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通過遊戲構建兒童情感環境

如何通過遊戲構建兒童情感環境

本文可能回花費你8分鐘的時間,但是能夠讓你更了解,如何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構建正向情感支持,以讓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提高相應的社交能力

人本主義

卡爾.羅傑斯是「人本主義療法」的提出者,他認為每個個體在一生中都會努力實現自己的全部潛能,並且總有一些條件或者方法能促進這種趨勢。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發現,幼兒拿到一個玩具,就會反覆的去探索,學會了一個技能,就會反覆的去操作。在我們觀察幼兒的學習模式時,在某一些階段,他們總喜歡自己獨立去操作一些東西,並將成果展示給我們,期望的得到表揚。

羅傑斯假設如果個體通過贊同(感受真實而透明的環境)無條件積極的尊重(作為個體,熱心地接受和誇獎他人)和同理心(一種敏感的從他人角度看待他人的能力),並按照自己的個性維持一種關係,那麼處於該關係的人則會:

1

體驗並理解自己之前所壓抑的情緒;

2

發現自己更加完美,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3

變得與自己想成為的人更相似;

4

更加自信地進行自我說服;

5

變成一個更加完整的、獨一無二的和富有自我表達能力的個體;

6

變得更加善解人意和易於接受他人;

7

能夠更加得體和自然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Rogers,1961:37-38)

NO.1 為了使兒童有安全感,需要明確的定義角色、規則和界限

「今天遊戲時間時十分鐘,當遊戲結束後,我們要一起收拾玩具,然後去洗手。」「每天早上在課間我們會玩一個遊戲,然後,我們要做到位置上喝水。」兒童明了什麼時候能夠做什麼事情,怎麼去做,會讓兒童具有安全感。

為了防止一些兒童因為不了解規則而不能良好參與,或者一些兒童總是主導遊戲,組織者需要設定一種適合小組所有成員並且公平的方法。這能夠讓參與的兒童都有機會實踐和探索,讓他們在不擔心並苛責的情況下,拓展自我概念,並進行自我評價。

由於遊戲的多面性,遊戲中的個體(大人和兒童)都會都會擁有多重的角色,並且隨著時間不斷地變化。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成為遊戲的組織者、想法提供者或指導者。

那些覺得自己很難加入某些遊戲的兒童可以擔任計時和觀察記錄的工作;理解遊戲規則並能夠將規則講述給他人的兒童能夠和自然地擔任裁判或進行遊戲組織,引導別人做出決定和確保所有的兒童理解和遵守規則,同時進行簡單的分配和管理。

在這裡有兩條重要的原則:1、要一直給兒童自由選擇是繼續遊戲還是退出遊戲的權利;2、如果該小組成員都顯得不耐煩,就不讓遊戲進行下去了,著表明玩該遊戲的時機不對或該遊戲不適合這個小組。

NO.2 培養環境是指兒童的所有情感都被承認和重視的環境

對於那些理解和表達自己感受有困難的兒童,我們可以教他們帶著「玩」的心態安全地探索複雜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有助於兒童意識到別人也有類似的經歷和情感。

幫助兒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關鍵是承認並重視他們的感受。例如,當一個兒童表現出討厭並逃避活動時,我們要思考這個行為背後帶有什麼情緒。不要急著給孩子做解釋或給兒童的行為貼標籤,我們只需對看到、聽到和自己的感受做評論,並且我們的目的在於支持,而不是救助

「別的小朋友都很喜歡,你也會喜歡的」「你還沒有嘗試哦,我們一起去試一下把」或者「沒關係,你可以不參加這個活動」等時我們通常回應類似行為的小朋友的方式,儘管本意都是好的,但實際上都會導致負面的效果。這不能幫助兒童更加完整的理解自己的感受,也不能提高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NO.3 重視每個兒童,確保他門真正感受到無條件積極的認同

