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歌曲當代創作與賞析

《紅樓夢》歌曲當代創作與賞析

題記:今日立春,不意《大公報》文學版竟於今日刊登整版紅樓夢歌曲當代創作與賞析。「鬱郁乎文哉」,《大公報》之所謂歟?

紅樓夢何境?

王培光

重讀紅樓夢,深受啟發,得歌如下:

紅樓幻情人生夢,甄賈寶玉夢驚遇。(注一)

孰真孰假誰是誰?翩翩夢蝶舞仙律。

夢蝶夢人夢覺難,悲喜千般何意趣?

竟認他鄉是故鄉,追金逐銀釣名譽。(注二)

人生願欲有真假,真願穹蒼大愛域。(注三)

愛而有怨非大愛,愛怨交纏陷愁獄。

強人隨我易生怨,破除執著化怨去。

玉成他人之所想,愛親愛人棄私慾。

憫念蒼生憐花飛,慈悲蓮花朵朵育。

不踩螞蟻澆草木,蜂蝶款款原野綠。

明德至誠化萬物,光輝本性堅貴玉。(注四)

隨緣守分助所遇,夜空漸亮見朝旭。(注五)

注一: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榻上少年(案:甄寶玉)說道:『我聽見老太太說,長安都中也有個寶玉,和我一樣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個夢,竟夢中到了都中一個花園子裡頭.........好容易找到他房裡頭,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

那是說,賈寶玉空留軀殼在床上,靈魂去尋甄寶玉;假覓真時真覓假,生終死始死終生。

注二:紅樓夢第一回:「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甲戌側批:總收。甲戌眉批:總收古今億兆痴人,共歷幻場,此幻事擾擾紛紛,無日可了。】反認他鄉是故鄉。」

注三:紅樓夢第八回: 「寶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來,因問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這會子怎麼又沏了這個來?』茜雪道:『我原是留著的,那會子李奶奶來了,他要嘗嘗,就給他吃了。』寶玉聽了,將手中的茶杯只順手【甲戌側批:是醉後,故用二字,非有心動氣也。】往地下一擲,【甲戌眉批:按警幻情榜,寶玉系『情不情』。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痴情去體貼。今加『大醉』二字於石兄……….石兄真大醉也。甲戌眉批:余亦云實實大醉也。難辭醉鬧,非薛蟠紈絝輩可比!】 豁啷一聲,打了個粉碎,潑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來問著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麼孝敬他?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他幾日奶罷了。【甲戌側批:真醉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還大了。如今我又吃不著奶了,白白的養著祖宗作什麽!攆了出去,大家干淨!』【甲戌側批:真真大醉了。】說著便要去立刻回賈母,攆他乳母。」

案:「醉後」二字,點明非有心動氣,醉後行為非寶玉本性。寶玉本性系情不情,前一情字為動詞,即體貼,不情為物。情不情即體貼物,愛萬物。

注四:紅樓夢第十九回中,襲人引賈寶玉的話:「除『明明德』外無書」。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竟不能答。」

注五:紅樓夢第七十回中,薛寶釵的《臨江仙?詠柳絮》有句:「任他隨緣隨分」。

朝旭,早晨初升的太陽。

張惠賞析:

這一定是位通讀過全書,又在人世中「翻過筋斗」的人才能寫得出來啊!

這歌,多麼像怡紅公子,經歷過一番夢幻,紅樓夢醒之後,而對一切作出的「價值重估」。

我們都知道全文,是女媧鍊石之後單單剩下的那一塊,自愧無才補天,日夜悲號,而後聽到一僧一道閑談人間富貴,打動凡心,立意下凡造劫,於是幻形入世,經歷人生悲歡。先前受過其甘露灌溉之恩的絳珠仙草,也立意同去下凡,轉生黛玉,「還淚」報答。他的真身既是頑石,故今生只是賈寶玉(假寶玉);原本既是無才補天,故今生亦不愛讀書仕進;天生既憐芳草,故今生喜在姊妹丫鬟群中廝混,而尤鍾情於黛玉。不喜讀書,內帷廝混,故眾口訾議,險被打死;家族聯姻,重門第,喜周全,故為其擇婚「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薛寶釵,而捨棄與其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但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之林黛玉。為安撫寶玉,施掉包之計,寶釵頂黛玉之名出嫁,黛玉在二寶大婚之夜焚稿斷痴情,含恨死去。寶玉驚見新人變易,又遭抄家,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淨,七情八苦,無不盡嘗,萬念俱灰,出家為僧。

