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隱居鄉野,煉丹讀書

隱居鄉野,煉丹讀書

山上何其有 嶺上多白雲

(明)葛洪移居圖

說到中國的道教,葛洪註定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葛洪與其《抱朴子》的出現,在道教發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葛洪字稚川,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生於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從思想體系來講,葛洪融合了儒道二家的精華,尤以道家思想為主繩。確切地說,葛洪是由儒入道,最終成為一代道家宗師。

葛洪的從祖父葛玄,是三國時吳國著名道士。當時的人們都非常尊敬葛玄,人稱「葛仙翁」。但葛洪之所以走上道家的道路,並不是受葛玄的影響,而是他自己的人生選擇。

在青少年時期,葛洪並沒有和道教發生什麼故事,他只是一個鄉下的窮小子。葛洪很喜歡讀書,但家境貧寒買不起書,所以就砍柴去集市賣。然後買紙筆,再找到有書的人家,將書的內容抄下來,回家苦讀。經過多年的知識積累,葛洪博覽群書,成為當地有名的年輕儒生。

儒生講究的是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葛洪性格木訥、不懂人情世故,他這種書獃子性格,根本不適合混跡於官場。如果他要進了官場,不出兩個回合,也會被官場的老油子們三拳兩腳給打了出來。

不過幸好,葛洪似乎對混官場從來就沒有什麼興趣。他更喜歡求神問仙,煉丹製藥,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尋找自己的快樂。雖然讀過不少書,但對道教和醫學並不太精通,所以葛洪產生了拜高人為師的想法。

這時的葛洪雖然是道教的門外漢,但葛家卻和道教淵源甚深。從祖父葛玄精通煉丹術,留下了幾本西漢時的煉丹秘笈,如《太清丹經》、《九鼎丹經》等書。但葛玄後繼無人,就把煉丹術傳給了弟子鄭隱。

葛洪聽說鄭隱還在人世,千方百計找到了鄭隱,請求他看在其先師葛仙翁的面子上,收他做徒弟。鄭隱得知葛洪就是師父的本家,非常高興,立刻收下了。於是,鄭隱用了幾年功夫,將自己所學的本事,全無保留的教給了葛洪,算是報答了師父當初的受業之恩。

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葛洪之後又拜善於占卜的南海太守鮑玄為師,系統學習了陰陽術和醫學理論。當然葛洪跟隨鮑玄最大的收穫還不是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抱得美人歸,娶了鮑玄的女兒做妻子。由於天資聰穎,加上兩位大師級的人物傾囊授業,葛洪很快就在東晉的道家圈子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眾所矚目的明星級道士。

但是,生在天塌地陷的兩晉五胡的大亂世中,葛洪的人生軌跡和政治是不可能不交叉的。本來葛洪對政治也有一定的興趣,在二十歲的時候,他曾經跟隨吳興(今浙江湖州)太守顧秘討伐在揚州作亂的義陽蠻別部石冰,因功封伏波將軍。不過葛洪看到八王之亂愈演愈烈,北方五胡大舉南下,天下大亂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隨即對政治似乎失去了興趣。

葛洪回到了久別的家鄉句容,隱居鄉野,以讀書煉丹為樂,從此不再踏進官場半步。雖然朝廷屢次以高規格徵招葛洪入仕,但他已經對時局心灰意冷。雖然他才腹五車,是當世高才,但人這一輩子,未必只有在官場上才能顯出自己的存在價值。俗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葛洪所處的那個時代還沒有「狀元」這個名詞,但他在煉丹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使他成為煉丹狀元。對於這一美譽,葛洪當之無愧。

求仙問道 九轉仙丹

葛洪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為後世留下了一部偉大的科技和思想巨著《抱朴子》。《抱朴子》分為《內篇》和《外篇》兩個部分。在明朝之前,這兩部著作是單獨成書的。明人將兩書合二為一,定名為《抱朴子》。

雖然《內篇》和《外篇》都是出自葛洪的手筆,但這兩部書在內容上還是大不相同。《內篇》二十卷,側重於科技實踐,多求仙煉丹、黃白飛升之術;《外篇》五十卷,側重於思想理論,將儒、法、道三家合流,闡述葛洪對治國立世的見解。

