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脆弱,人生能覆幾回舟?

生命脆弱,人生能覆幾回舟?

青春短暫,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用孔老夫子入世的思想智慧去打拚,盡情瀟洒走一回。

生命脆弱,人生能覆幾回舟?我們也要以老漁父出世的生存智慧來自保,平安幸福度一生。

《莊子·漁父》講述了一個故事:

一天,孔子來到河邊名為緇帷的樹林觀賞,累了坐在杏樹林的土壇上休息。觸景生情,孔子興緻地彈起琴來,邊彈邊唱,弟子們坐在在一旁讀書。

這時,一位鬍鬚和眉毛全白的捕魚老人,從停在河邊的船上下來,披著頭髮揚起衣袖,沿著河岸而上,來到一處高而平的地方,左手抱著膝蓋,右手托起下巴聽孔子彈琴吟唱。

一曲終結,孔夫子與漁父聊了起來。

孔子向漁父訴苦:「我在魯國兩次受冷遇;在衛國踏出的足跡被衛國人鏟掉;在宋國坐在樹蔭下,宋國人砍掉了我坐蔭的樹;到陳國、蔡國去遊說又被長時間圍困。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極大的羞辱。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過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漁父憐憫地說:「你實在是難以醒悟!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厭惡自己的足跡,想要避離它們而逃跑。可是,他步子頻率越高,足跡就越多,無論他跑得多快,影子卻總不離身。自己還以為跑慢了,於是快速奔跑不休,終於累得力盡而亡。這是不懂得,若停留在陰處,影子就會自然消失;若停住不跑,足跡也不會再產生,這實在是太愚蠢了!你苦心鑽研仁義的道理,考察事物同異的區別,觀察動靜的變化,掌握取捨的分寸,疏通好惡的情感,調諧喜怒的節度,卻幾乎不能免於災禍。如果認真修養你的身心,謹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還與他人,那就沒有什麼掛懷和累贅了。但你不修養自身,反而力求教化他人,這不是本末顛倒了嗎?」

孔子凄涼地問:「什麼叫做真呢?」

漁父回答:「真,就是精誠到了極點。不精不誠,不能感動人。比如,勉強啼哭的人,外表悲痛其實內心並不哀傷;勉強發怒的人,外表嚴厲其實並不威嚴;勉強親熱的人,雖笑容滿面其實並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沒有哭聲但哀傷,真正的怒氣,未曾發作但威嚴,真正的親熱,未曾含笑而和善。」

漁父接著說:「自然真性存於內,神情表露流於外,這就是人們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將這些道理用於人倫關係,侍奉雙親就會慈善孝順,輔助國君就會忠貞不渝,飲酒就會舒心樂意,居喪就會悲痛哀傷。忠貞以建功為主旨,飲酒以歡樂為主旨,居喪以致哀為主旨,侍奉雙親以適意為主旨。功業與成就目的在於達到圓滿美好,因而不必拘於一條道;侍奉雙親目的在於達到適意,因而不必考慮使用什麼方法;飲酒目的在於歡樂,沒必要挑剔盛酒器具;居喪目的在於致以哀傷,不必過問規範禮儀。禮儀,是世俗人的行為;純真,卻是稟受於自然,出自自然因而也就不可改變。所以聖哲的人總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愚昧的人則剛好與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憂慮的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流俗中承受著變化,因此總是不知滿足。可惜啊,你過早地沉溺於世俗的偽詐而很晚才聽聞大道。」

漁父一席話使孔子異常佩服,希望拜漁父為師,以學成漁父的生存大道。

漁父說:「我聽說,可以迷途知返的人就與之交往,直至領悟玄妙的大道;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不會真正懂得大道,要謹慎小心,不要與他們結交。這樣自身就不會招來禍殃。你自己勉勵吧!」於是撐船離開孔子,緩緩地順著蘆葦叢中的水道而去。

我們敬佩孔夫子是一位意志無比堅強的聖人,也是一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為了使天下做到「克己復禮——克制自己,遵守夏商周三代創建的儒家禮儀制度」,不惜窮其一生心力,周遊列國,辦學授徒,真正做到了「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真可謂盡「天下之至誠」了。不幸的是,他無力回天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崩樂壞。孔老夫子既是儒學精華的創道和傳道者,又是儒學精華的殉道者;既為中華儒學文明做出了空前絕後的貢獻,又成了歷代野心家、陰謀家、偽君子實現個人慾望的工具。孔老夫子不愧是一位集巨大痛苦和無比幸福於一身的聖者。

相比之下,那位漁父追求和享受的,是終身無險、無憂無慮、逍遙自在。雖說恪守的是消極的出世哲學,卻也為後來者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生存智慧。

人們常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來形容誠心能夠感動任何人。

不錯,《中庸》說過:「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這意思是說,只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他自己的本性;只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本性,才能帶領眾人發揮其本性。就「修己」以「安人」而言,這是至理名言,只有做到先「修己」,才能達到「安人」的目的,己之不修,何以安人?自身不正,焉能正人?

然而,曾國藩在其《家書》對這句話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他說:「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至誠、至拙乃人性之自然本真,至偽、至巧乃人性之變態、扭曲。前者戰勝後者雖是歷史的必然,但無法滅絕後者,且戰勝並不等於使至偽變成至誠,至巧變為至拙,而是揭穿他,打敗他。這有如你可以消滅蒼蠅災害,但不能滅絕蒼蠅,你也不能把蒼蠅變為蜜蜂。

為人處世,以誠相待,是一種極其高尚的精神狀態,也是覓得摯友和朋友之間做到心心相印的唯一途徑。但一味以己之至誠去感動至偽的人,既是迂腐的,也是徒勞的,更是害己的。這正是那位漁父所說的,可以挽救「迷途知返者」,「不交迷途不知返者」。這樣做是為了禍不殃及自身。

人生短暫,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用孔老夫子入世的思想智慧去打拚,盡情瀟洒走一回。

人生脆弱,人生能覆幾回舟?我們也要以老漁父出世的生存智慧來自保,平安幸福度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匯中庸 的精彩文章:

TAG:智匯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