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寺一件寶物 證明中印「爭議區」屬於中國

古寺一件寶物 證明中印「爭議區」屬於中國

本文轉載自中國西藏文章《僧人圖丹群佩》

藏傳佛教寺院一角(資料圖)

拉隆寺位於洛扎雄曲河北岸的扎日鄉拉隆村內,海拔4222米,距拉薩310公里,離洛扎縣城只有18公里,驅車從拉薩進入洛扎境內,經過的第一座寺廟就是拉隆寺。拉隆寺是洛扎比較有名的寺廟之一,歷史上名僧輩出,影響及於今不丹王國境內。

相傳拉隆寺始建於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代,公元9 世紀中葉曾由拉隆貝多多吉擴建,拉隆貝多多吉即是藏傳佛教史書上著名的衛道士,曾因箭殺吐蕃王朝主張滅佛的末代贊普朗達瑪而留名青史。帕竹政權時期,大學者巴俄·祖拉陳瓦任住持,拉隆寺改宗噶舉派,著名藏文史籍《智者喜宴》即成書於該寺。公元1655年,五世達賴喇嘛曾到拉隆寺傳法,後即由寧瑪派著名掘藏師白瑪林巴轉世系統主持該寺,相沿至上世紀50年代。文革時期,部分拉康遭破壞,1985 年由國家投資8萬元,先後對該寺的大殿、護法神殿等12間進行了修復。寺內主供佛為蓮花生大師和釋迦摩尼佛,並修建有歷代白瑪林巴轉世活佛的靈塔。寺內珍藏文物甚多,且建築風格獨特,尤以清嘉慶年間頒發的一份藏文詔書最為珍貴,證明了現在中印、中布一帶的所謂「爭議區」在歷史上根本就屬於中國的事實。改革開放以後,拉隆寺曾多次被評為平安寺廟、和諧模範寺廟等,並於1998年、2007年、2013年先後被評為縣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現無堪布和活佛,有僧人15名,基本都來自扎日鄉,其中3人較為年長,輪流擔任負責維持僧眾紀律的格貴一職,另有兩名經師,負責僧眾日常的學經和法事活動的領誦。為了提高寺內僧人的經學水平,2013年寺廟自辦了一個內部學經班,由經師德慶龍珠和普布次仁輪流負責教學任務,半年輪換一次。寧瑪派傳統寺院教育中,學僧最初入寺,不分班級,一律先跟教師學習藏文字母、拼音及造句,被稱為「噶喀巴」,意為「初學者」。此後1 至2 年,背誦必要的咒語和各種宗教儀式中的讚頌詞。之後升入文化班,主要學習小五明(即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和星象學)兼及一點佛學知識,學習時間不定,大約5 至6 年,此間被稱為「預備學僧」。到了20歲左右受沙彌戒之後,便可進入教學學院作旁聽生,被稱為「格吹」,而直到受比丘戒後,才算正式入學成為教學學院的學生。學僧一旦轉入正規,便可將教師講解的顯密經典作為修習的內容,通過考試以確定成績,優異者便可獲得「饒將巴」的稱號,相當於博士學位。學僧在教學學院的學習少則5 年,多則10餘年。在此期間,除自己學好規定的課程,還要擔任學僧的助教,指導低年級學僧進行學習。一位學僧順利完成教學學院的學習任務和畢業考試以後,方有資格進入訓練學院,相當於密宗學院。在訓練學院學習的時間大約為6年,前3年學習灌頂禮儀、教訓、護理指導等課程,後3年則是在密室里自修。若在修業上有突出成就,則可獲得「自善喇嘛」(sgrub-po-bla-ma)的稱號;若在說教他人方面有成就,則可獲得「善教喇嘛」(sgrub-po-dponbla-ma) 的稱號。相繼完成了教學學院和訓練學院的學修,且成績優秀者,即可獲得「教授」的稱號。此後,他既可留寺收徒講學,亦可前往各個屬寺任堪布。若須進一步深造,還可到各地拜訪名師高僧,以便得到更高的成就和殊榮。大致而言,寧瑪派傳統的修習次第就是這樣的。

為了解現代社會寧瑪派寺廟僧人的學經生活,2014年7月20日中午,筆者訪談了拉隆寺年輕學經僧圖丹群佩。圖丹群佩,19歲,戴一副近視眼鏡,模樣清秀,氣質文靜,漢語很好。父母在扎日鄉門達二村務農,父母年齡均在40多歲,在村中屬中等收入家庭,家中除父母外,還有一個妹妹,剛中考完。

「我是16歲出的家,那時候剛上初一。因為自小身體就不好,經常會全身變冷,在教室里呆不住,所以就退學了。當時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裡還算是比較好的,如果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現在可能差不多也高中畢業考大學了。也曾去醫院看過,拉薩的大醫院也去過,醫生也說不準是什麼原因。爸爸媽媽很著急,後來就帶著我來到寺廟找喇嘛看,喇嘛看了以後說,這是因為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導致的,出家念經的話會慢慢好起來。因此就在拉隆寺出家了。出家三年了沒有再犯過,也算是個奇蹟吧。」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們寺里辦了一個學經小班,教室就設在寺廟書屋裡。現在我們只有4個人,人很少。我們不像學校里一個星期休息兩天,我們是一個月休息兩天,其餘的時間都要上課,如果有法會或者出去念經的人排不過來的話,我們也要參加,那時候課就要停一下。每天上午三節課,是在教室里學習。第一節課是集體念誦老師布置的經文;第二節課是老師講解;第三節課是複習前一天的課程,由老師逐個提問。下午是自習,年長一點的負責帶一個小徒弟,監督輔導他學習。我也負責帶一個小徒弟,畢竟我也出家三年多了嘛!」說完,他調皮地笑了。

