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本土軍工進步,歐洲禁運不再是事
香港《南華早報》2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軍力增強或根本改變歐洲的武器轉讓 在亞洲國家增加軍備之際,歐洲向印太國家出售裝備,同時保持對華軍事技術轉讓的嚴格限制。看似歐洲採取了壁壘分明的做法,其實沒這麼簡單。
歐洲出口商在一系列政治因素制約下尋求商機,但並無明確戰略指導歐洲武器出售和關鍵技術管制。不過,若今後印太格局朝向中國與澳印日美組成的四國陣營之間公開戰略競爭,這種狀況可能會改變。
歐洲武器製造企業需要出口市場來維持技術優勢。但當前趨勢已不限於商業利益,還有政治層面的。且歐洲各國在戰略上有不同考量。
至於中國,過去5年來有關歐洲軍事技術獲取的態勢已完全改變。以前,中方與歐洲人會談時,一個中心要求是解除武器禁運,但如今已不再如此。中國領導人結束了把同歐洲國際安全合作與解除禁運掛鉤的做法——這是中國本土軍工產業(不斷)進步的結果。
如今中國的重心是軍民融合發展,比以前更進一步實現軍工自給自足的毛澤東夢想。中國對一整套武器系統的需求已微乎其微。目前(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取關鍵技術以克服特定瓶頸,還有就是創造研製未來幾代武器所需的創新力和領導力。就如中國領導人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所說,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
這種背景下,歐洲對中國出口軍事零部件不再具有爭議,對日本和美國也無關緊要了。因為禁運是一種政治方針,而非強制性法律,武器禁運從未阻止此類轉讓。
在中國軍事發展的新階段,如今比直接出口更受關注的是以研發合作與投資高科技公司形式的無形(武器技術)轉移——種種跡象顯示,它們促進了中國軍工業發展。
歐洲並非印太的離岸平衡者,迄今也沒有對武器轉讓附著明確戰略目的。其對華目標仍是再平衡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發展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歐洲是否會採取全面方針阻止所有對華轉讓和軍民兩用技術?看起來不太可能。(作者馬修·杜契泰爾,陳俊安譯)
※巨型黃金UFO?NASA太空站拍到發光物後掐斷直播
※300條鯊魚橫屍墨西哥街頭 魚鰭魚尾全部不翼而飛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