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呼倫貝爾大草原大美大韻

呼倫貝爾大草原大美大韻

呼倫貝爾大草原大美大韻

作者:李強

【核心閱讀】本文把呼倫貝爾大草原凝練為:「七大景韻和一大縮影」並以此為基點展示出一個大美、純然、和諧的呼倫貝爾。

[七大景韻]: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韻在路上,而不在要去的地方;

——呼倫貝爾大草原靈韻在生生不息的河流和靈氣飛動的湖泊以及出神入化的濕地中;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神韻在樟子松、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風采中;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氣韻在藍天、白雲、霞光、彩虹、天邊和清新空氣中;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土情韻在那達慕、敖包、蒙古包和飲食文化里;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韻在歌聲中,草原的歌聲有多美,草原就有多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光魅韻在冰雪中,寒冷與冰雪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主要特徵,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主旋律

[一大縮影]:

——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光濃縮在額爾古納的山山水水中。

呼倫貝爾大草原這方水土不僅出天之驕子,出大英雄,演繹了無數驚天動地的英雄故事故事,曾經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具英雄氣慨的輝煌篇章,而且她的大美風韻也是無與倫比的。在蒼茫巍峨的大興安嶺之顛,在滾滾碧藍的呼倫湖畔,在綿延天邊的巴爾虎草原上……呼倫貝爾大草原驕傲地展示了她空前剛硬甚至殘酷的過往,令人敬畏。然而千百年過去了,如今走進她的懷抱,令人驚異的是她並沒有改變原有味道。依然保持著自然的古樸清新,沒有遭遇人類文明的破壞。俯仰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無上榮光,一道道從古至今牽線過無數步伐的風景,神采依然。興安杜鵑依然在歲月的盡頭盛放,牧羊人依然在遼闊的草原上徜徉,幽靜的碧土,幽靜的生活使我們放輕腳步,悄悄地享受這幽靜的世界。這裡是一片絕塵的凈域,美麗得讓人傾心;這裡是一方曠古秘境,神奇得讓人如夢如幻;這裡只有乾淨的藍天、潔白的雲彩、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明麗的湖泊和光潤的濕地,純然得讓人嘆為觀止……天至藍、地至廣、水至靈、草至綠、林至盛……構成了大草原上最和諧的畫卷。

總覽呼倫貝爾大草原,她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綠草融融,廣袤無垠,碧浪漣漪,楚楚動人。恰是綠海波濤蜿蜒起伏,連綿千里,綠色的浪花鋪天蓋地的翻湧,浪花盛開又淹沒,淹沒又盛開,生生不息,彷彿永遠不會疲倦。又猶如五彩斑斕的舒目悅心的綠到極至的翡翠綠地毯。「天邊林海莽蒼茫,拔地松樺億萬章。久矣羲皇成邃古,天留草昧紀洪荒。」綿延千里的大興安嶺山脈沐浴著來自太平洋的甘露,橫貫東北西南巍然聳立。山外有山,嶙峋起伏,林海蒼茫一派蒼鬱,山花遍坡盛開,奼紫嫣紅,如火如荼。數千條從高處森林中流淌下來的晶瑩剔透的溪水彎彎曲曲的閃亮,恰似長長銀練纏繞在萬山叢中,又如潔白的哈達被輕輕吹皺在這裡舒捲自如。點點湖泊,就像鑲嵌在綠色的地毯上的珍珠顯得璀璨奪目。成群的天鵝在湖上戲水,鴻雁在天上徘徊,鯉魚在水面上跳躍,蒼鷹在草原上傲視,百靈鳥在空中歌唱,飛龍在密林中飛竄,馴鹿在森林中漫步,猞猁在樹上瞪著又大又亮的眼睛搜尋,黑熊在樹洞里恬靜的熟睡,群狼正在飽食捕捉的狍子……「巍巍興安嶺,滾滾呼倫水,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額爾古納河穿過大草原……」一幅幅完全使人陶醉的自然和諧畫卷,她讓你不由自主地融入這詩一樣的自然和諧畫卷中。大野芳菲,相親相近,自由純然,萬物和諧。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韻在路上,而不在要去的地方。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路徑有無數條,條條都能感受到大草原那迷人的風采。從草原的腹地海拉爾出發向西穿越巴爾虎草原行駛200公里可以直達呼倫湖岸邊,再向西便可到滿洲里國門,而後南下穿過新巴爾虎右旗的黃金海岸景區後,可朝聖寶格德烏拉山,再穿過烏蘭泡濕地直抵中蒙邊境的貝爾湖畔。從海拉爾出發向南穿越巴爾虎草原經輝河濕地國家級保護區行駛200公里可以到達阿木古郎,拜謁甘珠爾廟後可去口岸觀光,然後東折南下直達大興安嶺南部阿爾山觀火山岩洗溫泉。從海拉爾出發向南穿越巴爾虎草原行駛100公里可直達紅花爾基景區,在這可以觀賞到原始樟子松林和紅花爾基水庫。從海拉爾向北穿越巴爾虎草原30公里就是著名的金帳汗景區,在這裡可觀賞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標誌性的圖案,被譽為天下第一曲的莫爾格勒河,繼續在草原上向北穿越90公里可到拉布達林鎮觀賞亞洲最大的森林濕地根河濕地,再西進60公里就到達黑山頭鎮,這裡有中俄口岸和著名的黑山頭合撒兒古城遺址;在經拉布達林鎮後也可向北120公里,直抵大興安嶺北端的中俄口岸魅力名鎮室韋,再經室韋東折50公里,可直抵聞名遐邇的莫爾道嘎原始森林,在這裡可一睹「蒼狼與白鹿」傳說的誕生地白鹿島。呼倫貝爾的公路幾乎都是與河流相伴隨的,從海拉爾出發到拉布達林鎮後,沿著根河逆流而上,向東北120公里越過一片森林草原就是根河市的敖魯古雅民族鄉,這裡居住著一支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來的,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走進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習俗便會在你的面前充分展示;由根河市向北至滿歸鎮的途中可見到一座雪山,這是呼倫貝爾境內最高的山峰——奧克里堆山,還可觀賞從小興安嶺到大興安嶺貫穿歐洲的北緯52°左右的岩畫帶,鄂溫克岩畫遺迹,繼續北進便可直達黑龍江莫河的北極村了;而由根河市向東200公里可到達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從海拉爾出發沿著海拉爾河的公路向東溯源而上穿越草原和森林80公里可抵達亞洲最大的滑雪場鳳凰山滑雪場,再沿著扎敦河逆流而上向東行駛120公里穿越莽莽林海到達大興安嶺頂端的「嶺頂」,在這裡可見到著名的中東鐵路遺址,在林海中越過嶺頂沿著盤山公路伴著雅魯河順流而下經巴林喇嘛山到雅魯河畔的扎蘭屯市;也可由牙克石市向北沿著大興安嶺山脈穿越莽莽林海行200公里到達根河市。

我曾無數次穿梭於草原腹地海拉爾與大興安嶺森林之都牙克石之間,每當看到公路兩旁無垠的碧野、高遠的晴空和蒼莽雄深的崇山峻岭,總是浮想聯翩,激動不已。呼倫貝爾大草原很難看到裸露的山脈,幾乎所有的山脈都被森林覆蓋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極為平坦,平滑無痕,牧羊人可以騎著摩托放牧,在草原上任意馳騁。春夏之交,滿目翠綠,緞面的草坪,翠生生的好像一幅尚未完全乾透的水彩畫。特別是一場春雨過後的草原,浩空如洗,紅霞如練,望著車窗外的無邊無際的清新綠海,會把思緒帶到與藍天相接的地方。正像老舍先生描摹這裡的景象:「六月人歸花滿地,隨時雨過翠連天。」在這種氛圍中,特別是雨後,一旦見到一株在金燦燦陽光沐浴中潔白的泛著金暈的蘑菇,我總會興奮不已。彎腰採摘那情景,那種自豪感,那種成就感,是每個到過草原採過白蘑的人都留戀和陶醉的,也是難忘的。舉頭見白雲,低頭見白蘑。呼倫貝爾大草原最美的地段當屬森林與草原過渡地帶。這裡往往是森林茂密,水草肥美,濕地成片。當乘車從森林駛向草原時,車窗外成片的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和興安杜鵑閃過後便是點綴著瀲灧湖泊和蜿蜒河流的連綿草原。只見湖泊爍亮發光,河流與公路相伴伸向無邊的遠方,河岸和湖泊邊各種灌木叢生楊柳成蔭,山丁子、稠李子和野山楂等野生漿果遍地,各種花草也格外茂盛,特別是夏秋之際一場早霜過後更是鱗次櫛比、萬紫千紅、色彩斑斕、層林盡染。每當乘車駛入這樣的地帶,或駛入白樺林,總能見到無數的旅遊者流連駐足,拍照欣賞。真是「停車坐愛『樺』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沉浸於這裡獨有的悠然世界,貼近自然,感覺自己彷彿有了翅膀,飛向這美麗、靜謐的世界。在這裡,生命是如此悠然。在這裡可使心緒慢慢沉澱下來,恢復單純本性。什麼都不做,只是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那些曾經理不清的煩心事,什麼該做什麼不做,決定自然流露,人生突然變得簡單易行。在這裡可以忘記生命中的一切滯澀和矛盾。在心中匯成甜蜜的和諧。

