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所帶來的

科技所帶來的

進入21世紀,人們深刻感受到世界的日新月異。許多高新技術的問世,導致一些事物正在慢慢地消失。或許到了21世紀中葉,人們的認識觀,將會徹底改變,越來越能接受新事物。然而,這不一定是什麼好事,科技的進步,有時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現在的人們總想現學現用。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跟追求科技的高效率是不一樣的,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定的進程。而高效率,確實是科技發展的核心思想。為了更快到達某一目的地,科學家發明了火車、飛機,從而代替烏龜式的走路、騎馬。人們在稱讚它高速的同時,也在批評它忽略了旅行的享受。並不是走路、騎馬不好,關鍵是要看對象。有人急於在兩地做事,一分鐘也不能耽擱。但是假如你叫他走路、騎馬,那就顯得滑稽可笑了。

自然賦予一切生物形態和行為,這是不可改變的。我們說動物,就是一種有感情,有智慧、可行動的生物。植物,就是一種能生長、能自養、無行動的生物。如果不能體現這種特徵,那它就不是「動物」或「植物」了。而科技的發展,卻迫使我們改變原有的行為。科學家發明了機器人,解放了人們的雙手雙腳。所以我們可能「不用幹了」。把一些繁瑣複雜的事命令機器人去做,自己卻做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讓機器人來「伺候」我們。我們的行為發生改變,我們的形態也會隨之發生變異:由於我們不幹活,首先雙手雙腳退化。其次不理傷腦筋的事,使我們低能。當然,這種變異要經歷幾百年。可是,古人幾百年下來都沒有發生變化。而我們卻僅用幾個世紀的時間。說到底,還是因為科技發展太快了。

科技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帶來新思想觀念。上面所說的火車、飛機,就是讓人們認識到,還有比走路、騎馬更快的交通工具。以前的封建社會,生產力很低,人們從早到晚幹活,都吃不上一頓飯。所以那時人們物質生活都無法保障,更別說什麼精神文化追求。再加上統治者的「愚民政策」,使人們安貧守賤。英國的工業革命,其中涉及科技的發明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資產階級帶來的民主共和思想,逐漸深入人心。這就使封建主義不可避免的發生土崩瓦解。於是一場革命風暴來臨,亞洲各國都仿照歐洲政體對本國進行君主立憲,中國則直接把皇帝廢除了。後來袁世凱要稱帝立憲,人們都反對他。就像現代革命樣板京戲,把帝王將相趕下歷史舞台,讓工農子弟和勞苦群眾成為歷史的主人。這就是說,科技使人們遠離愚昧,發現自我。

由於科技能從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為人知或者是無法想像的真理,但也因此使人們面臨更大的危難。例如,基因的發現,科學家通過基因密碼,便可以製造「異形體」。對人們有害無害,尚未明確。還有就是關於科技是致命的,因為還處於試驗階段,試驗的後果往往要在幾年或是幾十年才能出現,這就等同於給我們埋下定時炸彈,只需要在未來的任何時候隨時「引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書 的精彩文章:

TAG:寶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