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賀歲檔」已經「名存實亡」了嗎?

電影「賀歲檔」已經「名存實亡」了嗎?

「賀歲片」的概念最早來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每逢歲末,香港電影人就有炮製賀歲電影的習慣,而香港演藝圈內的許多明星也會自發到一起,不計片酬地貢獻幾部熱鬧喜慶的電影奉獻給觀眾。

所以,那時候的「賀歲片」一般滿足3點:喜劇,明星雲集,以及農曆新年相關內容。

80年代初是香港「賀歲檔」的形成時期,大家對於這一概念還比較模糊。但從許冠文的《摩登保鏢》開始便定下了「賀歲檔」的喜劇傾向,所以起步發展時期的「賀歲電影」大都是喜劇演員參演,也大都聚焦於影片中喜劇故事本身以及演員的演技。

如,董驃、沈殿霞參演的《富貴逼人》系列,洪金寶執導,曾志偉參演的《福星高照》等。

《福星高照》劇照

然而,從80年代末期開始,便有越來越多的當紅偶像明星投身「賀歲檔」,因此賀歲電影的「明星效應」也逐漸發展成賣點,甚至是最大賣點。如周潤發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張曼玉參演的《富貴吉祥》《家有喜事》,以及眾星雲集的《東成西就》等。

到了90年代,香港賀歲片進入成熟和鼎盛時期,不僅成了演員人氣的試金石,也湧現出了如黃百鳴的「喜事」系列,王晶的「賭片」系列等大批經典的系列賀歲片。

另外,「無厘頭之王」周星馳和「動作喜劇之神」成龍也相繼進入了賀歲片領域。

GIF

秋香姐當年這個回眸,你咽口水了嗎?

自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到1995年的《大話西遊》,1996年的《大內密探零零發》,1997年的《家有喜事》,再到1999年的《喜劇之王》等等,幾乎每部都能擠進當年最賣座的香港電影名單。星爺為觀眾準備的這些「新年賀禮」也逐步奠定了「星式喜劇」在「神壇」至高無上的地位。

GIF

相比星爺,香港動作電影「扛把子」成龍進入賀歲領域要稍晚一些,但1995年的《紅番區》卻是第一檔被正式引進內地的「賀歲片,所以成龍大哥的介入可以說是為「賀歲片」帶來了新的轉機,也讓內地電影人開始邁入「賀歲檔」。

提到內地「賀歲片」當然少不了「內地賀歲電影第一人」馮小剛。自1997年《甲方乙方》開始,《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天下無賊》,再到近幾年的《私人訂製》等,馮小剛幾乎沒有錯過每年的「賀歲檔」,而內地電影每年的「賀歲檔」也似乎離不開「馮氏黑色幽默」。

GIF

《大腕》中這段「貫口」,到現在還能背出來的請舉手!

此外,馮小剛還打破了「賀歲」的「喜劇」模式,自2007年的《集結號》開始,到《一九四二》等,他嘗試在票房最穩定、關注度最高的「賀歲檔」加入了嚴肅題材的影視作品。

馮小剛投身「賀歲片」後,內地電影人也陸續蜂擁而入。得到普及的賀歲電影完全打破了「單一喜劇」模式,形式題材愈加豐富,明星相應愈加明顯,票房和利潤也愈加有保障,甚至進入「穩賺不賠」狀態。

然而,內地賀歲片的飛速發展似乎也讓所謂的「賀歲檔」開始走上了「歧途」,甚至走向「沒落」。

如今被大眾掛在嘴邊的「賀歲檔」一般是指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初的電影檔期,大約在八九十天左右,而業內共識則為從11月20日左右開始一直到春節長假結束,以影片大規模上映為開端。

「大片」扎堆態勢愈演愈烈,使最早定於12月中下旬的「賀歲檔」日期一再提前至11月初,並延至新年2月底3月初,橫跨聖誕、元旦、春節、元宵、情人節等多個節日。

現在的「賀歲檔」早已初心不再,不再是歲末電影人和觀眾的歡聚,而更多的是被視為目前國內最完善、競爭最為激烈、票房產出能力最高、消費能力最強的一個電影檔期。

如此冷門的《趙氏孤兒》累計票房也高達1.93億元民幣

「賀歲片」也不再是電影人為「回饋」觀眾而獻上的喜慶、吉祥的「新年賀禮」,而更多是被電影人、投資人等「穩賺不賠」的最終籌碼,也是眾多大牌一線比拼「影壇地位」和觀眾影響力最直白、最見效的平台。

集結了近20名年齡橫跨50後到00後的國、內外一線明星的《長城》,豆瓣評分卻只有4.9分

現在,「賀歲檔」票房越來越高,但從中留下的經典和「好片」卻越來越少;各大導演和影視公司之間的競爭洶湧依舊,但觀眾的期待和重視度卻越來越淡。

那麼,在「賀歲檔」已經「名存實亡」的今天,你們記憶中那部最經典的「賀歲片」是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觀察眼 的精彩文章:

連節目都被遺忘的《中國樂隊》,崔健去哪兒還重要嗎?《繭鎮奇緣》宋茜用一整部劇的表情包完勝與吳昕的「演技之戰」
相比《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贏在「初心依舊」?「仙叔戀」情斷,誤頂楊冪的劇上榜,究竟是誰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TAG:傳媒觀察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