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懷一顆淡然的心,不寵不驚過一生。

懷一顆淡然的心,不寵不驚過一生。

《書畫文化》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陸遊《老學庵筆記》里有一則很有趣的故事:「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於梧、藤間。




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粗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在面對顛沛流離的人生憂患時,蘇軾以豁達淡泊的心態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容而不急進,自如而不強求,穩重而不浮躁,堅韌而不墮落,







而黃庭堅卻以消沉悲觀的態度對待生活,看到的是處處蒼涼,烏雲密布,陷入痛苦的深淵中,難以自撥。

古語云:「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人生一切境由心生,心態決定人生的態度,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使人獲得一種靈魂上的升華。



從蘇軾身上,我們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種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於能夠理智地取捨,恬淡地保持一顆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正如諸葛亮所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姿態;
洪應明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愜意。

王陽明所說的:「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脫;
朱熹所說的:「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品節詳明德性堅定」的隨和。




唐朝的郭子儀,一生仕途得意失意交加,在朝廷里多次被奸臣讒言陷害,丟官回鄉,他沒有變得一蹶不振,而是「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






春風拂面時,它釋然一笑;冬雪飄零時,它付之一片淡淡的漣漪。


與平常一樣樂天開朗、坦坦蕩蕩,生活得寧靜從容,這是一種胸懷。








一代學者陶淵明,在人生的低谷期也沒有沮喪彷徨,而是憑著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的狀態,在失意時不為五斗米折腰,慎獨而不趨炎附勢,把心融于山水,把情寄於自然,恬淡地超然世俗。

擁有如此健康的心境,人生道路上縱使有千山荊棘萬種陷阱,還有什麼不能安渡的呢?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勞;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淡泊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對人生的一種堅守。

它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誘惑,律己寬人,謹慎執著,永葆人性本色。





人生在世,求恬淡二字,不亦樂乎?能夠擁有恬淡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至美。








名利場


Cityfocus




長按二維碼關註:浮華世界,名利場。


溫馨提示:《書畫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

告知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

理或撤

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書畫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臘八過了就是年。
百幅詠松圖難得一見,值得收藏

TAG:書畫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