從社會歷史的角度來看,《外篇》的價值要大於《內篇》,但《內篇》自身的價值卻是《外篇》無法比擬的。葛洪在《內篇》中為後世保留了大量科學實踐和醫學探索的第一手資料,以及養生保健心得,這都是《內篇》的價值所在。

如果將範圍縮小至科學實踐,只談所謂的煉丹技術,《內篇》第四卷《金丹》、第十一卷《仙藥》和第十六卷《黃白》的實用性無疑是最高的。

葛洪不僅在理論上堅信神仙的存在,而且在實踐上他也身體力行,親自下爐煉丹,為苦難中的人們求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在《抱朴子內篇.金丹》卷中,葛洪留下了一段煉九轉仙丹的文字,記載非常詳細。

有意思的是,我們從葛洪的記載中知道了原來他煉的仙丹,和我們在藥店買葯一樣,也是分等級的,一分錢一分貨。葛洪煉的這種九轉丹,顧名思義,分為九個等級。

最高檔的是九轉丹,人只要連吃三天就能得道成仙。不過這個九轉丹就象市場上賣的高級補品一樣,價格昂貴,絕非一般人能吃得到的。次一點的是八轉丹,要連吃十日才能上西天。檔次最低的是一轉丹,要晝夜不停地連吃三年,少吃一天都沒效果的。

為什麼九等檔次的仙丹功力不一樣,葛洪在書中說得非常明白。因為低檔仙丹在煉丹爐里轉的次數少,所以藥力也小,要大吃特吃。而高檔仙丹轉的次數多,藥力極大,所以吃一粒就可以了。

少思少慮 養生保健

雖然葛洪是個有神論者,還曾經和朋友就人世間是否有神存在,進行過激烈的論戰。同時他對養生保健頗有獨到的見解。在《抱朴子內篇.至理》卷尾,有這麼一段話:「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葯,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

在具體的養生保健的方法上,有一篇署名為葛洪的《抱朴子養生論》說的非常詳細,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否為葛洪,現在存疑。不過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葛洪注重養生保健的態度是一致的。

在這篇文章中,葛洪告訴人們,如果想長生延年,首先需要摒除思想上的六害。葛洪給摒除六害開出的藥方是:一、淡泊名利,不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二、遠離聲色犬馬,要善待自己的身體;三、廉財貨,在經濟上不要錙銖必較,否則你會活得更累;四、損滋味,在飲食結構上要合理,不要貪吃美味;五、除佞妄,做人要有自己的立場風格,不要做牆頭草;六、去沮疾,要心胸寬闊,不要心生嫉妒。葛洪認為,如果做不到這六點,所謂的養生保健根本就是一席空談,不可能得道成仙。

葛洪的這些觀點,不要說放在古代,即使是現在,也是非常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區別,主要在思想形態和科學技術。而在社會形態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取向上,古代和現代是沒有多少區別的。我們所生存的現代社會,一樣會出現古人所遇到的人生難題,葛洪的除六害論完全適用於現代社會,對現代人的養生保健以及為人處事也大有裨益。

除了以上摒除六害的理論外,《抱朴子養生論》還提出了「十二少」的觀點,同樣是對養生保健有著指導性的意義。所謂十二少,就是少思考、少思念、少大笑、少說話、少喜形於色、少怒氣、少貪慾行樂、少發愁、少邪念、少多事、少心機。如果能做到這十二少,就可以做到「保和全真」。保和全真,是葛洪提出來的養生保健的至高境界。

葛洪不僅注重為人處事上的個人修養,對身體機能方面的日常保健,他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告訴人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六不原則,即:坐著的時間不要太長,走路的時間不要太長,看東西的時間不要太長,聽聲音的時間也不要太長,感覺不餓的時候不要吃東西,感覺不渴的時候不要喝水,要學會給自己的身體放假。我們不能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但更不能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情,畢竟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

葛洪不愧是著名的養生家,他通過自己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和睿智的思考,總結出了一套對任何時代的人們都適合的養生方法。從這個角度來說,葛洪當得起「偉大」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道編輯部 的精彩文章:

先天一炁話養生
居山筆記·人物篇

TAG:問道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