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剛發布!黃陂這7個灣子出名了,快看有你的家鄉嗎?

剛剛發布!黃陂這7個灣子出名了,快看有你的家鄉嗎?

蘇州周庄、嘉興烏鎮、黃山宏村……

這些傳承歷史,

承載鄉愁的名鎮名村

聞名遐邇,聲名遠播。

而在武漢,

同樣有這麼一些歷史文化毫不遜色的

古鎮古村散落各地,

靜靜地彰顯著楚風遺韻

日前,由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統籌,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主辦的第一批武漢市歷史文化名村評選結果揭曉,黃陂區汪西灣,新洲區陳田村等9個村灣被評選為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

在他們中

既有風貌別緻的荊楚建築

又有紅色歲月的革命痕迹

還有宗族文化的歷史底蘊……

稱得上風格迥異,內涵豐富

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黃陂羅家崗

羅家崗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羅崗村,村域面積1.92平方公里,羅家崗灣面積5.9公頃,人口約200人。村內集中分布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為羅氏宗族的聚居地,其建築風格與大余灣如出一轍。羅家崗古民居建築群風格自然清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它對研究黃陂地區近代鄉村居民文化與鄉村居民居住模式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羅家崗現存古院落數量頗豐,形式豐富,村內縱橫交錯的石板小巷連接大小十數座院落,或是宏偉的商賈大院,或是層次錯落的農家別院,依坡就勢,古色古香,蘊含著一種歷久彌遠的滄桑感。商賈大院與農家別院並存,各具風味。

黃陂汪西灣

汪西灣為黃陂區王家河街道東南紅十月村的一個自然村灣,現狀人口約190戶,780人。村民以汪姓為主,為明洪武二年遷居至此,繁衍生息至今。汪西灣緊鄰5A級景區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木蘭草原景區,距其入口僅2千米。

汪西灣古村背靠木蘭山、緊鄰紅十月水庫而建,村前田園廣袤、坑塘發育,可謂陰陽調和,「藏風得水聚氣」,藍天、白雲、碧水、黛山、青野與古村相融,共生共存,傳遞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悠遠韻味。村灣入口位於西側,坐東朝西;村口大水塘連同四角的若干水塘,恰如烏龜的頭和四腳,有「龜壽延年」的寓意。

黃陂邱皮村

邱皮村位於黃陂區羅漢寺街道中部偏南,東鄰橫花公路、橫山村,西接張楊村,南臨廟坡村、祝店村等。邱皮村中部的耿家大灣現存一處不可移動文物「耿家大灣民居」,面積約1500平方米,為上世紀70年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

耿家大灣民居建築群為聯排單元式住宅,東西三排,偏東二排共五列,最西一排三列,共建房13棟,每棟內居住村民12戶,每層6戶。民居建築群建於1975年的「農業學大寨」運動時期。為改造農田,節約土地,當地政府將原耿姓小村莊整體遷至現山崗的耿家大灣,統一規劃、統一建造,形成了完整的耿家大灣民居建築群落。

建造當年,因其它地方發生龍捲風,為支援災區,民居群建了一半後停了下來,導致後面有幾排未完工。該民居建築群的建設便於節約土地,規範管理村民,是當時黃陂新農村建設的典範,對於研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特殊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黃陂文茲灣

文茲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東北部馬跡山西南方,屬高頂村管轄。具體範圍為:南至馬蹄山、 北至西毛山、東北至東毛山、 東後在山、西至火塔公路。村灣的規模較小,村內圍繞池塘和主要道路散點分布數棟建於清末民初的古民居建築。村內及村莊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好。

文茲灣丘陵環抱, 荷塘圍村,地勢以丘陵為主。村落建築布局坐東北朝西南,依地勢而建,東北高西南低、前塘後丘、渠繞田圍,自然環境與村落空間格局有機融合。村落街道格局規整, 街巷尺度風貌保持良好,村落中與選址格局相關的山水視線廊道保持較好。村落中心區體量和風貌與傳統風貌較協調,建築多為外部石砌結構,內部穿斗式構架,硬山布瓦頂形式。

文茲灣建築多為外部石砌結構,內部穿斗式構架,硬山布瓦頂。建築材料當地都是就地取材,用一塊塊較大的形狀不規則的片石壘砌成牆體, 稱為片石牆, 在大片石頭之間的縫隙位置還填充了一些小片石使得牆體更加穩固。主要修建於上世紀 50-70 年代的石砌民居,其中也有兩棟清末修建的三合院民居保存較好,並具有當地建築特色,分別為李正歡宅、李威宅。

黃陂翁楊沖

翁楊沖是黃陂區王家河鎮章華村西北部的一個自然村灣,起源於明洪武二年,主要居民為翁姓及楊姓人氏,是翁氏宗族組織管理的血緣村落,因此名為「翁楊沖」,至今仍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傳承翁氏先輩「勤儉創業,耕讀傳家」的家訓精神。

翁楊沖的村落選址與布局,受到傳統風水模式的影響,處於谷脈交融,藏風聚氣的福地。古村四周山環水抱,總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鹿茸山、白廟山、公長山、羽山、板栗坡等將翁楊沖環抱其中,大樹華蓋如蓬,層巒疊嶂,十分壯美;村內大小池塘星羅棋布,綠如翡翠,青山倒映,梯田菜地四季變化,相映成趣。

古村落的空間形態好似一隻展翅飛翔的蝙蝠,寓意「福來翁楊,如意吉祥」。一條貫穿南北的翁楊石街,將整個村落串連起來。街巷小道呈網狀與主街相連,場壩、庭院或池塘作為道路骨架的節點,民居圍繞道路節點展開布局,呈現出「一街、兩巷、四院」的傳統格局。

黃陂謝家院子

謝家院子位於黃陂區長軒嶺街道趙畈村,臨近木蘭山,風景宜人。

清末年間,謝家院子的主人姓謝,曾經大富大貴光耀門楣。清朝覆滅後,王家在原址上新建了院子,便是現在的謝家大院。文革時期,房屋內部的所有雕刻裝飾和結構裝飾破壞嚴重,外立面石刻的雕飾被砸破損毀已無法辨認,彩繪也被塗上白色顏料,已是現在無法找回的工藝。

戶對上原有的一對石獅,「文革」時被當作「四舊」搬去做了門前水塘的護坡石。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傳統民居已被新樓取代。大院前的空地安置著健身器械,謝家院子已是一片社區景象,安逸悠閑。

黃陂張家灣

張家灣位於黃陂區長軒嶺鎮短嶺村,臨近木蘭山,交通便利。全村240餘人,34戶,多為留守務農老人。該村居民多為黃巢起義時由西筷子街逃難遷移至此。

村中有傳統民居三棟,光緒三十三年採石動工,民國3年建成。傳說做屋上樑時,翰林院侍講陳德純還為祖父張先壽送來「錦堂日永」的金字匾和百壽圖中堂,以及「華臨四川織地州……」的楹聯。懸掛大匾的木托斗至今尚在,但金字匾、百壽圖中堂和楹聯已不知去向。建築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主要由於建築為石材堆砌,牆體較厚,層高較高。

怎麼樣

看了這些入選的古村照片

是不是很有歷史厚重感

和文化感呢

這裡面

有你的家鄉嗎?

來源:武漢晚報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TAG:武漢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