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國進行決戰,在都認為自己必輸的情況下,達成被歌頌千年的和約

兩國進行決戰,在都認為自己必輸的情況下,達成被歌頌千年的和約

早在中原地區四分五裂、戰亂不斷之時,耶律阿保機便統一了契丹八部,建國契丹(即後來的遼國),迅速走上強盛之路。契丹自立國之始便長期與中原地區或明或暗地保持敵對狀態。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以及宋太宗趙光義都曾經御駕親征,企圖收回燕雲十六州,這種戰爭狀態持續了數十年。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遼兩國再次爆發了一場數十萬人參戰的大仗,最終以兩國簽訂《澶淵之盟》結束。今天國史君(國史通論)就與大家討論一些,澶淵之戰中到底誰打贏了,《澶淵之盟》到底對誰有利。

御駕親征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後,曾經急於統一全國,兩次親征契丹,但都以慘敗告終,尤其是在「雍熙北伐」之後,宋朝的士氣被嚴重打擊,從此「談遼色變」。但戰爭一旦挑起來了,就很難結束。在公元1004年,遼國終於發動了醞釀已久的一場大戰。這一次,遼國承天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一齊出動,發兵二十萬南下,一路達到了黃河邊。宋朝方面接連收到緊急戰報,朝廷內部一片嘩然,宋真宗趙恆不知所措,最終在鐵血宰相寇準的軟硬皆施之下,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

我方必敗

遼國南下初期,一路順風順水,但是後來宋軍的抵抗意志逐漸加強,尤其是終宋一朝都善於步兵防守,所以遼國在攻打城池之時受到嚴重的阻礙。於是,遼國軍隊轉變策略——他們決定繞道河北大名府,直奔開封!宋真宗聽說之後,再次被嚇癱,哭著喊著要回家,但是他再次被寇準攔了下來。正在宋軍一籌莫展之時,遼國主帥蕭撻凜卻死於宋朝守軍的八牛弩之下,遼國部隊群龍無首,而正在此時,遼國才發現自己的處境十分危險——他們一路孤軍深入,所繞過的城池都成了給自己埋下的雷,因為他們背後有十幾萬作壁上觀的宋朝軍隊!然而,宋真宗並不知道可能會有人在背後頂他,而遼國也不知道宋朝主力軍的意志有多麼薄弱。於是,雙方都覺得自己要輸了。

澶淵之盟

在這種情況下,蕭太后覺得議和勢在必行,但是首先應該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於是便派人去談條件——我契丹凱旋在即,你弱宋現在如果能把當年柴榮侵佔的關南十縣奉還,我們就撤兵。宋朝一看,議和有望啊,但是翻舊賬就是你們的不對了,於是宋朝也開始翻舊賬——給你們關南十縣可以,但是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你們也得給我還回來!宋遼的架勢都比劃完了,氣勢上誰都沒輸,於是開始談正經的了,於是《澶淵之盟》誕生了——宋遼兩國互稱兄弟,因為大宋皇帝虛長几歲,所以宋是哥哥,遼是弟弟;明確兩國邊境線,以後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侵犯;開放榷場,平定互利;宋哥每年給遼弟銀絹三十萬兩匹。

綜上,宋遼兩國在澶淵之戰中,誰都沒贏,誰都沒輸,而且這一戰之後,宋遼兩國維持了長達百年的和平。但是宋朝每年給遼大量的歲幣,看起來是遼贏了,其實未必——宋朝通過榷場貿易賺取巨額貿易順差,並且當時的交易普遍以宋朝貨幣作為通用貨幣,甚至連遼國都普遍認為只有宋朝貨幣才是最穩定的。宋朝儘管每年需要給遼國歲幣,但是在這場完勝的貨幣戰爭中,那些都不值一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宋朝之後為啥越來越弱?
現在稱拍馬屁是一種學問,而古人拍馬屁那叫功夫!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