當我們將兒童視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時,能夠給他們帶來深遠的影響,告訴孩子你喜歡和他在一起或和他交談,這會讓他知道,他對我們有著重要意義。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父母、老師等)和群體的認同,是兒童自我概念形成及發展的關鍵因素,擁有足夠自信和自尊的孩子,更願意並能夠去探索更多未知的東西。

NO.4 具體而實際的表揚最有效

如果表揚不能與兒童的自尊和自我評價產生共鳴,兒童和可能會反感,此外,脫離現實或有失公允的稱讚還會容易打擊兒童的積極性,使其未充分真被妥當就開始行動,或是提高期望以至於遠遠超過自身能力,導致自尊心受挫。

「這是一個分享的好方法……要說你上午這樣做,就不會和別人大家來!」

「堅持原則很好……你為什麼不能在不生氣的時候就那麼做?」

「你語文學的那麼好,真不錯……但是你的物理實在台糟糕了!」

類似這樣的帶條件限制或者「給一顆蜜棗打一棒」的表揚方式,往往不僅讓稱讚被完全否定,還會引起兒童的反感。

同樣,過於輕易地稱讚則表明兒童的成就不多。例如,獎勵完成最快或者聽講最認真的兒童,就說明團隊中海油其他人做得不夠好。並且,這樣的餓稱讚也是受表揚的兒童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如果我已經是最好的,那麼我就不需要考慮更進一步了)。

無論何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真實、具體、描述性的稱讚,並且需要發自內心。我們來看看正確的方式:

1

示範並做出實事求是的、積極的稱讚,如「你覺得明明那樣做怎麼樣?」鼓勵較大的兒童思考遊戲中發生了什麼,讓他們熟悉一些成功解決困難的時刻。

2

非語言的認可和鼓勵也非常有效,豎起大拇指和小小的微笑可以向兒童暗示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你注意到了他們,這種「私下的」稱讚對那些感到焦慮的兒童很有用,能提高他們的自信並打消挫敗感。

3

有時,承認兒童正在經歷的困難並理解他的感受也是很有幫助的。如:「你一定有很多好的主意與我們分享!讓你一直耐心等著輪到自己,你一定感到有些沮喪吧!」

4

對兒童過去的經驗和行為作出是非判斷的評論對他們的激勵很大,這會是他們充滿自信。

NO.5 注重解決問題,幫助兒童意識到他們的能力、長處和才智

我們對於兒童事件的重點,在於問題解決而不是基於問題本身,如果我們認為兒童能夠改變,他有改變的能力,那麼我們在交流中就應當引導兒童向這方面發展。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一個小朋友不想參加遊戲,如果這個兒童明顯的感受到挫敗並且生氣了,遊戲之後組織者可與他這樣單獨交流:

兒 童:我討厭這些遊戲。

組織者:有時你真的不喜歡我們玩的遊戲,對嗎?

兒 童:是的,一直不喜歡。沒人聽我說話(使勁踢桌子腳)。

使用「一直」「沒有人」這些字眼使他的憤怒情緒看起來是合理的,如果從來沒人注意「我」,那麼「我」也會有這種感覺,這是正常的情緒體驗。

組織者:有人沒聽你說話,所以你感到生氣?

理解兒童的感受,並且從兒童的表達中提取產生情緒的條件,從而提供除了生氣之外還有其他選擇。

兒童:是的。

組織者:那麼當我們玩這些遊戲,你沒有生氣,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引出例外的情況。

兒童:不知道。也許覺得還可以。

組織者:你有時感覺還可以。我想如果你更多的時候感覺還可以的話,心情就不一樣了?

這就是假設肯定會發生變化,幫助兒童為了變化開始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

在這個對話中,我們需要的事承認問題,然後通過使用一些辭彙(如「有時」)和尋找「非」憤怒點,指出變化的可能性。在處理兒童的一些問題時,重要的事讓兒童注意到他將會感受什麼、做什麼和思考什麼,而不是他們帶他們逃開或者迴避。

關鍵問題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子的茜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木子的茜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