呼倫貝爾大草原靈韻在生生不息的河流和靈氣飛動的湖泊以及出神入化的濕地中。大自然不僅賦予了這裡澎湃的綠色,還把千泓碧水點綴其間,讓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雄渾和水波的靈秀在這裡融為一體。從大興安嶺流淌下的諸多河流流到草原上或穿過草原流到大海中,或在草原上形成湖泊和濕地。喀爾喀河由大興安嶺南部的穆克圖山發源,蜿蜒於呼倫貝爾沿邊的南部草原一帶,入貝爾湖為止,延長370多公里。海拉爾河發源在大興安嶺牙克石東100公里山泉中,始稱大雁河,大雁河與庫都爾河交匯後稱為海拉爾河,在森林中穿行60公里後,又與扎敦畢拉河亦稱免渡河交匯,向草原腹地海拉爾流去,這時就稱為海拉爾河了。因此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考證後認為:「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是流下來的水。」這比現在有些歷史學者稱「海拉爾」為「野韭菜」之意,要形象貼切的多,意義也深刻的多。海拉爾河穿過草原一帶,流至呼倫貝爾大草原西部扎賚諾爾北阿巴該圖附近的額爾古納山後,突然調頭轉過165°角的大彎,向東流去便是稱之為呼倫貝爾母親河的額爾古納河了。「額爾古納」蒙古語意為「折返」;也有的學者認為意為「捧呈、奉獻」,因轉彎處的河道有如人捧呈遞獻哈達之狀,故從此處稱河名為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河近乎與大興安嶺山脈平行地向北流去,流經400公里後又轉過90°角的大彎調頭東去再回到大興安嶺北端,穿過壁立兩岸、遍覆松樺的森林,與俄羅斯境內石勒河交匯注入黑龍江,經過漫長奇妙的旅程後,流入鄂霍次克海,最終歸入太平洋,全長1608公里。當攤開呼倫貝爾地圖時就會發現:額爾古納河西流北折又東去與向東北延伸的大興安嶺山脈圍成四邊形,而額爾古納河與黑龍江的形狀恰是祖國版圖邊緣在這裡的部分形狀。

正像海拉爾河一樣,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坡的數千條河流毫無例外的直接或間接匯入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境內的部分流入額爾古納河的河流形成額爾古納水系,再毫無例外的經額爾古納河後最終歸於大海。這些河流幾乎都是由北向南平行排列的,同時也是從大興安嶺西坡自東向西流入額爾古納河的,且無論大小河流都在沿河形成汪汪濕地和粼粼沼澤。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根河,「根河」為蒙古語意為「清澈的河」,根河從大興安嶺西坡斜刺向西流下,注入額爾古納河,沿岸形成了著名的根河濕地,由於在額爾古納境內,因此也稱額爾古納濕地;往南120公里幾乎與根河流向平行的海拉爾河與根河如出一轍,沿岸也形成了大片濕地,如海拉爾壩後濕地、哈克濕地等,「哈克」蒙古語意為「塔頭墩」即沼澤和濕地之意。

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坡的絕大多數條河流也同樣直接或間接匯入嫩江,再經嫩江後最終歸於大海。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嫩江是松花江的北源。它沿途接納了數以百計的河流浩浩蕩蕩奔騰南下,流經788公里後注入松花江最後注入大海。著名的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就建造在嫩江的上游。

無論是發源於嶺西還是嶺東的河流,都是河道縱橫交錯、河網密布,像一棵棵參天大樹枝杈蔓延,且大凡河流所到之處都草木茂盛,滿目蒼翠,富麗豐饒,牛羊雲集,百鳥棲息,牧包點點,風韻獨具。激流河由金河、牛耳河、阿龍山河、孟庫依河、敖魯古雅河和安格林河等支流匯合而成,514公里的河道兩岸,激情澎湃,溪流多彩,夏季藍綠相間,秋天金碧輝耀;諾敏河支流由馬不拉河、托河、牛耳坑河、畢拉河、大二溝河、坤密爾堤河和格尼河等匯合而成,河長467公里,沿岸森林密布,資源豐饒,山珍遍地,動物翔集,歷史上是鄂倫春獵人狩獵去處,著名的查哈陽灌區就在這裡;甘河由克一河、吉文河、額爾格奇河、嘎仙北無名河、阿里河和奎勒河等支流匯合而成,河長446公里,高山對峙,森林隱蔽,原始依然,是鮮卑人最早的居住地;雅魯河由二道河、愛林溝、阿木牛河、卧牛河、中和川溝、濟沁河和罕達河等支流匯合而成,河長218公里,像一條藍哈達從大興安嶺東側飄然而下,清麗明澈,有秀水之稱;綽爾河由蘇格河、干塔爾氣河、莫根河、柴河、哈布氣河、托欣河和庫比爾塔河等支流匯合而成,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側1369米的高地,河長220公里,河床多有火山崖壁石底,被稱為:「鐵底銅幫」,河水落差較大浪花飛濺,喧響不止,遠遠就能聽到;輝河雖是海拉爾河支流之一,但也是由若干條支流匯合而成的,河長439公里的河道流經國家樟子松母林基地和呼倫貝爾東部草原,兩岸萬畝林海,千頃牧野,百里濕地,風光如畫;得爾布耳河也是由若干條溪流交匯而成的,298公里的溪流伴隨著大興安嶺大片原始森林,是一個植被多樣性的美麗河流,冬季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樹和楊樹林各展風姿,像皴擦點染的國畫,裝裱在叢山白雪之中……

呼倫貝爾的河流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下山時來得湍急,一旦進入草原的懷抱就悠然從容,慢悠悠地打著彎兒流動。這是由於大興安嶺中部地區海拔多在1100米至1400米之間,最低地段也在海拔700米以上,而西部的草原極為平坦舒緩,海拔在500米以下。彎彎曲曲,回迴環環的莫爾格勒河,被老舍先稱為「天下第一曲水」,在它319公里的河道中,幾乎找不到達百米的直流,被譽為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然商標」。當在飛機上鳥瞰時,就會發現,幾乎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所有的河流都曲曲折折,九十九道彎,而並非莫爾格勒河的專利。如海拉爾河像USO掠過一樣,河道與周邊植被朝著一個方向打著旋形成左右大迴轉。再看伊敏河上游簡直就是一片由東向西,再由西再向東遊移的迴環型圖案,很多人看到了還以為是莫爾格勒河呢。惟有伊敏河下游流經海拉爾市區那段是直的,據說那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日偽時期移海拉爾西山的一座沙山修壩拉直的。草原的平坦,使眾多的河流得以久久停留,更加潤澤了兩岸的豐美綠草。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絕大部分河流都發源於大興安嶺,但是也有發源於蒙古國、俄羅斯或草原湖泉中的,最為典型的是克魯倫河,克魯倫河發源於蒙古國的肯特山東麓,自西向東進入我國後注入呼倫湖。全長1264公里,中國境內河長206公里。一水連兩邦,牧歌傳上下,是誕生世界非文化遺產蒙古長調的搖籃。還有烏爾遜河發源於貝爾湖,向北流入呼倫湖,全長223公里,是兩湖之間的通道和魚兒產卵的溫床。春暖時節,兩湖魚兒傾巢而出「河渠幾無空隙,航船為之不通」的景象,秋返時又出現「鯉魚躍躍爭先進,頭破鱗傷竟不停」。

如果說3000多條九曲迴環、在草原上緩緩流過、滋潤大地、哺育生靈的河流給草原帶來無限靈氣,那麼一片片濕地就是這靈氣的延伸,而500多個湖泊就是這靈氣的精華濃縮。這些湖泊遍布所有景區,成為景區最美的龍睛。她們有的被長滿森林的崇山峻岭高高托起,在山巔之上形成天池;有的凝聚在草原上,越積越大,形成了草原上的「大海」。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幾乎所有的湖泊都是天然的水庫,她們猶如迷宮一樣,往往由一條或多條彎曲的河注入形成,並由一條或幾條瀉出,流進主流河道,直到大海。因此都是汪汪活水。這些湖泊幾乎都盛產野生肥美鮮嫩的魚類,如著名的達賚湖鯉魚和白魚、貝爾湖鯽魚、達爾濱湖雅魯魚和細鱗魚等,還棲息著黑白天鵝等多種珍貴鳥類。這些湖泊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兩大姊妹四大明珠」。兩大姊妹就是呼倫湖和貝爾湖;四大明珠就是呼和諾爾湖、諾干湖、月亮湖和達爾濱湖。在呼倫貝爾最著名的巴爾虎草原上,距陳巴爾虎旗20公里處的呼和諾爾湖,是綠海中的一個天然湖泊,佔地12平方公里。生態系統完整,湖面波光閃閃,湖水清澈碧透,湖岸牛群悠閑甩尾,駱駝昂首恬靜,羊群舒緩安適。「呼和諾爾」蒙語意為「青色的湖」。呼和諾爾湖北納莫爾格勒河,南入海拉爾河,所以呼和諾爾湖水是一泓活水。

在新巴爾虎左旗烏布爾寶力格蘇木諾干諾爾嘎查西部森林與草原過渡帶的諾干湖,是原始生態環境保持最好的鮮為人知的湖泊。諾干諾爾,蒙古語「綠色湖泊」之意。諾干湖水總面積10萬畝,水面碩大寧靜,清晨霧氣繚繞,澹澹生煙,在陽光的映襯下鎏光炫金;夜晚幽靜深遂,在月光的輝映下熠熠燦金格外迷人。以諾干湖為中心,湖北岸是3萬畝的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林帶,湖西岸是10萬畝天然開闊的草場,湖南部是水草相間百鳥聚集野獸出沒的5萬畝濕地,湖的東、南、西部是綿延起伏的丘嶺遠山背景,使草原、湖泊、森林、濕地和丘陵等各種形態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在大興安嶺南部扎蘭屯市柴河鎮西部40公里的茫茫原始森林深處的月亮湖,天然平滑如鏡,水光清純透碧,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璀璨光華而閃耀迷人,群山清清楚楚地倒映在湖面上,美得令人窒息。月亮湖方圓1.5公頃,靜靜地鑲在崇山峻岭之上。這裡山高林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見,長年為犴、鹿、獐、狍出沒之地。與眾不同的是,這座湖泊竟是在高山的頂端,猶如天池。天池位於基爾果山上,俗稱月亮湖。月亮湖湖面較高,水面海拔1185米左右,為高山火山湖。風化強烈,土層較厚,火山內外均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月亮湖實際上是一座火山口,這裡仍保留著當年火山噴出的岩漿遺迹,是亞洲罕見的火山地貌。

