些關乎個性態度的觀念。另一邊,社交網路也在不停拉近世界各地之間的差異,同時衍生出各種快速更替的網路現象,再也沒有什麼創意是能夠真正「被私有」的了,畢竟一分鐘前在北美洲發生的事,一分鐘後便可能在亞洲引發起熱烈的討論,這就是新世代的網路力量。
很多事情變得不再有時間和地區的隔閡,我們已經不能再阻止某個創意或某種文化在社交網路上不被其他思想入侵這個事實,滑板、朋克、金屬等等諸如此類的各種亞文化,大部分人嘴巴上都說不要試圖玷污這些自己混跡多年的文化圈子,但敢問在沒有時差距離的世界裡,有誰還能夠阻止這些文化迎來更多元的發展呢?何況是一個Logo?一張圖片?
既然不可逆,倒不如換個位置思考,就像 Demna 和 Michele 那樣放開點心態,或許才會更切合時宜。
不知不覺說了挺多,講到底呢,還不過是想給自己一個台階,在今年買一件 「盜版」 而已。
你以為 UltraBOOST 只是一雙 "最強跑鞋" ?
比水原希子還誘人的 "美日混血",竟然是...
原來,陳冠希比我們絕大部分人更愛國
★ Contact us ★
Weibo&Nice:kidulty潮流先鋒
TAG:潮流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