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23 25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23 25

聲明

從這周開始之前的「研讀經典」之《傷寒論》變更為按原著順序逐條解析。

希望大家在研讀的同時,可以一起背誦《傷寒論》,更加深切的體悟經典的精髓,也能促進平時的臨床應用。

Jan.

15

本篇為「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從第23條至29條。

本文字數:2293

閱讀時間:4分鐘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23)

桂枝去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解析

本條論述誤下後胸陽受挫的證治。

太陽誤下,是表邪入里的條件。表邪入里,證情變化多端,不可盡數。而本條所要討論的是誤下之後,引發胸滿的證治。胸圍上氣海,乃宗氣之所聚。正如陳修園所說:「胸為陽位似天空」,其間寬闊而清凈,為心肺的宮城。營為心之氣,衛為肺之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營衛的開發皆自上焦,因此胸部離表最近,邪氣由表入里第一站就是胸部。胸滿之「滿」,應讀作「悶」,這樣讀與病情較貼切。腹部可用「脹滿」一詞,因自覺脹而確可見到「滿」,故「滿」字在此應讀作「悶」,胸滿是表邪誤下,挫傷胸陽之氣而致,因未及血分,故只滿而不痛。「脈促」,促者,速也,迫也。在此並非指數時一止復來的促脈。脈搏的急速,一方面反映邪氣由表入胸,人體陽氣尚能抗邪,與邪相爭;另一方面也反映,胸陽之氣抗邪的能力已有所衰減,力不從心,故脈促而按之無力。

此證為表邪誤下,胸部雖接近表位,但終非表證。治療則不能仍守桂枝湯原方,而用桂枝去芍藥湯治之。桂枝、生薑、甘草、大棗辛甘發散為陽,既可解表邪,又可補心陽、振胸陽,使陷落的表邪由胸透表而解。去芍藥的意義有二:一則芍藥酸斂,為陰分之葯,用之有礙於胸中陽氣的振奮宣暢,不利於胸滿的解除。二則芍藥酸收,對桂枝辛甘發散、振奮胸陽的作用,大有掣肘之弊。故去之不用,此即避陰就陽之法。

「若微惡寒者」,指病人有輕度的惡寒,非指脈微而惡寒。這是胸陽不振且又兼陽氣不足,為陽虛惡寒之證。故桂枝去芍藥湯溫振胸陽的基礎上加炮附子,振奮心胸,以補陽氣。

在臨床上,對胸悶、心悸、咳逆等證,凡屬陰寒邪盛,胸陽不振者,用桂枝去芍藥湯或再加附子頗有療效。如冠心病患者,心絞痛夜發較重,多屬陽虛陰盛。用本方助陽祛陰,每可取效。但桂枝湯去芍藥均辛甘之品,如非陽虛陰盛之證,誤則易劫奪津液,故不可不慎。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宣桂枝麻黃各半湯。(24)

桂枝麻黃各半 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 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掣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解析

本條指出了太陽病日久不愈的三種歸轉:即自愈,表裡陽虛,小邪襲表,以及小汗解表的治法。

傷寒病的病程常以七日為一來複期,今太陽病已八九日,尚未傳經,可謂留連日久,因而可能發生以下三種轉歸:

一是病人有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發作兩三次,像發瘧疾一樣的表現。這反映表邪不重,太陽抗邪之力佔優勢。「其人不嘔」說明胃氣和,飲食佳,邪氣未入少陽;「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較正常。「欲」,亦可作「續」字解,即大小便連續正常,反映了里氣和,邪未入陽明;「脈微緩」是脈見微微和緩之象,遠非邪盛脈緊之比。以上脈證,反映了邪氣漸退太陽之氣已復,表裡氣和,故為欲愈之兆。

另一種轉歸是,見「脈微而惡寒」。脈微是少陰陽虛之脈,惡寒為太陽陽氣虛衰,有邪傳少陰之勢。太、少陽氣俱虛,表、里陽氣皆衰,故云「陰陽俱虛」。表裡陽虛,表邪尚在,治當溫陽固本為急,可選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四逆湯之類,切不可再用汗、吐、下以伐正氣而虛其虛。文中用三個「更」字,說明在此變證出現之前,曾用過汗、吐、下等不適當的治法。

還有一種情況是,見「面有熱色」、「身癢」等證。面有熱色即發熱面紅之貌,為太陽小邪不解,陽氣鬱囗遏不伸所致。陽氣鬱遏不得宣洩,小邪稽留於皮膚不解,故見身癢癥狀。這一癥狀的出現,是因為未能及時發一點小汗的緣故。「不得小汗出」,非指太陽病發病之初所應使用的常規汗法,而是指太陽病留連日久,小邪不去,當用小汗之法,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證無汗,也未經發汗,小邪怫鬱不解,則非桂枝湯所能解。身癢,但不痛,也無惡風寒之證,則又非麻黃湯之所宜。只有二方合用,且制小其服,方切合病情。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劑量是各取原桂枝湯、麻黃湯劑量的三分之一,合而同煎。柯韻伯主張一劑桂枝湯,一劑麻黃湯,分而煎之,各取每次服量的一半,合而飲之。本方對於邪少勢微,且又有欲出外解之機,以面有熱色、身癢為主症者最為適宜。麻黃湯治表實無汗,桂枝湯治表表虛有汗,二方合用,又制小其劑,則剛柔相濟,從容不迫,既能發小汗以祛邪,又無過汗傷正之弊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25)

解析

本條論述病重葯輕時,針葯並用之治法。

太陽中風,本當用桂枝湯。服第一次葯,啜粥,溫覆取汗。若不汗出,風邪不解,當依前法服第二次葯。今服第一次葯後,不僅未見汗出病減,反而出現了煩熱更重的癥狀。煩者,熱也。「反煩不解」,即反而熱勢更重。既屬太陽中風,桂枝湯本為正治之方,為什麼用藥後病勢反重了呢?這是因為在經之風邪壅盛,而桂枝湯的藥力較輕,用藥後不僅沒有發出汗,反而增加了風邪的勢力。這種情況就不能再照原法給葯,而應在服藥之前,先針刺風池穴與風府穴。此二穴對疏通經脈,發散風邪而有卓效,刺之可開太陽經氣之閉塞,泄太陽經中之風邪,以削弱在經邪氣的勢力。然後再服桂枝湯,啜粥、溫覆取汗。本條提出的針葯並用之法,可謂法中之法,這對後世治療疾病採用多種療法聯合使用開闢了途徑。

本條論葯後不汗出,而小條接述葯後大汗出,對比啟迪,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國醫大師干祖望的辨證思路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13 14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