在鄂倫春自治旗距畢拉河林區129公里的達爾濱湖,鄂倫春語稱達爾濱羅,系古代達爾濱火山爆發後岩漿沉積堵塞河谷而成的堰塞湖,湖面約有15平方公里。在鄂倫春語中「達爾濱」是「遼闊的水面」之意,而「羅」為「湖泊」之意。達爾濱湖四周森林環抱,湖水炫目光澤,澄澈晶瑩,蔚藍見底,如一明鏡,倒映著青山綠樹,藍天白雲。湖水周圍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達爾濱湖春季萬山紅遍,沁馨怡人;夏季青山綠水,清新氣爽;秋季疊翠流金,霜葉勝花;冬季萬類霜天,冰湖雪野。達爾濱湖在大自然的萬般寵愛下,擁有森林草原風光的萬千風情,特別是春夏之季湖面四周各種野花競相開放,有粉紅色、淺紅色的水浮蓮花、白色的菱角花和火紅的杜鵑花;湖面時而魚躍還有野雞、魚鷹、鴻雁、烏雞、松雞、啄木鳥、丹頂鶴、白天鵝盤旋於湖面、林間……因為景色幽麗秀美,所以達爾濱湖贏得了林海中的「天然公園」的美譽。

呼倫湖和貝爾湖,這兩姊妹湖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標誌和象徵。呼倫湖和貝爾湖,是湖泊群落,是草原湖泊,是生態湖泊。沒到呼倫湖和貝爾湖,就不算到過呼倫貝爾。呼倫湖在呼倫貝爾大草原西部,素有「北方第一湖」和「廣寒仙境」的美稱,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呼倫湖是中國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濕地連綿。面積2339平方公里,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呼倫湖煙波浩渺,天水相連,白帆點點,波光爍爍,來這裡旅遊,不但可以觀賞到美麗的景色,還可以品嘗到數百種魚蝦做成的美味佳肴。呼倫湖也就是《山海經》中傳說的那個「大澤」。據專家考證,呼倫湖很早就記錄在《山海經》中了。在《山海經》中載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這裡據說的「大澤」就是呼倫湖,而「鄧林」我想一定就是大興安嶺。「大澤」在漢語文獻里意為很大的湖泊。呼倫湖湖水的範圍變化非常大,在《山海經》、《唐書》等古書中都有記載。呼倫湖有時候可能達幾千平方公里,但有時候又很小,比如說在清末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它乾涸了,就剩下幾個小水泡和大量的濕地。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及20世紀60~80年代,這個湖又都有一個擴大的過程。呼倫湖有八個著名景區,分別為水上日出、湖天蜃樓、石樁戀馬、玉灘淘浪、虎嘯呼倫、象山望月、蘆盪棲鳥和鷗島聽琴。呼倫湖是由克魯倫河和烏爾遜河匯積成的。克魯倫河發源於成吉思汗誕生地的聖山不兒罕山的雪山之中,而烏爾遜河把貝爾湖和呼倫湖一線牽起。當站在水草相連的呼倫湖畔,盡情地呼吸著清新濕潤的空氣時,就會不禁為草原上這一奇觀而感嘆,浩瀚水面,碧波蕩漾,彷彿上蒼把一顆晶瑩剔透的翡翠投放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湖泊和草原自然地銜接,湖水和綠茵融合著,水天一色,水草一體。微風吹來,眼前浪花翻卷,身後綠草滾滾。呼倫湖還有一個名字「達賚湖」,我更欣賞這個名字。在蒙古語里「達賚」的語意為「海」,讚美呼倫湖是草原上的大海。當走遍了草原,了解了草原,就會把心融入草原,就會自然產生這種「海」的高度認同感。特別是當泛舟呼倫湖上,真的就彷彿穿行在大海之中,別有一番情趣。

相對呼倫湖來說,貝爾湖就顯得更陌生神秘,更加純然原始。雖然她的名字早已名揚天下,但真正到過的人卻不多,就是生活在呼倫貝爾的人也有許多未到過的。貝爾湖在新巴爾虎右旗,是中國與蒙古國的分界湖,貝爾湖又稱嘎順諾爾,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邊緣,是哈拉哈河和烏爾遜河的吞吐湖,是中蒙兩國共有的湖泊。為淡水湖,湖面海拔583米,面積609平方公里。貝爾湖發源於大興安嶺達爾濱湖,貝爾湖主要集納自東南流來的哈拉哈河水而成,一條烏爾遜河將呼倫湖與貝爾湖串通,中間還有一塊著名的濕地——烏蘭泡,不僅是魚兒產卵的溫床也是著名的鳥類保護基地。站在湖後的小坡上,放眼望去,只見湖天一色,蔚為壯觀。陽光下湖水微波蕩漾,金光熠熠;湖的兩邊,綠草鋪滿濕地,牛羊在靜靜地吃草,天鵝、大雁、白鸛、丹頂鶴等遷徙鳥類戲水暢翔,放歌雲端,黃羊與狼等野生動物潛伏出沒,競技嬉戲,一派牛羊肥壯魚翔鳥鳴的昇平景象。「呼倫易見,貝爾難尋」只有到了貝爾湖才會領略到什麼叫神秘原始,什麼叫人跡罕至。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森林伴生著河流,河流又伴生著湖泊;而河流與湖泊又衍生了片片濕地。其中最著名的濕地是根河濕地和輝河濕地。春天敲開草原的大門,各種鳥類都會飛回它的繁殖區。鋪天蓋地的鳥類、飄渺浩瀚的汀州、大片的樟子松林和無邊的草原形成了輝河濕地獨特的景緻。輝河濕地位於鄂溫克族自治旗,佔地面積1167平方公里,是集河流型、湖泊型和沼澤型三種濕地於一身的濕地。輝河濕地是景觀原始、物種豐富的濕地自然綜合體,是眾多鳥類的繁殖地和停歇地。豐富的資源和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種類繁多的珍稀鳥類,國家保護的鳥類丹頂鶴、蓑羽鶴、灰鶴和大鴇等在此翩翩翔集,棲息繁衍。輝河濕地是呼倫貝爾大草原東部最大的一條帶狀濕地,據專家考查輝河濕地與呼倫湖、黑龍江省扎龍、俄羅斯達烏爾斯克和蒙古國達烏爾保護區共同構成了東北亞地區的草原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亞乃至全球的重要生態屏障及眾多候鳥遷徙過境的驛站,對維護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輝河濕地與沙地樟子松形成獨特的共生系統。2002年輝河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河自然保護區以輝河濕地為主要內核,集森林、草原和濕地於一體,以獨特的風光和生態,形成了極富吸引力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獨有的濕地景觀旅遊資源。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神韻在樟子松、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風采中。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以美著稱於世的。造物主對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格外厚愛的,她似乎把所造就的萬物都蘊涵在美中,彷彿寧可無用但絕不能不美。因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幾乎所有物種都透著神奇的美韻。高雅多姿的樟子松;偉岸蒼翠的興安落葉松;亭亭玉立的白樺;如火如荼的興安杜鵑構成了呼倫貝爾大草原最迷人的風景,是大興安嶺最炫麗的外衣。

樟子松為什麼叫樟子松呢?有人說她的樹體中有一絲樟腦的味道所以叫樟子松;也有人說她的種子一旦成熟樹塔就會立刻張開,這樣種子就會落到地上,待機生根發芽,所以看到她不大不小的樹塔總是張著的,因此稱她為樟子(張籽)松。樟子松總是那樣高貴,而富於美的韻律,她天生帥氣有著高雅的貴族氣質,樹形健美,個個風韻奇偉,有著無法比擬的神韻,因此人稱美人松。她挺拔蒼勁,裝重典雅,彬彬有禮,有著剛柔相濟的優雅,她凌空伸展側枝,有如篷蓋巨傘,象徵吉祥,有著招牌般的英姿,因此又稱迎客松。她天生喜歡與黃沙為伴,在草原的沙帶上漫延繁衍,每棵樹根都盤根錯節裸露在黃沙之上,像章魚的爪,造型獨特奇麗完美,可謂:「咬定『沙山』不放鬆,立根本在『黃沙』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因此人稱「沙松」。她防風固沙,保持土壤,吸煙止塵,凈化空氣,涵養水源,改善環境,是大草原上名符其實的保護神。她生在草原腹地海拉爾,在海拉爾西山上生長著4600多株樟子松,個個百年以上,個個獨領風騷,個個風姿獨具,個個都是典型代表,其中樹齡最高者已達500年堪稱「樹王」、「神樹」,因此樟子松又叫海拉爾松。她廣布草原像一條青龍從大興安嶺伸向草原腹地,以海拉爾西山為龍頭向南,經輝河、紅花爾基至伊爾施,成斷斷續續帶狀分布,堪稱「草原龍脈」。她絕無僅有,物種珍貴,在輝河自然保護區、紅花爾基景區和五泉山景區有數量可觀天然原始樟子松林,因此呼倫貝爾又稱為她的基因庫。她四季長青,是松科常綠喬木,她的常綠不是不落葉,而是春天新葉長成後,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綠意盎然的景象,被譽為「綠色皇后」。春季她青春驛動,新生的淺綠色的嫩芽和含苞花蕾般的嫩綠泛黃丫的松塔,與開滿山坡的桃花般的山丁子、稠李子以及潔白成片的野芍藥、粉紅色的野玫瑰、紅色的野百合和金黃色的虞美人等奏響呼倫貝爾大草原絢麗多彩的春天樂章。夏季她綠蔭濃重與大草原上的綠草相互映襯;秋季披霜更綠,與霜降中的各種樹木花草奏響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五彩繽紛、金色濃郁的秋天樂章。冬季她身披鶴敞,深居銀色世界裡,與潔白的雪野交相輝映蒼翠欲滴,來到了樟子松林彷彿進入聖誕樹的世界。正基於她的這些風采與品格才把樟子松定為呼倫貝爾市樹。

