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 牢記大師精彩教誨

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 牢記大師精彩教誨

中新社香港2月6日電 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6日凌晨在港逝世,享年101歲。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6日上午從一個活動現場匆忙離場,心情沉重,並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自己要趕回去籌備饒公的後事。(2月6日中國新聞網)

饒宗頤,字伯濂,號選堂,1917年8月出生於廣東潮州,長期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學,是蜚聲國際的百科全書式國學大師。他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學、上古史、藝術史、詩詞學,乃至書畫音律。至今已有著作100餘種、論文1000餘篇。國學大師饒宗頤一生致力國學研究,無所不精,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諸多教誨為我們的心靈撐起一片中華精神的美麗天空。

做學問,「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這是他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也為我們指明了做學問的秘訣,饒宗頤先生的研究領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等十三個門類,他出版著作六十餘部,著述3000萬言,僅《20世紀饒宗頤學術文集》浩浩十二卷,就達1000多萬字。他通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印度語、伊拉克語等六國語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在其本國亦少有人精通,而饒宗頤先生以中國人卻能通乎異國「天書」。這種做學問的境界以及成果是亞洲文化的驕傲,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楷模。

為人,幽默謙遜。對於各種光環,饒先生曾淡然一笑,「呵,大師?我是大豬吧(潮汕話里,『大師』與『大豬』諧音)。現在『大師』高帽滿天飛,太多了。其實大師原來是稱呼和尚的,我可不敢當。」如此謙遜,如此幽默,讓人不得不從內心深處佩服,越是大師,越是謙遜,在這裡得到最好的體現。

對自然,天人互益。季羨林曾倡導「天人合一」,饒宗頤則更進一步,提出一個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業,要從益人而不是損人的原則出發和歸宿。」這種新概念與我們今天的時代追求十分契合,我們現代要發展環境友好型的經濟,人與自然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這是人間正道。

國學大師饒宗頤用自己101年的人生探索,學問研究,給我們精彩詮釋國學精髓,為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諸多教誨讓國學閃爍出時代的光輝,他是我們學習國學的榜樣,他是我們傳承創新國學的標杆。今天,我們建立文化自信,我們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國學大師饒宗頤給我們鑄造了一座精神財富寶庫。

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牢記大師精彩教誨。我們堅信,大師的教誨必然成為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錦囊,成為我們建立文化自信的磅礴精神能量。(殷建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記事本 的精彩文章:

醫院撕毀病歷,豈非欲蓋彌彰?

TAG:新聞記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