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歷史勝地——黃河浢津
黃河東去,大浪淘盡了五千年的崢嶸歲月,也消磨了多少勝地名區。來到山西芮城縣的浢津遺址,我們看到的不止是連天的金濤,更能感受到蒼茫浩蕩的華夏歷史長河。
浢津為古代黃河津渡名,與河津、蒲津、茅津同稱先秦時期「黃河四大津渡」。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隘和軍事重地,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文化影響。浢津故址在今山西芮城縣陌南鎮南部的黃河北岸,在歷史上先後稱為浢津、浢津渡、郖津渡、竇津、陌底渡、陌地渡、王村曲里渡、曲里渡、沙窩渡等。
█ 浢津待濟亭
浢津之名因黃河北岸中條山有浢水發源,並在渡口側注入黃河,故名。浢水發源於芮城縣中條山南麓,由北而南注入黃河。全長16·9公里,流域面積65平方公里,屬常流河。由於明清以來的地方志記載出現訛誤,錯將古浢水載為「恭水澗」,而將與平陸縣交界的恭水載為「浢水澗」,致使兩條河流名稱東西顛倒,造成錯亂。好在近年來有關學者已經發現了這一問題並撰文予以訂正。
浢水是一條古老的河流,浢水流域是黃河金三角華夏文化發祥地的核心區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陸續在浢水兩岸發現眾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沿浢水北起坡頭遺址,往南7公里至浢津附近的劉堡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綿延一線。其中聞名全國的清涼寺史前墓地屬於寺里——坡頭遺址,位於中條山南麓的傾斜坡地。1955年發現,1965年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2003年~2005年,對墓地進行了發掘,清理墓葬355座。墓內隨葬精美玉器、陶器和鱷魚骨板、獸牙等隨葬品。清涼寺墓地的發掘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揭開了一段史前文明的面紗,並以其獨特的考古發掘成果和不可估量的考古價值榮列「2004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深埋於地下數千年的遺存,使我們不禁聯想到文獻記載中「虞芮質成」的商周古芮國。它從一個側面昭示了浢津地區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價值和意義。
█ 浢津日出
關於浢津的文獻記錄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成書的《穆天子傳》中,書中記載:「天子自窴軨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
《三國志·杜畿傳》記載:東漢建安中,曹操命杜畿為河東太守,衛固派數千軍士截斷渡黃河道路。曹操要夏侯惇出兵征剿,而杜畿為避免河東戰亂,提出「吾單車直往,出其不意。遂詭道從郖津渡」。於此可見當時又作「郖津」,仍為交通要道。從字形變化推測,這裡應該有城池,所以改浢為「郖」,字乃從「邑」。
又據《魏書·世祖紀下》記載: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北魏統治集團內訌,魏太武帝拓跋燾被中常侍宗愛所殺。三月,宋文帝劉義隆見有機可乘,再次伐魏。北魏急忙遣兵抵禦。「八月,冠軍將軍封禮率騎二千從浢津南渡赴弘農」。 宋軍傷亡慘重,而且軍中乏食,遂引兵南還。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載:「河水於此,有浢津之名。說者咸云:漢武微行柏谷,遇辱寶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返玉階,厚嘗賚焉,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賦》云:酬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謬官?袁豹之徒,並以為然。余案河之南畔,夾側水濆有津,謂之浢津。河北縣有浢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從門始,蓋事類名同,故作者疑之。《竹書穆天子傳》曰:天子自窴軨,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考其沿歷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門矣。」