與樟子松不同的是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只生長在大興安嶺林區,而距離牙克石僅僅80公里的海拉爾卻見不到一株野生天然的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她們似乎與其名字一樣,是大興安嶺的特有居民。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總是生長在一起,從不分開的,她們總是相依相隨,互為依託,從南到北綿延1200多公里的大興安嶺有山的地方就有樹,有樹的地方就一定有興安落葉松、白樺和興安杜鵑。在呼倫貝爾興安落葉松與樟子松是差異最大的兩大松科,與樟子松相比興安落葉松更加高大挺拔,但她卻不像樟子松那樣個個樹冠碩大,個個個性鮮明,她們樹冠很小,個個挺拔鑽天,她成群成片,更像是一個團隊,張揚的不是個性。她們一片片一排排像列隊的士兵。她們一歲一枯榮,只生長在大興安嶺,因此叫興安落葉松。興安落葉松是極具英姿的一種樹,每當大興安嶺的春天到來時,她針狀的葉子,從枝杈上一根根的生長出來,細小清嫩,毛絨絨的。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金燦燦的光暈,使人感到暖融融的。興安落葉松的松塔只有拇指甲大小,一串串嵌合在她那並不長的枝上,像一簇簇鐵藝梅花,帶有古樸典雅的風韻,透著醇厚的美!秋季羊絨般的松針灑滿大地,在金黃色的陽光照耀下,像厚厚一層湛綠的、泛著金光的鬆柔高貴的地毯。

白樺枝葉扶疏,姿態優美,尤其是樹榦修直,潔白雅緻,十分引人注目。白樺是俄羅斯的國樹,是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徵。白樺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生與死的考驗。「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這是俄國著名詩人葉賽寧的抒情詩《白樺》。白樺是那樣的純潔、朦朧以及寧靜的美,表現出一種高尚人格與高潔之雅。白樺那麼高潔、挺拔,她是高尚人格的象徵。在北歐人們最為追求的夢想是:有一棟木刻楞房子,對面能有一片白樺林。牙克石鳳凰山滑雪場的木刻楞房子就是按照這樣的風水修建的,依山傍水的木刻楞房子對面不遠的山上是一大片天然白樺林,真是風水這邊獨好!當乘車在大興安嶺林區穿行時,就會見到一棵棵白樺,宛若身材修長,著白紗裙的少女,一排排的佇立在那裡,白堊色的樹榦筆直俊秀,所有的側枝一律伸向斜上方,緊緊地攏成一束。嫩綠色的葉片光艷閃亮,光滑的樹榦上有著眼睛一樣的疤痕彷彿能洞穿一切。在呼倫貝爾最著名的是額爾古納市區至室韋鎮途中的天然白樺林和牙克石市區至圖裡河鎮途中的天然白樺林。

每年五月,當冰雪尚未消融時,興安杜鵑就已經吹響了春天的號角了。「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相信很多人都熟悉這首歌,歌中頌揚的具有質樸、頑強生命力的映山紅就是杜鵑花。興安杜鵑也稱「映山紅」、「達達香」、「大頭香」和「達紫香」,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她與傲雪的梅花一樣,是先開花後長葉,因此興安杜鵑花是大興安嶺的報春花。

每當春到大興安嶺,總是漫山瑞雪,猶有花俏。興安杜鵑花迎著料峭的寒風,踩著厚厚的積雪傲然綻開,紅遍了整個大興安嶺。在山嶺之上,在溝谷之中,在叢林之間,興安杜鵑從南到北與高聳挺拔的興安落葉松、潔凈如雪的白樺相伴相生,相互輝映。只見她們紅艷嬌美,茁壯挺拔;如火如荼,百花齊放;彩雲霓裳,似錦似霞;別開奇景,千姿百態;爭奇鬥豔,令人讚歎;潔白素雅,別具風骨!

「春來杜鵑花似海,夏日泉畔松濤聲。」大興安嶺千里林帶紅情綠意,花潮綠海,萬紫千紅,浩瀚壯麗,成為「杜鵑花海」,一樹樹的花團錦簇,一團團的火樣人生,真是「千里興安嶺五月杜鵑紅」。漫入杜鵑花海,花與人形影不離,人與花魂牽夢繫,摟抱著岩石的虯根春情漾動,即使一柄柄花蕊也春意盎然。南宋詩人楊萬里曾作詩讚嘆此花:「何須明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當置身於杜鵑花的海洋中,嘴裡含一片杜鵑花瓣,再吸吮一下清爽的空氣,立刻就會產生被興安杜鵑迷醉的愜意。面對這令人心曠神怡,使人陶醉的景緻,相信任何人剎那間都會被感染的。就連我這個從來不作詩的人,也情不自禁地吟出幾句詩來:

