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需求感知技術搶佔先機
在現今的市場,消費者喜好變化益發快速,尤其愈來愈講求立即滿足,為了因應消費者需求,可以看到電商業者的到貨時間愈縮愈短。不過他們究竟如何做到當日下訂當日到貨呢?很有可能是因為企業早已預測到消費者可能想買的東西,事先將貨運送到最近的倉庫。
此一神奇的技術,叫做需求感知(demand sensing)。據Strategy+Business報導,需求感知技術能分析公司歷史數據和其它實時數據,藉以預測潛在消費者會在何時、從哪裡購買多少商品。
此技術能為企業帶來莫大好處,能更快送達產品、增加銷售、提升服務質量,並確保未售出貨品退回給供應商。不僅得以更貼近消費者,更能將分析結果運用在供應鏈上。隨時聯機的供應鏈能更實時應變,可望減少35~45%預測錯誤的情況,提升效率、系統可靠度和消費者滿意度。
企業採用需求感知技術一般都走二種路徑,其一是利用開源演算法自行建造分析模型;其二是利用各種第三方軟體即服務(SaaS)方案。產品銷售越大量、與消費者接觸越密切的企業,越是能從需求感知技術獲益。
也因為如此,零售業與快速消費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FMCG)業者是最先採用此技術的先行者。不過諸如工業產品、藥廠、汽車、能源甚至飛機製造業等也陸續跟進。譬如汽車業推出可以讓消費者自行搭配汽車規格的應用程序(App),就讓他們可以搜集到第一手的消費者偏好。
專家指出,未來趨勢是原本看似不相關的產業將開始互相分享數據,譬如機場可能開始分享消費者人潮的數據,餵入飛機製造商或計程車公司的需求感知模型中。
不過,使用搜集到的龐大數據進行預測分析時必須特別留意,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會隨情境和時間推移而有所改變,因此並非所有產業、地區、消費者類型或不同生命周期的產品都適用同一套分析。
專家也提醒,需求感知是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不能取代需求規劃(Planning Demand;PD)。後者意指利用歷史銷售紀錄等具結構性的內部數據來做預測。需求感知與需求規劃應該相輔相成,使得供應鏈更能實時因應改變。
企業在供應鏈中應用需求感知技術的好處,包括自動短期規劃,以及解放專家人力轉而投入中長期的策略分析,讓他們更有餘裕專註處理供應鏈出現的警訊和突發情況。
其它優點還包括能減少庫存短缺的情況進而提升5~10%的銷售;減少投入預測工作的人力,節省5~10%的營運成本;而所需安全庫存量減少則代表整體產出時間能縮短10~20%。
此外,採用需求感知技術更能開啟企業的數碼化變革,有助整體供應鏈進一步走向數碼化。企業欲採用需求感知技術,第一步可以先了解手邊能取得什麼數據?以及什麼數據點(data point)有潛力影響消費者需求?
數據共可分為四大類別,第一是結構性內部數據,如端點銷售系統(POS)、電商銷售、消費者服務等來源;第二是無結構內部數據,如來自營銷計劃、店內裝置和應用程序(App)的數據;第三是結構性外部數據,包括各種總體經濟指標、天氣紀錄甚至出生率等;第四是無結構外部數據,像是連網裝置、數碼個人助理、社群媒體等。
了解手邊的資源並理清目標後,下一步便可以開始從小處著手,鎖定業務中的某一塊來做分析。選擇標準是該區塊的數據有潛力影響消費者需求,且能取得至少2年的數據紀錄。
企業可以先運用需求感知演算法、機器學習技術以及第一年的數據建構出分析引擎,再將分析結果與第二年的數據互相比對,藉此調整。比對地越詳細、了解地越多,預測就會變得越精準。
專家指出,之所以建議企業從小處著手,是因為如此一來可以快速取得結果,也簡化了區域和市場等複雜因素,並能好好利用第一次分析所獲得的經驗。
此外,為了因應現今變化快速的環境,保持彈性以及反覆分析也很重要,有些數據可能隨著時間而喪失重要性,原本不知道的、新的數據來源也會不斷出現,必須加進來一併考量。
儘管需求感知技術儼然是未來趨勢,不過部分企業仍可能因為一些疑慮而裹足不前。譬如有些企業主不夠敏銳,未能了解此技術潛藏的價值,對這些企業來說,上述從小處著手進行實驗比對的做法就很適合。許多企業可能不相信自動化系統,那麼不妨選定某塊能取得歷史數據的業務,讓系統和人類分析師都做分析,再比對兩者的差異。
人類分析師在其中還是可以扮演監督的角色,而比對機器與人類的分析結果也有助於自動化系統更進步,不僅可以從過程中自我學習,也能學習人類的分析,藉此調整演算法,假以時日便能變得更準確。
現今市場變化萬千,影響因素愈來愈多,傳統預測模式已不足以因應。可以想見,運用需求感知技術建構出隨時連網、能實時調整的供應鏈,在未來幾年將會是企業維持甚至提升市場地位的關鍵。
關注DIGITIMES,產業資訊一手掌握
※醫療信息分享系統與人工智慧醫療
※美保護主義再抬頭 國會新議案 擬禁採購華為、中興設備
TAG:DIGI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