「我們現在主要學一些藏文文法方面的基礎知識,藏語叫松久和達久(《藏文文法三十頌》和《音勢論》),還有一些堪布指定的經文,簡單一些的。松久差不多學了三個多月,然後學習經書里常見的一些名詞,達久現在還沒開始學呢,估計下個月學。學習起來也不是很簡單,有時很辛苦。松久還可以,但是一到學習佛教經書裡面的概念和修習次第什麼的,感覺就很吃力。有時通宵念完經第二天上午還要上課,而且老師要求很嚴格,不準以任何借口缺課。像在學校一樣,我們也有考試,剛開學的時候是一個月一次,後面三個月左右考一次,一年下來也就五、六次吧。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說拉隆寺歷史和文化都很悠久,歷史上也曾出過不少有學問的高僧大德。但是現在寺廟僧人的學經很不正規,水平也很有限,這樣下去寺廟會慢慢沒落的。希望我們不要懈怠,要精進。而且現在不好好學習的話,以後也不會安排去桑耶寺、敏珠林寺進修,因為基礎不好的話,跟不上課,去了也是白去。老師還告誡我們說如果立志成為有學問和成就的僧人,現在這點苦根本不算苦,如果現在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在修行上也不會有什麼出息。所以大家感覺都挺有壓力的,學習也很努力。而且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進學經班學習的。一般入寺要先背誦兩年多經文,主要是法會和一些法事活動中經常需要念誦的經文。有的要背三年多,然後才能進學經小班。背誦的經文有長條的,也有書本一樣的。」

「在拉隆寺學完以後的話,要出去進修。因為現在的班只能算是學經小班,是為以後出去進修打基礎的。我們一般去山南地區的桑耶寺和敏珠林寺,因為它們都是寧瑪派有名的大寺廟,教法的傳承比較完備,去那裡學法和進修也是我們寧瑪派寺廟的傳統。我們的兩個老師就是那裡畢業的,德慶龍珠老師是敏珠林寺畢業的,普布次仁老師是桑耶寺畢業的。現在我們的兩個師兄也是一個在敏珠林寺學習,一個在桑耶寺學習。據說在那邊要學習6年才能畢業回來。他們都是去年去的,原本只有一個名額,後來我們寺管會的幹部又爭取到了一個名額。說是我們拉隆寺每年都有1 到2個名額。所以大家都有出去進修的機會,去桑耶寺和敏珠林寺學法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誰不想成為一個有學問、有成就的僧人呢?」

「出家3 年了,回去的次數並不多。一開始也想家,因為自己身體不好,爸爸媽媽心疼,也經常來看我。後來老師說,既然送孩子出家了,就應該讓他安心在寺廟學經、生活,經常打擾不好。寺廟有寺廟的規矩,吃住什麼的並不需要家裡管,寺里都會安排好的,把孩子放在這裡應該放心。所以現在很少回家,回家的話也只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回寺里。過年在家也就呆一兩天吧。爸爸媽媽現在也只半年來一次,寺里有大的法會的時候他們會來。妹妹在學校的學習很努力,我們都希望她以後能考上大學去內地讀書。對我,爸爸媽媽沒有什麼多的要求,說我能健健康康的當一名普通的僧人他們就知足了。」

當問起他們和寺管會幹部之間的關係的時候,他很誠懇地說很好,說完還笑眯眯地看著坐在一旁年輕的寺管會幹部赤列平措。赤列平措補充道:「剛來的時候吧,僧人不了解,有點誤會,後面相處久了就好多了,我們寺管會也做了很多工作。我們來了以後吧,給他們統一修了僧舍、集體食堂、寺廟書屋,現在是一人一間僧舍,屋裡面的電視、床、桌等也都是統一配的,錢都是政府給的,每個僧舍,上面撥5000元,縣裡又給配套了5000元,合起來就是1萬元。寺院外面的公共衛生間你們看見了吧,那也是我們應僧人的要求從政府爭取的資金給修的,主要是為方便來寺廟朝佛的人。我們還給他們每個人辦了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低保等,這些都是自治區出台的利寺惠僧政策的一部分。而且每年都要給他們免費體檢一次。僧人對此都很歡迎,稱讚現在政府的政策好,對僧人很關心。每個幹部還結對幫扶一個僧人,他們生活中有什麼困難和要求也會給我們提出來,只要力所能及我們都會儘力幫忙。現在大家的關係可好了。你不知道,去年,我們和他們還相互出卷考了一下。我們考他們知不知道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問他們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評價,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他們就考我們拉隆寺和佛教的知識。考我們拉隆寺是什麼派別,什麼時候成立的,大殿里有幾根柱子,寺里有幾個僧人,分別叫什麼名字一類的。還有一題可有意思了,問我們垃圾是不是物品。最後一題是有關佛教教義的,我們就回答不上來了。一共是10道題,一題10分。我考了90 分,最後一題實在不會。看樣以後不僅僧人要加強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學習,我們也要加強藏傳佛教知識的學習,這樣才好進一步加深交流和了解。」說完,兩個人都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DOTA2主播團隊OB搬進豪宅 月租金達12萬
LPL揭幕戰看RNG 進步神速卻仍有隱憂

TAG: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