面頰緋

興安醉

花紅千山翠

樹懷春

她早卉

沁馨襲人睡

野芳菲

心相隨

萬類和諧粹……

興安杜鵑是呼倫貝爾市花,她已成為春季走進呼倫貝爾觀賞杜鵑,感受大自然魅力,體驗多姿多彩的北方少數民族風俗,旅遊文化的最大亮點。每到這個季節大興安嶺都要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最著名的是兩大杜鵑節,一個是呼倫貝爾最南端的扎蘭屯杜鵑節;另一個是鄂倫春達爾濱湖杜鵑節。因扎蘭屯深處南部,氣候宜人,每年的這個季節興安杜鵑總在這裡最先綻放,只見興安杜鵑隨山勢起伏綿延,像花海奔瀉而下冰清玉潔、像絢質的綵線編織成的一張凝固的毯氈美不勝收,所以扎蘭屯興安杜鵑素有「興安第一枝」美譽。而達爾濱湖杜鵑節更是別有一番景緻,達爾濱湖處於諾敏河與畢拉河流域中上游,由於達爾濱湖是火山湖,因此湖畔奇石磷峋,奇石塊上披滿蘚苔,斷裂的石縫裡長滿了花草,湖的四周還有濃密的原始森林。春天興安杜鵑盛開的時候是達爾濱湖最美的季節,連綿十幾公里的紅杜鵑密密匝匝,爭奇鬥豔,宛若一片火紅的海洋。由於達爾濱湖深處大興安嶺腹地,是較不為人所知的一顆明珠,在這裡時光彷彿推移到數百年前,一切都是原始的樣子,所以達爾濱湖的杜鵑花被譽為「養在深閨的美人」。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氣韻在藍天、白雲、霞光、彩虹、天邊和清新空氣中。如果說綠草、森林、河流、湖泊和山川是呼倫貝爾大草原風景的基本要素,那麼藍天、白雲、霞光、彩虹、天邊和清新空氣就是這風景的氣質所在,就是這風景鮮明而濃郁的升華與精魂。它們構成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獨有的內在的氣韻。當盛夏內地悶熱地令人燥煩窒息的時候,若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霎那間就會使人豁然開朗:博大坦蕩空曠的草原令人心懷舒廣,胸襟開闊,心曠神怡,從視覺中使人感到豁然開朗;涼爽濕潤透亮的帶著草香的清新空氣,灑入人們的心田頓覺清清爽爽,甘甘淳淳,從心底使人感到豁然開朗。相信每一個特別是初次踏上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人,霎時就會被藍天、白雲、霞光、彩虹、天邊和清新空氣征服與迷住。沉醉於大草原的靜謐之中彷彿時間也凝固了……看到這裡的藍天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高遠和天空的原色;看到這裡的白雲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純潔和雲朵的本原;看到這裡的霞光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時空和朝夕的美韻;看到這裡的彩虹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多情和本真的色彩;看到這裡的天邊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遼闊和天地的合一;吸吮著這裡的清新空氣你才能感悟到草原的清爽和一塵不染。如果說這裡的空氣等級為最高級——一級,都委曲了她。在這種境界里,使人驚嘆、久立、凝望和回味,連駿馬、壯牛和雪白的羊群也彷彿靜止不動了,惟有那朝夕的霞光,讓人感到時光還在流淌。朝夕的霞光映照著呼倫貝爾大草原亘古不變的寧靜。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霞光總會把草原這塊鮮活的綠到極致的地毯嵌上一道金邊,金光閃閃的。有時又像是燃燒的火焰把這塊地毯的一角點燃了,燒得通紅一片。太陽初升或將落時霞光從雲罅或雲層中透射出來,總是多彩迷人,令人遐想,帶給草原的是無比地燦爛、矞麗和美好。可謂「滿目霞光籠宇宙,潑天波浪滲人魂。」草原上的白雲總能使人進入無限的想像和發痴的幻覺中。草原的博大似乎天也變矮了,幾乎伸手便可摘取一朵潔白、柔軟而溫情的白雲。天空在白雲映襯下凝滯而深邃,好像觸手可及但其實遠的一望無際。這正是博大高遠草原天空的韻律。一位詩人這樣寫到「是草原上的雲,在溫潤的調子里藏著安靜的哲思」。草原天空是蔚藍色的,佇立在蔚藍的天空下的綠意似錦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就會產生瀕臨大海的感覺,翠色慾流的草原輕輕流入雲際,水天一色,草原連著藍天,藍天連著草原。會讓人以為:「藍天就是這草原,這草原就是那藍天;藍天上的白雲是羊群在那裡啃草,草原上的羊群是白雲在這裡留連……」。草原與藍天連接處是天邊。深深地凝望天邊總會引起無限遐思,使人在草原深處編織起綠色的夢。她把綠色的草和藍色的天連接起來,把現實與神話連接起來,把自然與心靈連接起來。在幽謐的草原盡頭,也是那麼自然與和諧而富有生命的韻美。「天邊有一對雙星,那是我夢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霧,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我要登上,登上山頂,去尋覓霧中的身影。我要跨上,跨上駿馬,去追逐遙遠的星星。天邊有一棵大樹,那是我心中的綠萌,遠方有一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我要樹下,樹下採擷,去編織美麗的憧憬。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尋你的足跡。我願與你策馬同行,賓士在草原的深處……」。在草原上最為色彩紛呈的最富有情韻味的是雨後的彩虹。雨後的彩虹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迷人的靈光。當彩虹出現在草原上的時候,總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在都市裡的人們誤以為彩虹只有天上有,而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上,你會見到完整的彩虹。像一個綺麗的巨大拱形彩門,襯著天空矗立在大草原上。我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彩虹的兩端跟草原銜接的地方,似乎是從草地里冒出來的。甘雨洗滌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空,滋潤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萬物,彩虹預示著美好明天的開始。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土情韻在那達慕、敖包、蒙古包和飲食文化里。呼倫貝爾大草原獨特的化繁為簡的能力,不僅體現在政治、軍事這些大的方面,而且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小的方面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當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時候,就能從那達慕、敖包、蒙古包和飲食里感悟到她那純樸的高度簡化的文化。夏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最為熱鬧的是那達慕了。那達慕是蒙古族的體育盛會,主要競賽項目是搏克(蒙古式摔跤)、射箭和賽馬。這三項以男子為主,傳承了從古至今對蒙古男人是否強壯、智慧的最直接檢驗方式。決定勝負評判標準十分簡單,但卻充滿了力量和智慧。如搏克的規則所蘊涵的生存哲學在今天看來令人吃驚:所有參賽者不分年齡、體重,只要現場報名即可同場競技,且一跤定勝負。他們認為敵人是不會按照體重和年齡大小級別與你對決的,很多殘酷的現實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因此有專家說「一跤定勝負是超級生存哲學」。而今的那達慕無論形式內容都更加豐富多彩,規模內容也超越了它原有的意義,但它那質樸深邃的精髓沒有變,正在愈來愈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已成為呼倫貝爾大草原旅遊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這就是敖包。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是蒙古語的音譯,漢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樣的茫茫草原,沒有可以指路的標識,行政區劃、游牧分界更無以識別,人們就壘石成堆或壘土成堆,作為路標和界標,這就是敖包的最初來歷。最初人們途經敖包總要加幾塊石頭起到一個加固的作用,這樣不會因為敖包的銷蝕使自己或他人迷失方向,因此一塊石子雖小卻體現了高尚的生命哲學。而在上面插上柳樹枝使它的目標更醒目,且柳樹是有水的象徵,因為柳樹大抵都生長在河邊或湖畔等潮濕有水的地方,因此有柳樹的地方往往都有水源,這也體現了「逐水草」遷徙游牧的特點。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賦予了敖包更多的民族文化內涵和宗教色彩,它已成為人們情感的寄託,夢想的皈依。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敖包,鮮艷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牧人每次經過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幾塊石頭;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習俗順時針繞包三周,同時心中許願,並在敖包上添加石塊以求心愿得償。一般都扔3、6、9塊石頭,代表六六大順、吉祥如意等意願。後來敖包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同時在敖包上插上蘇魯德,據說蘇魯德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過的刀槍,鐫刻著開疆擴土的輝煌,把哈達系在蘇魯德上,以表達子孫獻給祖先的敬仰。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最大的祭敖包活動當屬每年寶格德烏拉山舉辦的隆重民間祭山盛會了。每年夏季都有兩次盛大活動,是時只見人山人海,旌旗蔽日,來自各地的人們在這裡頂禮膜拜,其用心之虔誠,場面之壯觀,足以讓任何人感動與震撼!寶格德烏拉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一座聖山,位於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正南45公里處,海拔922.3米,是巴爾虎草原最高的山。「寶格德烏拉」是蒙古語,譯為「神山」或「聖山」。相傳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日被敵軍襲擊,躲進了寶格德烏拉山,霎時,雲霧繚繞,山上山下一片雲海,敵軍怕有埋伏不敢進兵,等了三天三夜沒有發現成吉思汗的蹤影,只好退兵作罷。寶格德烏拉山護佑了成吉思汗,大汗遂封山為「聖山」,並祭山,是日正是農曆七月初三。倥傯之間,多少年過去了,草原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牲畜死亡,幾位老者千里迢迢來到大山腳下,祈禱大山保佑草原上的生靈興旺平安,結果草原恢復了往日的安寧,人畜興旺,這天正是農曆五月十三。於是這兩個日子成了人們每年祭山祈福的日子。據載自1738年始,數百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草原上的牧民都如期而至在寶格德烏拉山舉辦隆重的民間祭山盛會。由當初的方圓幾百里的牧民祭山,到今天的跨地區甚至跨國界的人流如潮的朝拜,它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這中間有來自各地的朝拜者,也有慕名而來的觀光者。每當祭祀時節,都有高僧主祭,為凡黎祈福,而此時又總會陰雲掠山,細雨霏霏,令人稱奇。寶格德烏拉山由南峰、中峰和北峰三個相同的山峰組成,三座山峰和南峰西脈第二階上都建有敖包。南峰建的敖包是主敖包,是寶格德烏拉山的核心,高約6米,周長約40米,用石頭堆成,中部圍插柳條並在四周掛滿藍白兩色的哈達,形成一種非常壯觀的獨特景象。人們在這裡表達著無以附加的虔誠和敬仰,寄託著完美無瑕的夢想和希望。據傳寶格德烏拉山非常靈驗,連續朝拜三年便可將一個美好的心愿幻化成圓滿的現實。

草原上最大的人文景觀莫過於蒙古包了。它不僅構成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特有的景緻,也是呼倫貝爾大草原文明的縮影。據專家考證,蒙古包是蒙古人走出森林進入草原從事畜牧業生產時期的產物。游牧文化的特徵是「動」——尋找合適地點和季節輪換休息。他們認為如果在哪個地方停留過長就會破壞那裡的環境,破壞環境無疑是一種罪惡。經專家研究所有建築學意義上的積極因素都體現在蒙古包上了。蒙古包的結構是非常科學的。它用最少的材料編織起最大的空間;它圓形的外觀,高低比例適度,風阻是最小的。蒙古包的形式是高度簡化的。它整體可拆分組裝;它盡量減少重量,因地制宜,用的全是自然材料。蒙古包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地方,還是演繹著習俗、禮儀以及精神活動的平台。圓形的蒙古包似穹廬大地,清晨推開包門可見到千里草原,晚上仰視蒙古包頂部,有無限的星光從穹窗瀉進。蒙古包的簡約是人類生活、環境和生態的高度提煉,它捨棄了一切繁縟累贅,達到了人類向大自然的最低索求,創造了人與自然高度的和諧。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內蒙古自治區捐獻了100多頂蒙古包受到災區群眾的一致好評:搭建容易,舒適安全,韻味高雅,是世界上最科學的簡易房子。在茫茫草原上,見到蒙古包,特別是見到蒙古包冒出的牛糞煙,總會引發人們的想像力。「草原茫茫天地間,潔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邊。」「潔白的氈房炊煙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裡,遼闊無邊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遼闊的草原講述著,嘹亮的牧歌訴說著,美麗的蒙古包,那悠揚的馬頭琴聲,那甘甜的馬奶酒,講述勤勞的蒙古人……」迷住了許多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人們。更為有趣的是,牧民遷徙後,原搭建蒙古包之處的綠草會繼續生長,不會影響草原的植被,只是留下了一個美麗的圓圈,據說聞名世界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白蘑,最愛生長在這圈上,所以人們又叫它「蘑菇圈」。