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黃河流經這個地方叫浢津。據傳說,漢武帝微服出行到柏谷,受到竇門的羞辱,又感謝竇門妻子慧眼識英雄,備酌款待他,回宮後,就給她豐厚的賞賜,並把津渡賜給他們,讓他們靠收取渡錢謀生,就是現在的竇津。所以潘岳在《西征賦》中說:給那婦人的報酬已太過分,怎能又給她丈夫濫加封官?袁豹等人也都以為這話說得很對。我認為黃河的南岸水濱有個渡口,名叫浢津。河北縣有浢水,南流注入黃河。河水上早就已有浢津的地名,並不是從竇門才開始有。大概因為事情相類,地名又音同,所以作者把兩件事扯到一塊了。《竹書穆天子傳》 說:天子從窴軨到浢水北岸歇宿,丁亥那天到了南鄭。考證他足跡所經的地方,路線正好經過這個渡口。照此推斷起來,可知地名並非因竇門而來的。
酈道元在這裡詳細考證了浢津的地名來歷含義,否定了民間俗說,把浢津的歷史還原到悠遠的周穆王時代。
《隋書·地理志》:「芮城,有關官。」《五朝志》:「芮城有關官,是隋以前嘗置關於浢津也。」《玉海》:「浢津,義寧元年置關,貞觀元年廢關置津。」隋唐為什麼要在此置關?除了它軍事、交通的作用外,更重要的就是,浢津歷為河東潞鹽運銷中原的必經之地,有著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
█ 浢津天鵝湖
宋代浢津仍然以鹽運而聞名,並也稱作「竇津」。《宋史?司馬池傳》記載:「時議者以蒲坂、竇津、大陽路官運鹽回遠聞,乃開?口道,自聞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為便。池謂人曰:『昔人何為舍逕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眾不以為然。未幾,山水暴至,鹽車人牛盡沒入河,眾乃服。」這段記載是讚揚司馬池的遠見卓識,他認為古人運鹽經過蒲坂、竇津、大陽,寧可路途曲折繞道也不走近路,肯定有其道理,因此預感到新開的運鹽道路必然有問題。果然不久就出現了?口道的山水之災。
從這裡我們了解到宋代浢津的交通情況,以及當時又有「竇津」的地名異寫。這仍然是受漢武帝微服訪竇門故事的影響。
《明史·地理志》:「芮城,東南有陌底渡巡檢司。」
光緒《山西通志·關梁考》:「陌底渡,在縣東南四十里,土人名王村曲里渡,即古浢津也。路通河南靈寶縣。宋邑令邵伯溫築待濟亭於河干,以安行旅。明洪武四年設巡檢司。九年,徙南七里,又置批驗所,後裁。」
據芮城縣當地父老相傳,因浢津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唐宋以來特別是明末清初,鹽運業十分發達。有大批馱運隊從解州翻越中條山,南入中原,直抵長江流域,民間百姓約有萬餘人常以扁擔為工具,為商販在此地轉運貨物,最多為糧、棉、鹽和日用百貨。從中條山南麓到浢津渡口,形成了長達三十華里的道路街市,人稱「三十里浢津街」。清代,陌南鎮以其南通浢津,東達大陽,西抵蒲坂,連接三大官運鹽路的特殊交通運輸條件,成為中途的商業重鎮。街市店鋪有近百家,有飯館、酒店、藥鋪、旅店、雜貨店、京貨鋪、當鋪、糧油行、花行、估衣行、肉鋪、染坊等。
民國時期,南同蒲鐵路和運風公路建成後,黃河交通樞紐逐漸轉向風陵渡,古老的浢津趨向冷落,陌南鎮也失去了往日的繁榮。特別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三門峽水庫建設中,黃河地貌發生了較大變化,渡口附近的村莊如曲里村等遷往垣上,只留下一座黃河渡口,人稱「沙窩渡」。
█ 浢津關城遺址
現在,柳灣村南還保留一座古城址,文物部門定名為「柳灣古城」。民國《芮城縣誌》載為「項羽城」。1959年4月,黃河水庫考古隊曾在此試掘,經考證為漢代城址。傳說項羽曾在此築城屯兵,攻函谷關與劉邦爭雄。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分布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城牆僅有北城牆殘段和西城牆殘段,均為土夯築,城門遺迹已不可見。北城牆殘長9.6米,殘高2~3米,寬0.6米~3米,夯層厚0.08~0.12米;西城牆殘長12.5米,殘高2~4米,寬1~4米,夯層厚0.08~0.15米。在城址內採集遺物有灰磚板瓦等殘片。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經我們考察研究,這座古城應該就是古代的浢津關城。
直接點擊以下文字鏈接,閱讀作者其它作品:
歡迎山西地域文化愛好者加入太原道微信群交流,請識別下圖二維碼並註明「入群」
TAG:太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