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黑蜀黍吃不上飯,一個重要的原因居然是發達國家的援助作祟?

黑蜀黍吃不上飯,一個重要的原因居然是發達國家的援助作祟?

非洲的糧食問題長期以來都是比較邊緣的世界性事務。但是這個問題並非毫無價值。非洲大陸作為一個產量大陸,卻又同時出現了數以億計的饑民,這一對矛盾讓人深思。這背後,或許是非洲農業產業化造成的惡果。大型商業帝國的魔爪,正在和饑民搶奪著有限的資源。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420-飢餓的非洲農業

作者:酸奶沒泡沫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在大多數人印象里,非洲是一塊乾旱而炎熱的土地。但相對於人滿為患的發達地區,非洲其實還有很多農業潛力尚未開發。

在密布西非和東南非的河流滋養下,非洲農產品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超過了居住其上的人口。但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農產品似乎並沒有流到非洲貧民的手裡。

人口在非洲的分布極不均勻

在這個過程中,曾經統治著非洲大片土地的前宗主國英國扮演著並不光彩的角色。在英國的資助下,非洲的農業正在企業化、寡頭化,與拯救饑民的發展初衷背道而馳。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英國是怎麼影響非洲糧食問題的。

貧困大陸的控制者

非洲素有「貧困大陸」之稱,尤其是撒哈拉以南一些缺乏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國家,經濟發展尤為滯後。但同時,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10個國家有7個位於非洲,非洲的投資回報率也高於其餘任何發展中國家或地區。

差距仍然很大

非洲人民仍需努力

迅猛的增長速度令世界矚目,在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非洲吸引了大量投資人的目光。最受到他們關注的,當屬巨大的農民群體和不斷擴大的中產階層。他們組成的龐大市場,像當年的中國一樣神秘而適於盈利。

在非洲這個世界糧食市場的「最後陣地」,這些大多來自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打著「投資促進非洲增長、終止饑荒」的旗號大張旗鼓地進入市場,一舉擊潰了當地原生的小農經濟。

最吸引各大企業的是非洲的土地。跨國企業以收購或土地租賃的方式在非洲快速跑馬圈地,把最肥沃的土地納入農業公司的旗下。

你種的菜,不一定是你的菜

這些參與土地交易的國外投資者,有的是通過專門的共同基金這種集合投資方式進行投資,也有的是以私人股權基金或者私企以及國企或者擁有政府背景的企業(例如在馬里進行圈地的公司就將購得的土地分給一家區別於政府基金會,但實際上為政府所有的金融實體基金會)名義進行投資。

南非的燒錢小哥

外國大企業對非洲土地控制權增大的同時,也更容易獲取水資源等其他資源。對於他們而言,這也是保證土地能有適當產量的無奈之舉。倒霉的,是原先土地的使用者。在土地被收購、水資源被截流的情況下,土著居民面臨著流離失所,生計無著的風險。

總有人比你更平等

另一方面,種子企業也在尋求機會擴大市場,用高產量的農作物種子(可能是轉基因產品)擠壓原生農產品的生存空間。這樣一來,非洲小農戶必將失去大部分種子來源,轉而選擇從這些企業有限的供應中購種,進而購買種植種子所需的人工化肥和農藥。

著名的全球四大農業巨頭

ABCD

儘管使用這些以農業科技培育出來的種子對增大糧食產量有裨益,但對非洲小農而言過於依賴種子公司的供給仍然令人擔心。這對當地農婦有著尤其大的影響,她們本就是家庭農場中的育種者,沒有能力購買企業種。

此外,很多農民出於健康因素考慮,不願過度依賴於化肥和農藥。這也讓他們失去了對抗企業化農莊的能力,只能逐漸淪為企業的附庸。

轉基因種子

誰搶走了他們的糧食

在當今世界的糧食生產能力能夠養活120億人口的情況下,非洲仍有數百萬人仍在忍受飢餓之苦。近20年來,世界人均糧食產量增加了10%,非洲的營養不良人口卻增加了40%,農業的企業化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企業投資設廠時信誓旦旦地承諾,農業生產的增加會給非洲當地人帶來福音,實際上絕大部分農業產出流到了中東,歐洲,亞洲等更加有利可圖的市場。非洲多國政府也進行了放鬆出口管制和降低關稅的貿易改革,讓企業農產品出口變得更加容易。很多農產品在未能滿足非洲本地市場需要前,便流入了國際市場。

飢餓的非洲百姓只能眼睜睜看著隔壁農田出產的糧食被送往海外,再以援助的形式流回非洲。這其中的貪腐和損耗難以估量。

非洲是個菜籃子

但不一定是非洲人民的菜籃子

如果這些糧食援助還被官員雁過拔毛,非洲貧民更是只能從國際市場購買糧食。事實上,非洲的糧食身份矛盾由來已久:她是一個糧食出口地,同時她也是一個需要進口糧食的大洲。企業化的運作不僅沒有為非洲脫貧提供可持續的方案,反而因為商業利益而帶來了多餘的消耗。

