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Where to go?

人工智慧,Where to go?

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在人類歷史上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最壞的。

——斯蒂芬·威廉·霍金

1956年,旨在探討未來科技變革的達特矛斯會議召開,「人工智慧」一詞首次進入人類視野。如果說,20世紀的人工智慧只是一個關於科學「how to be」的技術問題,那麼21世紀的人工智慧則是一個關於人類「to be or not to be」的倫理問題。

美國卡內基隆梅大學機器人學院著名學者拉維克認為,「人類最終可能變成自己創造的機器人本身,這種技術或在22世紀成為人類的一種選擇」。與人類永無止境的步伐相比,這一次的預言似乎提早了一步。2017年10月26日,一位名叫索菲亞的「女性」機器人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被賦予沙烏地阿拉伯公民身份,人類歷史上首個具有公民身份的機器人就此誕生。從戰勝全球頂尖圍棋高手李世石的AlphaGO到摩根大通開發的COIN助理律師再到高模擬機器人索菲亞,「AI熱」的崛起終於勢不可擋,人類未來的圖景也正由模糊變得清晰。

自古以來,創新是人類進步最基本的手段,在一次次的產業革命與技術變革的創新中,我們學會了如何更加高效的創造更高級別的生存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風險也是創新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甚至有時候這種代價是及其高昂的,這可以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原子彈的投放以及工業革命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中得到充分證明。但是,與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簡單的人類環境、社會安全問題不同,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是:AI的社會影響範圍到底有多大?機器人最終是否會擁有意識,最終統治世界、滅絕人類?人類的自我意識是否需要被重新定義?或許,這些問題用霍金的一句話來解釋最合適不過「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在人類歷史上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最壞的」。

首先,不可否認,AI將會增進人類的福祉。假如有一天,當你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發現你的機器人男/女朋友早已為你準備好美味的早餐,你的所有家居用品全部是機器操作、行車交通全一律由機器代步,你還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朋友,他們和你一樣有喜怒哀樂,會分享你的快樂、聆聽你的悲傷......當然,對於我等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吃瓜群眾,這種假設僅限於空想。但是,在現代工業、金融、醫療、教育和服務領域,AI帶來的價值遠不僅僅局限於這些。以高端製造業為例,AI演算法的植入使晶元模具設計時間大幅縮短;在交通運輸業中,Google無人駕駛系統、DJI無人機、Amazon自伺服務倉儲的應用場景不斷成熟;通過機器和深度學習的結合,機器視覺和更多的人工智慧正試圖解決世界上一些極具破壞性的健康問題,基因治療、新葯研製、精準醫療、癌症檢測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AI在金融領域的智能風控、智能投顧、市場預測、信用評級等方面同樣有了成功的應用;而騰訊優圖「天眼尋人計劃」,科大訊飛的「方言保護計劃」,更是通過人工智慧助力社會公益。這時,AI不再是高大上的「硬科技」,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造福著我們的社會,而這正是AI之於社會公益、社會價值的意義所在。

但是,我們對待AI,在樂觀的同時更心存擔憂。與高精尖行業愈演愈烈的AI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製造業、服務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失業浪潮。並且,與以往傳統金融危機下的被動失業不同,這一次的失業更偏重於勞動力的「主動」退出。「無人」則是這次失業浪潮最鮮明的標籤,「無人超市」、「無人化」汽車4S店、「智能加油站」、物流業的「無人倉」、「智能搬運機器人」,從前端銷售到後端生產,「無人化」滲透的領域早已超乎想像。可以說,失業問題是人類自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時就不得不面對的陣痛,而技術進步導致的工業崗位自動化就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F. kennedy)早在1962年就斷言未來社會的主要挑戰是,「在自動化技術代替人類的時代,維持充分就業狀態」。事實上,自人類歷史變革的車輪驅動的那一刻起,技術進步便已是不可阻擋潮流趨勢,AI導致失業率高漲確實是目前一個棘手的社會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放棄AI技術,與其擔心大規模失業狀況的發生,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再就業問題。比起靜態的「消失」,動態的「演變」更適合人工智慧時代下工作崗位的變遷。一些工作崗位並不是簡單的消失,而是發生了演變,即便有些崗位消失了,但也有更多的崗位產生。從數量上看,新生的崗位會高於那些消失的,並且比起普通工作,這些崗位具備更高的要求,因為這時知識將取代體力勞動成為工作的基本條件。所以,合理配置勞動力、強化人的能力,創新工作崗位,才是解決人工智慧時代失業問題最有效的途徑。