呼倫貝爾大草原有獨特純樸的飲食文化。這裡飲食沒有那種小題大作,過分雕琢,流於精緻的外在形式。使人感到繁瑣和不實惠。這裡的飲食是不需要包裝的,奶茶、奶酒、手抓肉和烤羊腿等做法十分純樸簡單,但卻令無數美食家和旅遊者傾倒。這裡的牛羊雖然是人工飼養,但卻生長在野生環境中。在天然草地上生長的牛羊,可謂:「純天然無污染,吃著中草藥,喝著礦泉水……」品嘗一下這樣低碳氣息的美食,吃上一頓蒙古風味的饕餮大餐,給人以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直接對接之感。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韻在歌聲中,草原的歌聲有多美,草原就有多美。草原的美是挖掘不盡的,她的迷人的風韻似乎是由美麗的歌聲深處唱出來的。一位作曲家曾說:「渴望擁抱大自然的人,追求純樸真摯的感情的人,會從這歌中找到精神寄託,因為這歌聲散發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花香和奶香。」草原的歌,是醇厚悠長的。特別是蒙古長調,每個曲調,每句歌詞,都拉得長長的,遠遠的,越過起伏的草丘,搭上飄浮的流雲,飄到你所依戀的地方,讓整個草原聽見,彷彿是展開了巨幅畫卷的草原,綿延千里,回味無窮,讓無邊的草原與飄浮的白雲融為一體。草原的歌也是豐富多彩的,大到茫茫林海、無際草原;高到展翅雄鷹、藍天白雲;小到一滴露珠、一片花瓣、一片雪花、一塊岩石、一粒沙塵……都是美麗的歌。「放歌在天的帷幕,狂舞在心的舞台」,「寬廣時可響遏行雲,綿長時如旋雪迴風,婉轉時可餘音不絕。」不管什麼階層,從什麼角度,從哪裡來的,都能在這歌聲中找到自己,對草原的理解,對草原的感悟,對草原所需要的東西。很多沒有到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人都是從大草原的歌聲中知道這片草原的。歌聲中描繪的綠波千里、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中點綴著流雲飛絮般的羊群……令人心馳神往。每當我驅車在草原上的時候,每每都要聽著草原歌曲在草原與森林之間愜意的一邊行駛,一邊欣賞。有時不免隨著播放的歌聲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來,「因為我們今生有緣,讓我有個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節陪你一起看草原……」這是出行的開始曲,從這首開始曲到「我的心愛在天邊,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林海茫茫雲霧間,矯健的雄鷹俯瞰著草原……」,再到「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相約去尋找共同的根,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懷抱,就讓這約定凝成永遠……」。帶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開闊遼遠,帶著大興安嶺的雄渾神秘,帶著藍天、白雲、碧草和森林的清新芬芳,帶著大河、小溪、湖泊的碧波漣漪,帶著濃郁的草原人的古樸民風……聽著草原歌曲,我一次次沉醉,一次次感悟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真諦。

這些美輪美奐,精彩絕倫的歌曲也只能生髮於獨一無二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文化是以客觀自然世界為依託的,當年蘇軾若沒有長江赤壁這樣的自然奇觀,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赤壁懷古》這樣的名篇的。「藍藍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聽了這首歌總令我想像——站在白雲之上看草原,草原會是什麼樣子?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創作的人們耳熟能詳的草原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其實該歌歌頌的是科爾沁大草原,而今天用這首歌來頌揚呼倫貝大草原也是不為過的,正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雖然謳歌的是內蒙古中部的草原,但如今也只有呼倫貝爾大草原才能見到這樣的景色一樣,站在如今的科爾沁大草原上,是很難抒發出這樣的美妙歌聲來得。如今的科爾沁大草原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和諧,已經淹沒在這一片混沌的沙的海洋之中了,已經消失在茫茫的800里沙地里了。今年的清明節我乘飛機從北京回呼倫貝爾,又路過了一次科爾沁沙地,飛機飛了20多分鐘竟沒有飛出這片沙地。只見黃色的沙海與天邊相連,看不到邊。到處都是流沙被風吹過後留下的波紋。偶爾見到河流卻是乾涸的河道痕迹,沒有一絲的水。湖泊雖然有一些,但周圍卻沒有植被,乾乾巴巴地卧在沙中,像是被扒光了羽毛的孔雀赤裸裸地丟在那裡十分難看。偶爾見到潔白一片,使我眼前一亮,以為是一片雪,但令我失望了竟是一片白沙。這裡荒蕪人煙,偶見幾戶人家,卻被沙海包圍侵吞著。當飛機飛至呼倫貝爾時,只見大興安嶺銀白泛青。白的是雪,青的是樹。起伏的山脈被蒙蒙白雪和茫茫森林覆蓋著。山谷中到處是交織錯落的河流,雖然冰封大地,但我已感覺到她的靈動了。而躍過大興安嶺到了草原一帶,更是銀白一片,廣闊平坦,無限伸展到天邊了。冰封了的彎曲的河流,也跟著蜿蜒到了天邊的盡頭。茫茫的雪原世界純凈到了沒有任何雜質、沒有任何虛飾。這時我才真正領悟到了,什麼叫「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時,我想如果把科爾沁與呼倫貝爾這兩大草原比作恐龍,那麼前者無疑是沒有生色、冰冷沉寂的恐龍化石,而後者無疑是有血有肉、靈氣飛動的活恐龍了。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光魅韻在冰雪中,寒冷與冰雪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主要特徵,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主旋律。冬季沒來過呼倫貝爾的人,當收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天氣預報時,總認為哈爾濱是最冷的,其實呼倫貝爾要比哈爾濱冷得多,只不過不是省會城市不夠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後播報的級別罷了。較高的緯度和太平洋與亞歐大陸產生的亞寒帶季風性氣候,使得呼倫貝爾氣溫低於世界上與其相同緯度甚至更高緯度地區。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歐洲和北美洲很多地區比呼倫貝爾的緯度高得多,但氣溫卻比呼倫貝爾曖和得多。無論是歐洲的雷克雅未克、倫敦和莫斯科,還是北美洲的溫哥華、渥太華和西雅圖都比呼倫貝爾氣溫高。在呼倫貝爾有許多名字都能與寒冷連在一起,據專家考證大興安嶺中的「興安」系滿語,意為「極寒處」,即氣候寒冷山嶺。呼倫貝爾有北緯50°的地理坐標,這為呼倫貝爾每年迎來長達近7個月之久的冬季,平均氣溫在零下28℃,氣溫最冷達到零下40℃以下。大興安嶺每年10月甚至9月便開始降雪了,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降雪。呼倫貝爾的根河市,因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9.6℃,有著中國北極之稱。呼倫貝爾擁有最純粹最厚重的冰雪資源。這裡的冰雪為自然冰雪,最大積雪深度達50厘米,其他地區的人工造雪與這樣的雪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裡有著中國北方真正的冬天,這裡有著世界上純純粹粹的冬季。「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簡直說的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冰雪之大是罕見的,到了冬季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城區還是原野都被大雪覆蓋上了。像白色的夢一樣,迷漫了整個世界。如魯迅先生在名篇《野草·雪》中所描述的那樣:「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凌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魯迅先生這裡雖然有很多寓意,但卻把北方雪野之廣大描繪的淋漓盡致,有所不同的是呼倫貝爾房屋上的雪是絕對不會融化的,在這裡大雪似乎把人類的印跡無論是美的還是丑的全部掩蓋了,擴大了自然美韻,使得每座城市也變得自然起來,成了大自然的藝術品,變成了幻境中的城堡,這正是人們所尋覓追求的。在世界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地方恐怕真的絕了,世界上幾乎找不到沒有人類蹤跡的地方。但大雪卻能把人們帶到這樣的世界。經常在電視中看到暖國的內地偶爾下上一場瑞雪,一下子把缺少自然的城市帶進了和諧的自然美中,面對著這樣的景緻人們喜歡得不肯離去,然而不到半天就融化得一塌糊塗,如融化的冰激凌,不但難看且噁心,而呼倫貝爾能把這種自然美韻保鮮七個月之久。

著名作家李存葆曾說:「沒有冰雕玉砌的大潔白,仍不是呼倫貝爾。嚴冬時節,那一場場大雪,是呼倫貝爾向世界發出的聖潔的敦請和邀約。我曾在大雪過後,目睹過這裡森林與草原的雪景。但見山若玉雕,石似晶鑄,粉塑千樺,銀裹萬松;它們與大草原一望無垠的雪野連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童話般的銀色天堂。雪的母性般的寧靜與端莊,柔軟與純凈,磊落與厚重,使我領悟到『精神澡雪』的意蘊。雪國的大潔白,以詩意般的沉默,賜予人們詩意般的思索。希冀、渴望、追戀、嚮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質。奇寒酷冷,並沒有降落萬物生命的帆篷,而是更加強勁了它們的筋骨。在我眼裡,那舞雪舉翠的樟子樹,那掛銀盔、披銀甲的興安松,則像蓄勢待發的士兵,在靜靜等待生命衝鋒的號示……」的確冬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變成了夢境般的茫茫雪原。當我們乘車在冬季的大草原馳騁時就猶如乘飛機在茫茫白雲上空飛行一般,只見廣闊的雪原像連綿不斷的白雲伸向了蔚藍色的天空。而沿著雪後的山脈,穿行於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森林中,只見雪嶺縱橫,雪谷靜幽,山舞銀蛇,原馳蠟像,瓊枝玉葉,冰清玉潔。冬日的呼倫貝爾雖少了鬱鬱蔥蔥的綠色,卻多了蒼蒼茫茫的凝重。樟子松被大雪染白了綠色睫毛,落了葉的興安落葉松和白樺以及白楊等樹披銀戴玉的樹掛更顯其婷婷身姿;微風吹拂送來陣陣松濤,像抒情的小夜曲輕輕拂拭著潔白的雪面。遠遠望去,在遼闊雪原背景下,松樺濃淡不一,厚雪覆蓋著森林錯落有致,整體畫面精美絕輪,如詩如畫童話般地感覺始終相隨。

