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詩一首宋詞,說盡人間寂寞事,美極哀極
寂寞是源於心裡的一種無奈。
寂寞不僅是由於一個人的孤單,更多時候是思念一個人的惆悵。
寂寞雖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孤單,但並不代表在人多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寂寞,反而是在人多時候最寂寞。
最能抒寫寂寞情懷的應該就屬劉方平的《春怨》:
春怨
唐代: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這是一首宮怨詩。點破主題的是詩的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句中的「金屋」,用漢武帝幼小時願以金屋藏阿嬌(陳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寫之地是與人世隔絕的深宮,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
為了增強畫面效果,深化詩篇意境,詩人還採取了重疊渲染、反覆勾勒的手法。詩中,寫了日落,又寫黃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寫了春晚,又寫落花滿地,使春色掃地無餘;寫了金屋無人,又寫庭院空寂,更寫重門深掩,把詩中人無依無伴、與世隔絕的悲慘處境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使為托出宮人的怨情而著意刻畫的那樣一個凄涼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現。
這首詩的凄涼境況與李清照的《聲聲慢》何其相似: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總之是極言其多。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蘇軾這首詞,道出人生真諦,世上有幾人如此通達
※蘇軾自嘲的一首詞,為何一直在貶低自己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