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節那些事兒1

春節那些事兒1

很快我們又要迎來春節了。春節對於現在快節奏的人們是難得的可以放鬆下來的日子,也是遊子可以踏上回家的征途的日子。對於過春節,我么刻骨銘心,那關於春節的歷史呢?

若論起春節是如何過來的,相信大家都被小學課本上的那個傳說所影響,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個傳說。我們如今將過年喚作過春節,其實,一開始我們只是將它喚作過年,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西漢時期,四川閬中天文學家落下閎使春節有了固定的時間,因此也被稱作『春節老人』。據說,辛亥革命後,將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為了區分農、陽兩節,便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期間有放鞭炮、貼紅對聯的習俗,據說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當然這只是傳說。

都說「好吃不過餃子」,春節除夕夜吃餃子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據說,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東漢時期,南陽郡涅的張仲景,見白河兩岸鄉親饑寒交迫,飽受艱辛,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張仲景於心不忍,便棄官從醫。一到冬天,他便讓弟子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麵皮裹著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制,每人每隻嬌耳湯藥喝後,兩耳發熱,寒氣消去,百姓的耳朵逃過了凍瘡的折磨。許多年後這個做法依舊被沿襲,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那時的餃子與現如今的吃法有所不同,但許多地方依舊傳承著。他們的餃子是直接和水放在一起吃的。大約到了唐代的時候,餃子開始從水裡撈出來吃了。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的稱謂。

春節還有點燈的習俗。據說,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庄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便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也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唐朝時期,佛教盛行,點燈的習俗更為盛行。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中描述道:「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春節了,現在無論是哪個公司或者工廠都會提供給遊子回家的機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放假,學者葉國良在《我們的國家:禮制與風俗》中就有說明,通過研究一些文獻發現從漢代至宋元,古代官員放假分為沐假、旬假、節慶假等,宋元時期有「祠部休假,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的說法,其中的「元日」便指的是春節。因此古代官員也就有回家的機會。但由於當時各種條件的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如願返鄉的,也因此感慨萬分,寫出了像「嶺梅蜀柳笑人忙,歲歲椒盤各異方。耳畔逢人無魯語,鬢邊隨我是吳霜」這樣的名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春節那些事兒3
坐斷江南擁兵四十萬,他最後為何不戰而降唐朝?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