但是培光教授此歌,是紅樓夢覺之後,「夜空漸亮見朝旭」;是寶玉徹悟之時,故佛心佛言,在在皆是。「不踩螞蟻」,「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是也;當年心藏芙蓉化身林黛玉,今「慈悲蓮花」,廣種福田,處處花開是也。

以前種種,富貴也好,痴情也罷,不過莊周一夢。只是香夢沉酣,醒悟卻難,那女兒們都來自太虛幻境,男子們俱要回青埂峰下,卻一個個反認他鄉是故鄉,在這滾滾紅塵,追名逐利,嬌憐痴愛,糾纏不已,悲喜千般,竟何意趣?

寶玉有真有假,可知人生願欲,亦有真假,真願真玉(欲),乃為大愛。往日頑石幻為賈寶玉(假寶玉),其愛有怨,當非大愛,故愛怨交纏,陷於愁獄。今已醒悟,破除執著,故無悲無喜,無欲無求,無顛倒夢想,無有恐怖掛礙。無憐一草,而憐萬草,隨緣所遇,化生萬物,光輝本性,此真玉也。

培光教授此歌,每作翻案文章,善揭佛理佛境。林黛玉《葬花吟》說「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而此歌即作「憫念蒼生憐花飛」;賈政要寶玉讀書,賈家為寶玉定親寶釵,甚至黛玉悲傷無人為自己做主,其實莫不是「強人隨我」,故生無盡煩惱。但得放下我執,則恨消怨去。

「玉成他人之所想,愛親愛人棄私慾」。突然想起了和培光教授探討過紅樓夢一大問題,妙玉何德何能,致身列金陵十二釵正釵?

《紅樓夢》中至尊貴者方賜名為玉。紅樓四玉,寶玉黛玉自不必論,紅玉,一個後來改名小紅的丫鬟,據說有「獄神廟慰寶玉」一回,探軼者認為,八十回後,賈府因事敗被「抄沒」以後,包括寶玉和鳳姐等人都曾一度被捕下獄。是紅玉等人設法打通關節,賄賂獄吏和公差,借祭奉獄神的機會,得以和寶玉、鳳姐等在廟中見面,並最終設法把他倆搭救出來。可見紅玉乃俠肝義膽的義婢,當得起這個「玉」字。

然而妙玉呢?著墨不多,給讀者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櫳翠庵品茶時茶具的豪奢和性情的怪癖,給寶黛釵的茶器都是價值不菲的古董,成窯五彩小茶盅只因劉姥姥喝過就不要了,臨了還要打水來洗地,並且小廝送水只許放在山門外不可進入。其餘似無所能,何以竟能躋身十二正釵?

事實上,這和她第76回續凹晶館聯詩十三韻大有關聯。史湘雲吟出「寒塘渡鶴影」,林黛玉挖心搜膽,對出「冷月葬花魂」,正在此時,妙玉轉身出來,笑道:「好詩,好詩,果然太悲涼了。不必再往下聯,若底下只這樣去,反不顯這兩句了,倒覺得堆砌牽強。」 妙玉認為,此詩「過於頹敗凄楚。此亦關人之氣數而有,所以我出來止住。」 於是,邀請兩人一塊兒回到櫳翠庵,這就有了妙玉的聯句十三韻。

