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開機
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記者汪威)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2月4日正式開機,紀錄片拍攝團隊將深入位於北極腹地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探尋那裡的中國元素。
近日,我國首部北極政策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提到我國政府依據《聯合國海洋公約》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將積极參与、建設北極,為北極發展做出貢獻。紀錄電影《光語者》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
據了解,該影片經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批准,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星辰大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中視前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承製。作為中國首部關於北極的紀錄電影,《光語者》講述了人與自然、未知與探索的故事,展示了以中國科學家為代表的「極地人」們,在極夜的惡劣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的故事。影片的拍攝得到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影片《光語者》在北極地區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舉行開機儀式的同時,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清泉·奧森共享空間同步舉行了分享會。會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波表達了對首部極地紀錄電影《光語者》的期待。他說,國際上有很多反映各國科考隊員和科考站的紀錄片,但是我國卻沒有,這和我國正在從極地大國走向極地強國的國際地位嚴重不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我國的極地事業。本片的拍攝,體現中國是北極事務的積极參与者、建設者和貢獻者,正在努力為北極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本片導演盧武介紹,《光語者》是一部傳遞光與希望的紀錄電影。他將光語者詮釋為一種符號,他認為光蘊含了人性里固有的具足與美好,而光語者本身也是一個媒介,將這種具足與美好傳遞出去,讓讓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的光,照見自我,也照亮別人。《光語者》沒有特效,沒有明星,我們只是一群心中有光的人,在每一處需要光的角落裡,在北極的寒夜裡,最簡單的設備,最樸素的手法,紀錄他們所感受到的光,可能是極光,可能是極地科學家在黃河站上點亮的燈光,也可能是原住民們慶祝極夜結束後的第一縷陽光……成為「光語者」,我們還有很長了一段路要走,而紀錄電影《光語者》只是一個開始。
該電影的拍攝地點包括位於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以及中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所在地新奧爾松,拍攝製作周期5個月,預計將於下半年正式在各大院線上映。
供參考的鏈接:
背景鏈接一:《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
2018年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在北極政策方面發表的第一部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中國是北極事務重要利益攸關方,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政策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主張。全文約9千字,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
白皮書指出,北極治理需要各利益攸關方的參與和貢獻。中國是北極事務的積极參与者、建設者和貢獻者,願本著「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基本原則,與有關各方一道,積極應對北極變化帶來的挑戰,共同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北極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和促進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8個語種發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背景鏈接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簽署於1920年,中國政府於1925年參加了該條約。該條約使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成為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惟一的一個非軍事區。條約承認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也就是說,中國人也完全有權進入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地區,建立北極考察的後勤基地,開展正常的科學考察活動,中國的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就坐落於此。
如今,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雲集了各國眾多的科學家,建立了一大批極地科考站和研究所,對北極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考察。
背景鏈接三:中國北極黃河站
中國北極黃河站,位於北緯78°55′、東經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成立於2004年7月28日,是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中國也成為第8個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
中國北極黃河站是中國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後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最值得稱道的是,北極黃河站擁有全球極地科考中規模最大的空間物理觀測點。
編輯:
※科學現場:人工智慧讀書「破萬卷」 難答「小兒科」
※男子吃魚吞下魚骨被卡 醫生:食道被卡要及時就醫
TAG:消息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