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的繁殖與餵養
牡丹鸚鵡6個多月達到性成熟就可繁殖小鳥,但對純屬家庭飼養愛好來說,可以等到8個月甚至滿一年齡再繁殖。牡丹鸚鵡全年都可以繁殖,但控制在每年春秋兩季繁殖為佳,在夏季7~8月份天氣最熱時候,應把巢箱拿掉停止繁殖,使親鳥休息換羽並恢復體質。要繁殖應該使用牡丹鸚鵡專用籠,或者規格不小於長50寬40高40厘米的方形籠。人工巢箱為豎式為好,大小一般為長20厘米×寬20厘米×高25厘米,巢箱由五合或複合板板製成,巢箱內由上下兩部分構成,巢箱內中間隔板開個直徑6厘米的洞口,洞口下方距底15厘米。巢箱內室墊些軟的木屑(買倉鼠木屑就能用),在繁殖期間有的親鳥也常將軟草等物銜人巢內供作鋪墊物。飼養中的牡丹鸚鵡,每年可繁殖2——4窩雛鳥,初產鳥每窩為3——4枚蛋,以後一般為5——6枚,卵近圓形,卵殼純白色,孵化期21——23天,雛鳥出殼後經雙親飼育40——45天後才能離巢。
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合適溫度為22~27攝氏度最適宜,濕度為50%左右。在正常情況下,雌鳥每天離巢2——3次,離巢後迅速排便,採食和飲水,每次離巢時間也是倉促行事。孵化期中的雄鳥多守衛於巢旁,並飼餵雌鳥,有時雌鳥離巢後,雄鳥也進入巢中片刻,當雌鳥回巢後,雄鳥迅速出巢守衛。有的雄鳥晚上也會進巢和雌鳥一同過夜。 牡丹鸚鵡繁殖高峰期約為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所以市場選購成鳥主要繁殖要避免購買來的是淘汰老鳥!
牡丹鸚鵡的飼料:
日常主要餵給穀子混合小米、稻穀、黍子(沒去殼的大黃米),碎玉米、這些可以混合一起飼餵,這樣營養較全面。帶有殼的粒料為佳,既可補充澱粉、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另外磕皮吃食也符合鳥類的自然規律,有利於消化系統功能的正常轉運。
為增加飼料的營養成分,剩餘部分可喂麻子、葵花籽、花生米、油菜籽等,但油脂飼料不能喂得大多,以免會引起脫羽及肥胖症。另外各種五穀雜糧甚至麵包、饅頭、米飯都可以加喂些,有的飼料鸚鵡不吃,有時是不熟悉原因,熟悉後都可以吃了。常用粒料搭配比例:穀子40%、黍子20%、稻子10%、麻籽10%、碎玉米10%、其他10% 。
各種青菜、水果等,青菜除了菠菜水果除了梨外,因菠菜草酸會阻止鈣鋅吸收而梨容易拉稀,還有茄子扁豆不可飼餵,其他大都可以飼餵。春季建議可喂野外的蒲公英、嫩苦菜等,對鳥有消火防病的功效。平常還可在籠壁上懸掛一墨魚骨,讓牡丹鸚鵡啃咬,可以補充鈣質,防止鳥患軟骨病-百度鸚鵡吧。並可在籠底或副食罐添加些清潔乾燥沙粒(穀粒大小),因為鳥類包括鸚鵡都是以嗉囊研磨碎吃進的食物,所以吃些沙礫為了幫助嗉囊研磨食物消化。
在繁殖期交配前可以加喂些雞蛋小米,以利於發情下受精蛋。孵化出小鳥後,除了以上常用飼料,還可以增加由40%玉米面、20%小米、20%碎花生米及20%熟雞蛋混合而成的濕粉料。
牡丹鸚鵡合適的溫度是10——35攝氏度,所以溫度不要太低,以免鳥受凍後感冒。也要避免忽然溫度相差太大,以免鸚鵡不適宜而感冒生病。感冒生病一般現象是縮頭閉眼、全身羽毛豎起,不愛活動。食水平常要保持清潔,特別是夏季天氣悶熱時更要注意,以免腸炎下痢發生。
TAG:動物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