每年有長達7個月之久的冰雪世界足以令人感嘆,但隨著溫曖春季的到來,寒冷的冬季陡然失去了對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掌控,而到了夏季竟然一下子變成了綠色的世界,似乎一夜間就完成了由白變綠的蛻變。呼倫貝爾大草原褪去了潔白的銀裝,春姑娘將遼闊的大草原裝扮得綠波蕩漾、春光明媚。令人難以回過神來而感到失真。春夏之季冰雪迅速消融,充沛的雪水與陽光給予呼倫貝爾大草原無限生機,大草原呈現出一派盎然的綠意,很難見到一絲的冰雪,冬季漫長的冰雪,似乎已成為遙遠的記憶,很難令人相信這裡曾經是「大潔白」的冰雪世界,由白到綠的強烈反差讓人迅速地忘卻了這裡的冰雪。大興安嶺阿龍山三十公里處的奧克里堆山大概是呼倫貝爾境內惟一終年不融化的雪山。在冬季奧克里堆山同大興安嶺的其他山一樣,都被冰雪覆蓋著,在冰雪的被窩中一睡就是七、八個月,沒有太特別之處,而到了夏季奧克里堆山山巔上沒有消融的白雪卻格外耀眼,她是呼倫貝爾「大潔白」殘存的冰山一角,是呼倫貝爾「大潔白」延伸的一道花絮,她為呼倫貝爾的「大潔白」增添了靚麗的異彩。可謂:已是六月綠成海,猶有冰之俏。「奧克里堆」是鄂倫春語,意為「雪石岩峰」,海拔1523米,是呼倫貝爾最高的山峰,有林區「富士山」之稱,山腰處有一線泉水汩汩奔流,泉水如注,在一深坑裡形成一泓清潭,潭底映照雲影悠悠,山頂處一片片石片錯落有致,有史證是第四紀冰川作用所形成的遺址。奧克里堆山是以秀美著稱於世的,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有時空靈漫遠、雲蒸霞蔚、蒼山起伏、時隱時現;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艷無比。春、夏之季整個奧克里堆山集溫帶和寒帶自然景觀於一身,植物帶垂直分布,山下是興安杜鵑花爭奇鬥豔,如團團火焰,山中部則是松翠欲滴,一片蔥蘢,而峰頂則是白雪皚皚,構成獨特的「陽春白雪」主體景觀。秋季雪新晴之後,雪格外的白,松分外的綠,掩映生態,移步換形,很像是白雪和綠松在捉迷藏,蔚為奇觀。夏季見到奧克里堆山上的白雪,總能讓人喚起對冬季雪的追憶,於是聯想到反季滑雪。近幾年牙克石鳳凰山推出了反季滑雪,把冬季的雪保鮮到六、七月份,攤開到大半個山坡上,招來國內外好手搞比賽,中央電視台連續幾年追蹤報道,賺足了人們的眼球。這也只有呼倫貝爾才能想得出來,因為這裡的冬季有足夠的雪供人們儲存,而奧克里堆山終年不消的雪又給了人們啟迪。

要想忘記喧囂的城市與自然天地融為一體,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滑雪﹑戲雪和觀雪,去投身雪的世界。特別是滑雪時,當一望無際的白色,耳畔呼呼的風聲,精神集中去體會山勢的陡峭,甚至一次次地跌倒「親密接觸」雪地,體驗那種浪漫刺激的挑戰時,一切患得患失的念頭都會拋到九霄雲外……呼倫貝爾每年十一月開始便呈現出最完美的一派冰雕玉琢、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是全國最好的天然雪場,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為喜愛冰雪運動和感受冷體驗的旅遊者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遊客可盡享冰雪旅遊項目的同時,還可盡情領略到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冰雪民俗風情。為了進一步挖掘、傳承和弘揚冰雪文化,打造旅遊產品,創造冬季旅遊新優勢,呼倫貝爾市從1999年冬開始推出了以冬季「那達慕」為主的冰雪民俗旅遊活動,年年都有新主題,使冬季旅遊的品位不斷升華,如:「中國冷極,呼倫貝爾——越冷越熱情」、「讓遊客體驗一個與眾不同的呼倫貝爾冬之旅」等;年年都推出一系列旅遊活動如:「呼倫貝爾冬季冰雪那達慕與巴爾虎草原祭火文化節」、「海拉爾——鄂溫克——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右旗的冰雪那達慕」、「海拉爾草原之都冰雪歡樂節與冰雪汽車短道拉力賽」、「牙克石滑雪與汽車冰雪測試」、「扎蘭屯金龍山滑雪節」、「呼倫貝爾冰雪旅遊節和牙克石鳳凰山滑雪邀請賽」、「新巴爾虎右旗的國際駝文化節與貝爾湖的冬釣」、「阿榮旗庫倫溝冬季旅遊攝影節」、「滿洲里中俄蒙三國美麗動人的國際選美大賽」和「滿洲里國際冰雪旅遊節」……讓人們在零下30℃以下的冰雪世界裡感受呼倫貝爾大草原特有的情調和魅力。在這樣的氛圍里,是很難抑制住激情的,如果按耐不住想在雪中飛翔的快感,那就不妨穿上滑雪服,登上滑雪板,披掛上陣,在飛雪漫天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徜徉穿行,在雪的世界裡盡情釋放。去大興安嶺深處滑雪,在茫茫雪地上恣意飛奔中冒險,在陡坡上疾馳,任憑身體自由地飛翔,感受飛馳的激情與速度;去穿越茫茫林海觀雪景、看霧凇,讓紛紛揚揚飄落的潔白的雪輕柔地停落在你的面頰上,融化成閃灼的水晶;去乘坐激越的雪地摩托車、憨憨的馴鹿拉雪橇、剽悍的馬拉爬犁和穩健的駱駝拉雪橇,尋覓仙境般的世界;去亞洲最大的鳳冠滑雪場,在冰封的鳳凰湖上駕駛汽車領略一下極寒冰雪中汽車測試帶來的刺激;去反季滑雪,在溫暖的綠色中享受冰雪帶來的爽意;去遊歷每一座冰雪城市,觀看晶瑩剔透的冰雕和瑩潔渾厚的雪塑,感受冰雪藝術的優美旋律;去敖包相會的地方,許下一個心愿,走進蒙古人家,住住蒙古包,吃頓手扒肉,喝杯馬奶酒,欣賞民族歌舞表演、學唱蒙古歌曲,領略一下這最貼近自然的牧歌情調;去額爾古納河畔,走進俄羅斯木屋,與華俄後裔品紅酒,在雪景中聆聽他們的百年史;去深藏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敖魯古雅民族鄉,與馴鹿人一起在冰雪中感受一下「地球和人類共同成長的痕迹」,放鬆地傾聽一下來自呼倫貝爾的聖誕響鈴!冬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一白到底」整個草原變成了冷艷的白色調。呼倫貝爾大草原,一個始終被大自然張揚的色彩包裹著的城市,從綠到極致到白到無邊都曾讓所有的人感動!盡情領略呼倫貝爾大草原白色的冷韻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會使人感受到無比的新奇和強烈的刺激,會讓所有的歡歌笑語伴隨著清新的空氣,變幻成無比的愜意與幸福,在雪的世界裡盡情釋放。呼倫貝爾大草原上以冰雪那達慕為主要內容的冰雪文化,梳理了歷史和現代不同民族、不同風俗在這裡組合成寧靜清遠的全景畫。

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光濃縮在額爾古納的山山水水中。「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如果把呼倫貝爾大草原比作桂林山水,那麼額爾古納無疑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陽朔,如果說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天下最美的草原,那麼額爾古納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精華的典型縮影。她囊括了呼倫貝爾大草原所有的自然、人文和歷史的精華。如果說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發祥地,那麼額爾古納就是這發祥地的延亘。額爾古納是眾多游牧民族走出大森林邁向大草原的必由之路。從嘎仙洞向西翻過大興安嶺就進入了額爾古納,再往南就進入了巴爾虎草原,許多游牧民族都是沿著這條路線從森林進入草原的。而今呼倫貝爾大草原旅遊最熱的線就是走的這條路線。這裡途經的巴爾虎草原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典型縮影;這裡的莫爾道嘎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典型縮影;這裡途經的莫爾格勒河與呼和諾爾湖是呼倫貝爾大草原河流湖泊典型縮影;而額爾古納河已成為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象徵;這裡的室韋鎮是口岸的典型又是俄羅斯風情典型更是歷史名鎮的典型,近年在這裡發現了多處蒙古族早期歷史遺迹;還有根河濕地、黑山頭古城和根據《蒙古秘史》有關蒼狼與白鹿傳說命名的白鹿島都已成為呼倫貝爾自然、歷史和人文的典型縮影。

在額爾古納,大草原、大水面、大森林並存,蒙、漢、回、俄羅斯、鄂溫克和鄂倫春等多個民族和諧共處,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增添奇光異彩。額爾古納歷史悠久,是舉世公認的蒙古族發祥地,隋唐時期,蒙兀室韋部落就在這裡游牧狩獵,繁衍生息。曾被譽為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花園。額爾古納天生麗質,有著厚重而神聖的歷史,是一個能震撼人心靈的地方。在額爾古納可追尋蒙古族發祥的足跡;可以感受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的民族文化風情。在額爾古納河岸邊座落著兩個魅力名鎮,那就是黑山頭鎮和室韋鎮。這兩個名鎮有著歷史文化悠久、民族風情濃郁和邊境陸路口岸的共同的特點,黑山頭鎮在額爾古納南部與俄羅斯普里阿爾貢斯客區隔額爾古納河相望,是一個以華俄後裔和俄羅斯族為主體的邊境口岸鎮,著名的黑山頭合撒兒古城遺址就在口岸的東邊。古城是元代的遺迹,成吉思汗完成統一蒙古草原的大業後,把廣大領土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和外戚德薛禪家族。額爾古納河一帶是其大弟拙赤·合撒兒的封地,黑山頭合撒兒古城就是他的故都。「古城遺址」佔地面積約34.6萬平方米,坐北朝南,氣勢宏偉,整個建築呈「干」字形,分內城和外城,城牆均為土築。城牆外有護城壕,遺址中花崗岩圓柱基礎排列有序,黃、綠琉璃瓦殘片、青磚、龍紋瓦當和造型精美色澤艷麗的綠釉覆盆建築飾件俯首可見。可以令人想像當年這裡曾是雕樑畫棟、金壁輝粕的宮殿。同時也說明在元代,我國南北方都流行相同的建築方法和裝飾藝術,這是我國從來就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一個見證。從黒山頭鎮沿著額爾古納河順流而下約100公里就是聞名遐邇的室韋鎮。室韋原系蒙古語音譯,森林之意,用作族稱,意為「林中人」。室韋雖小,但歷史久遠。早在隋、唐時期,蒙兀室韋部落就在這裡過著游牧漁獵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緒34年(1908年),設吉拉林治局,管理行政事務;民國9年(1920年)中華民國在這裡設置室韋縣。室韋鎮因「這裡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和「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2005年被CCTV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 室韋鎮現保存有大小城遺址10餘座,有較深的含蒙古族尋根、祭拜、觀光、考察等歷史文化內涵和底蘊。同時,它也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是我國以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為主體的最大聚居地,形成典型的俄羅斯文化特徵。這裡保留著較為完好的俄羅斯文化和生活習俗,不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在這裡可領略一下「俄羅斯民族之家」家庭游,在溫暖的木刻楞房子里吃到正宗的列巴、酸黃瓜、魚子醬,喝自釀的紅豆酒,洗俄羅斯式桑拿,與俄羅斯人一起拉手風琴,跳起歡快的俄羅斯舞蹈,真正體驗俄羅斯傳統風情。還可以盡情的口岸觀光和漂流。

