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銅錢的小伢兒
在拱宸,讀懂中國大運河
前幾日整理書架,在角落裡找出一個兒時的鐵盒子,打開塵封已久的蓋子,裡面是滿滿一盒的銅錢。我把銅錢倒在書桌上,一枚枚認真地看起來,眼睛裡看到的雖然是銹色斑駁的銅錢,但思緒早就隨著這些古錢幣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1990年代末的杭城,舊城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著,湖墅南路和湖墅北路被挖了個底朝天,運河沿河的民房也都拆遷了,同時拓寬河道來建造步道。那時候我們這群運河邊的小伢兒,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放學後跑到湖墅路工地上去「挖寶」。現在回想起來,有點《盜墓筆記》里所寫的味道。
所謂的「挖寶」,就是在被挖起來的土方里撿銅錢。這其實是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對於那時候六年級的我們來說,要會從土方的顏色、土方中夾雜的碎瓷片、瓦片來判斷土層的年代,再確定要不要在這堆土上撿銅錢。有的挖起來的土方呈黃褐色、土質細膩,基本不含雜質,這樣的土方,我們都是直接略過,因為這基本上是以前的田野土,裡面找到銅錢的概率幾乎沒有。我們最喜歡找的土方,是夾雜著碎青瓷片、碎瓦片的,裡面撿到北宋銅錢的概率比較高,「宋元通寶」、「咸平元寶」、「元豐通寶」等等北宋年號的銅錢時常都能撿到。
雖說是時常能撿到,但每次我們一起去的小伢兒們也不是人人都有收穫的,很多時候都是看著別人撿到,自己心裡著急。有時候說來也怪,明明前面一個小夥伴在這塊區域里找過的,然後毫無收穫地走開,我走過去了以後,銅錢就這麼斜著插在土裡,好像是在對我招手,讓我快點把它挖起來。這種感覺比自己直接撿到更加讓人心頭一顫,因為是從別人眼皮底下撿漏的。每次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小夥伴總是會「抱怨」,為啥又被你撿到了?我總是內心激動外表平靜地說一句:「撿銅錢的事,也要靠緣分。」
除了在湖墅路底下挖起來的土方里撿銅錢,我們也很喜歡去江漲橋附近運河裡挖起來的淤泥土裡撿,那種感覺很不一樣。運河淤泥里,除了銅錢,還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寶貝」,各種碎瓷片陶片,有青花的、青瓷的、黑陶等等,還會有各種紐扣、鐵釘。有一次遇上一位叔叔拿著金屬探測器在運河淤泥里探來探去,我們就好生羨慕,以為用上探測器就能撿到很多很多的銅錢,每次滴滴滴發出聲音的時候,我們就湊上去看,結果挖出來的不是鐵釘就是釘耙上的鐵鉤,還有些螺帽,那位叔叔搖搖頭的時候,我們一群小伢兒就人小鬼大笑嘻嘻地跟他說:「這事,還是要靠緣分。」不過,後來我們還真聽到過挖到寶的,說從運河淤泥里挖出了金元寶和金佛像。真假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如果真撿到,也不足為奇,運河這段河道自古商賈雲集,邊上又有香積寺,說不定哪位善男性女真把金元寶和金佛像丟在運河裡了。後來隨著湖墅路工程完工,運河步道也修造完成,我們這群小伢兒也都小學畢業奔向初中,兒時的「挖寶」也就成了回憶。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自己也已經從在運河邊讀書的「小伢兒」變成了在運河邊教書的「小夥子」。2008年杭師畢業的時候,正是帶著對這份運河情的深深眷戀,我拒絕了杭州其他城區一些名校的邀請,堅持回到運河邊的賣魚橋小學。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從小在運河邊長大,親眼見證了這二十多年運河沿岸的時代變遷,如今能親身參與到運河大發展中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賣魚橋小學教書之後,我喜歡往學校校史室跑,就像小時候「挖寶」那樣在校史室里尋找有價值的線索,在我開設的「湖墅文化探秘」拓展性課程上可以講給我的學生聽。通過對學校老檔案的考據,還真給我挖到了些「寶」。1945年泛黃的文件紙上,學校的校董名單里有一個外國人的名字「明思德」,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此人也是之江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曾擔任之江大學副校長,並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組織之江大學師生聯合浙江大學及杭城各校師生組成請願團到南京請願,要求政府對日宣戰。因為他的關係,之江大學教育系的學生也常會到「賣小」講課。每次在給學生講到學校歷史的時候,總會驕傲地跟學生說,我們賣魚橋小學在創辦初期可是與之江大學之間有著各種聯繫的哦。
像這樣的「寶貝」還有很多,有次學生在學校早期的信簽紙上發現,當時的學校地址寫的是茶亭廟。有學生就很好奇地問:湖墅周邊現在好像只見過香積寺廟,這個茶亭廟是什麼地方啊?大家就一起上網查資料,原來歷史上湖墅大夫坊附近還真有過一座廟叫茶亭廟,來歷還有一個典故可循,與發生在宋高宗趙構身上「泥馬渡康王」的傳說有關,進一步學生還查到了茶亭廟的邊上還曾有個甘露亭……
在「湖墅文化探秘」課上,我總是帶著學生一起走進學校周邊運河沿岸的文化痕迹,實地去走走,一起說一說富義倉的歷史,看一看富義倉的現在,想一想富義倉的未來。我想讓現在的運河小伢兒們感受到的是,鄉土文化的傳承,不是單純的歷史記憶,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要融入新的元素,但在推陳出新的同時不忘根本。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痕迹,雖然現在運河邊的小伢兒不可能再像我小時候那樣去土堆里挖銅錢,但他們可以在運河沿岸的鄉土遺迹中去尋找,去思考,去發現他們眼中的「寶貝」。等現在的小伢兒們長大以後,也會對這段大運河有自己特殊的情感,這不就是鄉土文化的傳承嗎?
原載於《拱宸》第二十六期
往期導讀
TAG:拱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