續詩的意圖在於「翻轉」。

妙玉一揮而就,說:「依我必須如此,方翻轉過來,雖前頭有凄楚之句,亦無甚礙了。」

古人認為,言為心聲,更有「詩讖」,湘雲黛玉聯句之時為了爭新斗奇,竟忘忌諱,竟把未來的終身給說了出來。

妙玉雖父母俱在,但從小多災多病,買了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自己入了庵堂方好。之後又來到大觀園,師父遺命不許還鄉。實際上也是一個孤女罷了,但她聽到另外兩個父母雙亡的孤女的「頹敗凄楚」之音,速速現身止住,其意力圖「挽救」。

但見妙玉寫道「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把黛玉湘雲的未來預言拉回到現實人世,寬慰她們「有興悲何繼,無愁意豈煩」,最後更結語道「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試圖化解她們詩讖透漏出的宿命感,轉化成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閑談。佛心真切深厚之旨,昭然若揭。有此一念,當得正釵。

以上是從思想而論,從藝術而論,或有疑問,何以培光教授的紅樓夢歌曲似不依格律。讀者有無注意到《紅樓夢》有三個不同的世界?警幻仙子、一道等來自的仙界,一僧來自的佛界,以及寶黛等人暫居的人界。這三個世界裡面出現的詩詞韻語是不同的。

人界裡面的詩詞是很嚴格的,不惟講究格律,有時還要限韻限時。如第三十七回海棠詩社,限「十三元」中的 「盆」、「魂」、「痕」、「昏」等韻,且令丫鬟拄了一支只有三寸來長,有燈草粗細的「夢甜香」。以此燼為限,如香燼未成便要罰。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自己走至階前竹下閑步,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一時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閑閑罷。」香菱怔怔答道:「『閑』字是十五刪的,你錯了韻了。」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蕭韻。第七十回填柳絮詞限調,如寶釵拈得《臨江仙》,寶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南柯子》,黛玉拈得《唐多令》,寶玉拈得《蝶戀花》等。第七十六回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五言排律,也是限字少韻難的「十三元」。

然而仙界和佛界中出現的詞曲,大致都不依格律。比如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一僧要化英蓮出家,甄士隱不舍,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道:「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鳳姐寶玉都不省人事,奄奄一息,此時和尚趕來醫治,把通靈寶玉擎在掌上持頌道: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粉漬脂痕污寶光,綺櫳晝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第一回跛足道人口內念著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以及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所看到冊子上的判詞,斷語,詠寶釵黛玉的所謂「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詠探春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等等,不惟不依格律,甚至也不避重字。

這個有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曹雪芹有意使人界、仙界和佛界在詩詞方面都有所區分。二是仙界和佛界所作的詩更近似於偈。偈通常由四句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為主;就此而言,與中國舊體詩相似。但舊體詩不但講字數、句數,而且講平仄、對仗、押韻,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導致「以辭害義」。而佛教的譯經大師們,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因不加藻飾,追求易曉效果,就形成一種特殊的白話文體。偈不刻意講究平仄、對仗、押韻,長期以來,卻因其意義蘊深遠而被廣為傳誦。最著名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也。

而培光教授所作此歌,本是禪心了悟之言,是打玄機,故不甚講究格律,於此處反是得體。

又及:聞得培光教授祖籍南京,世家大族,神州浩劫,府邸蕩然,真箇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所以對《紅樓夢》之「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淨」應比我等分外剴切罷!而培光教授夷優自若,不以為意,蓋別有寄託,不以塵世煙云為念耳。紅樓夢中人及塵世中人,汲汲營營,心為形役,蓋皆不悟人間之外,另有天地,吾不知是為釋迦,是為耶穌,但冥冥漠漠,心存敬畏。

王培光教授:曾任教香港城市大學,講授文學與宗教、中國思想專題與中文教學等科。曾為教育部語用所研究員、香港語常會委員。現任新亞研究所榮譽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學研究專家張惠 的精彩文章:

你追求的是「幸福」,還是「比別人幸福」?

TAG:紅學研究專家張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