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7氣動布局世界頂尖?已經不是,殲20、F22已經有所超越
這種說法是不嚴謹且不準確的,一種戰鬥機的氣動特性在設計中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 ,同時要注意一個問題,每種戰鬥機研製時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因此每種戰鬥機的特性都不能簡單的用來比較。
蘇27的研發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首要任務是進行國土防空,因此,蘇27需要非常大的航程,由於其對抗的考慮的對抗目標就是北約集團的在八十年代服役的各種新式戰鬥機,尤其是以F15為代表的新一型重型戰鬥機。為此蘇27在設計時格外強調兩點:一是長航程,二是機動性。這兩種要求使得蘇27選擇了一種比較新式的氣動構型構型,這就是當時較為新穎的升力體機身設計。
這種布局是前蘇聯相關研究機構在根據美軍在越南戰爭中的作戰經驗而總結得出的,其特點是優化了在中低空與亞音速狀態下,戰鬥機需要在近距離內需要長時間的格鬥戰,尤其是經常出現追逐咬尾時所需的氣動特性,同時,保留了優秀的高速飛行性能。蘇27的翼形同絕大多數三代機一致,都是中等角度的後掠翼,相對於同時代的三代機,蘇27的機身設計相對來說比較扁平,整機的布局仍然是常規布局。
從幾十年的使用情況來看,蘇27的氣動設計完全符合當初的設計要求,即在保證優秀的近距離格鬥性能下,同時航程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在高空中有絕佳的高速性,同時放寬了靜穩定度,避免了F15這種第一種三代機靜穩定度過小(飛控不成熟)的問題。但是蘇27的設計放在今天,雖然經典,但是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更加優秀的構型,比如美國在常規布局上的經典之作——F22,中國在鴨式布局是上的巔峰之作——殲10/20,這使得蘇27的氣動布局已經不再是處於世界前列,但是其優秀的氣動設計仍使得其性能並不落後於時代,甚至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供挖掘。因此從這點上看,蘇27的氣動設計是優秀而合格的。
※中國運10客機為何被迫下馬?原因曝光,國人感到太惋惜了
※戰機警示時為何用紅布條而非膠布?更易著色且方便實用
TAG:墜母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