非洲農業的這種重組還給勞動力造成了影響。獲得土地控制權的企業通常會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的商用農場,人力來源便是失去了土地和生計的小規模生產者。居無定所的他們面臨的選擇有限,僱主得以伺機壓低用工報酬、簡化工作環境以降低生產成本。

這一齣戲碼,和工業革命之初歐洲的失地農民進工廠別無二致,所不同的是,非洲還沒有進化出能夠為他們挺身而出的工會組織。

攫取非洲的農業資源,實際獲利最多的仍舊是企業所在的發達國家自身。非洲大部分人解決溫飽依靠的小農戶群體的利益,則受到了巨大的破壞。

英國的黑暗角色

那麼企業是如何參與到對非洲農業的瓜分中來的?

主要是通過歐美國家出台的各種倡議組織。

「食品安全與營養新聯盟」是G8於2012年發起的一項為期十年的倡議,旨在「為農業發展獲取更多私人投資」。參與者包括非洲多國政府和企業,跨國企業和世界銀行等。

包括G8支持的「食品安全與營養新聯盟」在內的多個組織支持大型企業對非投資,這些企業打著「助力非洲脫貧」、「解決非洲糧食問題」的旗號,以政府互助的形式進入非洲。

但是以新聯盟為代表的一系列倡議的唯一效果似乎就是幫助了企業更容易在非洲獲得土地、種子和勞動力的控制權,進而提高企業利潤。

新聯盟等項目的順利運轉需要大量經濟和政治援助,英國便是主要支持者之一。

英國在推動非洲糧食體系企業化方面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大量的援助金用在贊助跨國公司在非洲攫取利益。2010年之後,英國大幅增加了海外援助的力度,在經濟下行的困境中仍然堅持將國民總收入的0.7%用於國際援助。眾多支持投資非洲農業的倡議中都能見到英國的身影。

2012到2016年間,英國為「新聯盟」提供了約6億英鎊的資金支持,相當於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對全球農業項目投資三年預算的總和。然而這些款項,最終大都流向了對英國駐非洲企業的業務擴展方面,而非真正致力於減少貧困。

各國非洲援助

除了直接的資金支持,英國政府及其海外屬地出台的政策,也在以犧牲小型生產者利益為代價支持農業綜合企業的發展。

大量投資到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的大規模商業化農業綜合企業的資金都經過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等避稅天堂;因為英國的管轄地保密制度,大多數試圖擁有獲取海外土地或糧食的所需金融工具的歐洲企業,也都在英國登記註冊。

你嚮往的職業

可能只是另一個世界的底層

在很多非洲觀察者看來,這些人就是新時代的殖民者,一如一個世紀以前歐洲列強借「傳播文明」之名對非洲的殖民。非洲人沒有選擇是否融入這個體系的自由,而只有盡量不要成為受害者的自由。

因此這些企業的農業殖民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非洲的小型糧食生產者,農戶,消費者群體,環保人士和激進派都在抵制這種新式佔領。他們對奪回糧食體系控制權和獲取糧食主權的鬥爭從未停止。

在這些人的運作下,近年來,「糧食主權運動」在非洲興起。「糧食主權」的概念超越了狹隘的「食品安全」概念,強調通過恰當途徑獲取健康的食物是糧食主權的最基本要求、糧食生產者的付出應得到應有的珍視、糧食生產應當以供應本地市場為主、糧食體系應當順應自然等。除了在非洲,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這個運動都得到了相應。

一個成立於1993年的國際性農民運動網路

然而勢單力薄的反抗難以抵擋商業利益和域外大國強權的聯手。在英國等國的援助下,非洲農業還是在逐漸企業化,非洲小農的生計仍然難以為繼,非洲的糧食安全問題也看不到解決的一天。

如果非洲想要實現真正脫貧,改變是亟需的。非洲農業的控制權應當從企業重回這塊大陸的農民們手中。英國對非洲農業的企業化有最大的影響力,在幫助非洲實現脫貧的問題上,英國也應該負相應責任。

而對於只是在一旁觀察的中國而言,在佔領了非洲的製造業和基建市場之後,能否利用非洲農業領域對西方新殖民體系的反感積極進場,顯然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非洲的農產品,將不僅成為聯繫中非的一座新經濟橋樑,更能為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引導非洲國家完成溫飽目標保駕護航。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加拿大有一個省拒絕說英語?
環首都經濟帶,究竟能不能搞好,先看這個日本的例子 | 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