在額爾古納可領略界河的莊嚴美麗。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額爾古納河為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是一幅無比美麗的畫卷,曲曲彎彎的河水夾在蔥綠中,河道蜿蜒曲折,湖泊、沙洲和島嶼星羅棋布,河漫灘多成沼澤,蘆葦、雜草和柳條叢生。她千迴百轉,滋潤了繞沃純美的草場,哺育了成群牛羊。她是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的產地;她穿過室韋森林,林間獸嘯與陣陣松濤交織,構成富麗的畫廊;她進入峽谷,清冽的激流發出了隆隆的轟鳴,其雄偉壯觀不亞於長江三峽。在這裡可以感受瑰麗迷人的異域風情。「一水分兩國,一覽兩岸情」是額爾古納獨有的人文景觀。沿河而下,許多俄方小鎮坐落在岸邊,房屋街市歷歷在目,雞鳴馬嘶之聲可聞。黃頭髮、藍眼睛、高鼻樑的俄羅斯人在河邊耕作、打貯草,或垂釣、游泳,常與中方遊人揮手致意,充滿了迷人的異域風情。

額爾古納的森林草原可追尋回歸自然的體驗。額爾古納有40萬公頃呼倫貝爾最好的草場,草高花濃,綠色厚重,一望無際,波瀾壯闊,海洋般的隨地面起伏翻卷,有「金碧草原」的美稱。額爾古納有200萬公頃國內保持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莫爾道嘎是其中的點睛所在,「莫爾道嘎」蒙古語為「駿馬出征」之意。是當年成吉思汗率領千軍萬馬征服世界的出發點。進入莫爾道嘎境內就可以看到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落葉松、樟子松、白樺和興安杜鵑把山林打扮得嫵媚多情,還可以隨手採擷山葡萄、紅豆、嘟柿等好吃的野果。這裡是動物的樂園,到這裡可以有親密接觸野生動物的機會,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莫爾道嘎已成為原始森林代名詞,而白鹿島則是莫爾道嘎的特徵性符號。莫爾道嘎是一個鬱郁蒼蒼的林海,一個沒有距離的森林世界,一幅四季分明的五彩畫卷,一個縱橫天地寬自由的歡樂谷。茂森林之美,蓄古今之秀。「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莫爾道嘎因景色秀麗、風光獨特、樹木參天、植被豐富、山巒起伏、溪流密布,處處展現幽、野、秀、奇的自然風貌,而享譽全國,是內蒙古林區風景最美的地方,也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寒溫帶原始森林,素有「落葉松故鄉」。莫爾道嘎很早就被列入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57.8萬公頃,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之一,公園中保留著我國最後一片寒溫帶原始森林。進入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走進森林深處,便可見到一條河,河水急湍而行,兩岸的樹林翠綠而蒼勁。有的生存在石縫中挺拔而林立,有的在沼澤之中歪而不倒,頑強的樹木譜寫著它們的生活軌跡。河道彎彎曲曲環繞著很大一塊長滿樹木的綠地,形成一個橢圓形的島峪,這就是白鹿島,白鹿島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探險的地方,這裡的漂流活動被人們譽為「北方第一飄」。正因莫爾道嘎具有神秘、奇險、美麗、刺激、和諧的特點,現已成為旅行家、探險家和攝影家的天堂。

額爾古納有12﹒6萬公頃的根河濕地為「亞洲第一濕地」,是中國目前保持原狀態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森林濕地,茫茫的濕地氣象萬千,迷霧籠罩,猶如仙景,無限靈氣,進入濕地最引人入勝吸引眼球的是標誌性的小島——「馬蹄島」。 馬蹄島其實是一大片濕地,是個怎麼看都美麗的圖案。 傳說馬蹄島是成吉思汗出征的鐵蹄踏出來的:相傳鐵木真曾帶著親眷回額爾古納尋根祭祖,沿著額爾古納河來根河濕地,從樹林里竄出一隻猛虎撲向鐵木真,被他的坐騎的前蹄狠狠地踏在老虎腰間,深深地踩進泥沼里,老虎在泥沼中窒息而死。幾年以後,戰馬的蹄印漸漸長出了樹木和花草,形成了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島——馬蹄島。而今800多年過去了,許多河道都改變了原來的走向,而馬蹄島其形狀和位置至今依然如故。看著這神奇的馬蹄島是會令人產生無限的聯想的,「馬蹄島」從側面看像一棵樹,更像心臟,也有人說像漢語拼音「e」這正是「額爾古納」中的「額」的發音,我倒感覺更像網路時代的代表符號「@」( 「艾特」),她以一個很酷的標誌性表情,向現代人開啟了溝通的郵箱。2013年額爾古納濕地在國家組織的最美森林旅遊景區「最具網路人氣」森林旅遊景區評選中,以公眾網路投票13.16萬票名列138家參評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林業自然保護區榜首,被評為「中國最具網路人氣最美森林景區」。我想這正是馬蹄島表徵著「@」符號最有趣的寓意吧。馬蹄島既是額爾古納的天然文字縮寫,又是額爾古納21世紀與時代脈搏聯絡共振的天然符號,更是額爾古納歷史與未來的天然標誌。

額爾古納處於地質公園所稱的巴爾虎草原向大興安嶺的過渡地帶,使得額爾古納擁有草原、森林及草原森林交替的植被和草原、丘陵和山地相承接過渡的地貌,因而編織了額爾古納多彩姿色和輝煌壯闊的自然景觀。如果讓我用最簡練的文字描述額爾古納,我想額爾古納可以概括為:

一河兩鎮口岸漂,

第一濕地馬蹄標,

停車坐愛樺林晚,

莫爾道嘎白鹿島。

一條河流、一帶森林、一片草原、一段歷史、一座城市,構成了一幅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天然縮影,她有著「呼倫貝爾縮影」的美稱。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有句名言:「美即和諧」。自然之美是任何人為因素都無法比擬的。正如馬克思所言:「大自然是偉大的藝術家。」呼倫貝爾大草原正是大自然這位偉大藝術家匠心獨韻的真跡。呼倫貝爾大草原之所以引人入勝,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成為人們嚮往的美苑,被有關方面冠為「人生要去的六十六個地方之一」、「中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等頭銜,不在於她的人為雕飾,也不在於她的人文景觀,更不在於她的非現實的幻境,而關鍵在於她保持尚好的固有的非人力而為的自然景觀和隱藏於這美好自然景觀後面的歷史。歷史只有借鑒沒有回頭路可走,呼倫貝爾大草原有無盡的路,而今勤勞智慧和勇敢的呼倫貝爾人提煉出「博大至誠和美共贏」的呼倫貝爾精神,並明智地提出了「美麗與發展雙贏」,與之配套的舉措是「四退四進」。「四進」即指煤炭深加工、綠色食品加工、口岸貿易、生態旅遊;「四退」指退耕、退牧、退伐、退小。在有退有進思路的引領下,呼倫貝爾「用1%的土地,釋放99%的森林草原生態;用僅占國土面積0.5%的工業園區承載起全市工業經濟的發展」,主導經濟由資源型向生態型、由分散型向集約型、由能耗型向循環型轉變的目標,正在實現。

只要我們珍惜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萬物,她將永遠布滿藍天、白雲、霞光和彩虹!

只要我們珍惜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萬物,她將永遠保持草美、樹美、山美和水美!

只要我們懂得如何尊重自然善待呼倫貝爾大草原,她就會把美好的禮物奉獻給我們!

只要給呼倫貝爾大草原機會,她就會給我們滿意的回報!

只要給呼倫貝爾大草原足夠的時間和寧靜大自然會安排好這一切!

一位學者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發出這樣感慨之言:這樣的草原,會使人頓悟,抓住美麗的可貴和不易;這樣的草原,使人不能停頓,需不停地賓士;這樣的草原只會產生站著的強者,而不會產生庸者;這樣的草原,最具張力與霸氣,一旦前進,就不可阻擋。

我想,我開始讀懂真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作者簡介:李強,呼倫貝爾市人。出版有散文集《感悟呼倫貝爾大草原》、《解讀海拉爾》和《解讀牙克石》等。本文曾經分八期刊登在2017年10月17日12月19日《呼倫貝爾日報·悅行》上。

花+

鮮花&咖啡&茶

一間有溫度的店

花+歡迎您!在花+,找到內心的寧靜與溫暖~

新年快樂

興安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安雪 的精彩文章:

TAG:興安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