如果說,用技術解決技術帶來的失業問題確實奏效,那麼,對待技術加速發展導致的「失控效應」又該如何作答?伴隨著弱AI向強AI的轉變,AI「奇點」正在步步逼近,到那時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構,一旦系統的複雜度達到一個臨界點,智能就會自動湧現出來。也就是說,突破奇點的人工智慧將最終具備意識,準確的說就是機器將會和人類一樣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事實上,自「人工智慧」提出之際,科學家就無不表示了這種擔憂,霍金認為黑洞可以不擔心,但對人工智慧就憂心忡忡。埃隆·馬斯克斷言說,「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智力差異如此之大,人類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人工智慧的寵物」,同樣具有相同觀點的還有比爾蓋茨,「我站在擔憂超級智能的陣營。在之後的幾十年,人工智慧有可能變得非常強大,足以引發我們的擔憂」。當然,並非所有科學家對待人工智慧全持否定態度。推特CEO扎克伯格則認為人工智慧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末日設想論」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其實,對待人工智慧是否會毀滅人類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在樂觀的同時更需要保持一份理智。首先,從根本上說,人類思想的物質基礎是大腦,而人工智慧的晶元只能按照人類設定的數據去判斷應對各種情況,所以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AI統治人類,基本屬於無稽之談;其次,就技術層面來看,目前的AI僅僅處於弱AI階段,和強AI真正的核心技術尚有差距。眾所周知,智能硬體、演算法和數據是人工智慧時代的三大安防支柱,雖然目前AI在眾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這些技術支撐並非一勞永逸。不正是因為阿法狗的技術bug才有了新一代阿法元(AlphaGO Zero)的誕生嗎?所以,暫且拋開人工智慧是否會毀滅人類不說,如何提高演算法能力、解決技術偏差才是目前AI發展亟待考慮的問題;最後,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會被AI毀滅或無法控制他們。在賦予機器人身份的未來投資大會上,支持人安德魯·羅斯問機器人索菲亞是否具有自我意識時,索菲亞回答道:「讓我問你一件事,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人類?」,人類究竟如何定義自己?這是一個自古希臘時代起就困擾哲學家的問題。雖然這可能是一個和「宇宙為什麼會存在」一樣難以回答的問題,但是我想,人類和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獨特的情感,這是機器人所沒有並且再強大的技術都無法賦予的能力,正如AI研究者Elizer所說:「AI既不會恨,也不會愛,但人類是由原子構成的,除了智能以外,人類還有感情」。

還記得09年高一臨近寒假的自習課上,老師給我們放映了一部名叫《I,Robot》的科幻電影,具體情節早已模糊,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那部影片給了一群還處於象牙塔中的孩子們極大的震撼。那是一場關於機器對抗人的行動,也是一場關於製造者和被製造者之間的戰爭。那時候我們對於科技並無太大概念,以為2035年還距離我們很遙遠。如今,不得不感嘆於時間之快,影片開頭的預言正在實現,智能機器人作為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的夥伴,逐漸深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但是,再過20年、50年、100年,人工智慧的未來圖景又是什麼呢?也許,未來的事情誰都無法預測,但是遵循人類歷史的發展足跡我們或許可以有所啟示:

對待一切技術,最實用的方法都必須在謹慎、樂觀和維護人類最佳利益的基礎上向前邁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行下的守望者 的精彩文章:

TAG:夜行下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