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一開就有人當宰相,花開四朵,四位才子拜相
在歷史中,有許多神奇的故事。它們雖然不一定經得住考證,但能讓冷冰冰的歷史更增添幾多溫暖,多了幾分亮色。有一個故事,至今在揚州一代膾炙人口,現在揚州公園還有一組人物主題雕像,四個宋代人物分別是韓琦、王珪、陳升之、王安石,這就是「四相簪花」的故事。
據說在北宋時期,揚州太守的官署之中栽種著一種芍藥,是其它地方所沒有的。它的花色美麗奇特,花瓣上下呈紅色,一圈金黃蕊圍在中間,被人形象的稱為「金纏腰」。在宋朝,只有宰相才有資格穿紅色官袍、系金色腰帶。因此,揚州人傳說,此花一開,城中就會有人要做宰相了。
當時的韓琦,正因為和范仲淹、富弼等人一起推行「慶曆新政」失敗後,被逐出京城,出知揚州。仕途不順,並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更加關心百姓疾苦,為此深受揚州人的愛戴。後來歐陽修在揚州時,都謙恭的向韓琦表示:「廣陵嘗得明公鎮撫,民俗去思未遠,幸遵遺矩,莫敢有逾。」
一日,他被官署喧鬧之聲打擾,原來是庭院之中的「金纏腰」終於開花了。它本來就不容易綻放,更為神奇的是,這次竟然一開就是四朵。面對這種大吉之兆,屬下紛紛向韓琦表示祝賀。
韓琦在高興之餘,也想到這花開四朵,莫非是預示將有四位宰相?於是,他不敢獨享,又想法設法要尋三位友人一起來賞花,暗合四朵金纏腰之意。
北宋時期,國家相對富裕,百姓生活較為穩定,當時的文人待遇非常高,文人相邀聚會,本來就是縱論國事、交朋結友、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正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詩會、酒會、花會,才誕生了許許多多文華風流的往事。
到底邀請哪三個人,這還真有些讓韓琦犯難。不光要考慮到客人的官職、人品、才華,甚至還要考慮到路途的遠近,總不能等人家快馬趕到,卻耽誤了花期吧。
因此,按照就近原則,身為揚州通判的王珪第一個獲邀。王安石此時以大理評事任淮南判官,也在揚州,同樣也獲得了邀請。然而,這第三個人卻實在找不出來。韓琦只好請了一位擔任州黔轄諸司使老學究湊數。
可是,到了第二天,這第三位客人卻因為身體不舒服而來不了。正當韓琦惋惜的時候,陳升之路過揚州。韓太守大為高興,忙拉著他參加了這次聚會。陳升之讓這次聚會圓滿,同時也因為這次聚會而留下一段佳話。
在這次聚會中,四人把酒言歡,高談闊論,陳述著治國安邦的理念。由於不涉及到任何利益,他們相談甚歡,完全不像在朝堂之上那麼咄咄逼人。聚會的最高潮是由韓琦親自採摘下四朵「金纏腰」,分別別在四人的官帽上。
一時之間,天地為之動容,歲月在這一刻所停留。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這四位才子的身上,讓他們格外的朝氣蓬勃。今日揚州的瘦西湖公園中的萬花園的雕塑,就是按照四人當時場景所製作。
沒想到,三十年時間,參與這次聚會的四人果真紛紛拜相。其實宋朝並沒有設立宰相一職,但普遍認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宰相,參知政事就是副相。後來,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左丞相」、「右丞相」等都是行使宰相之權。
這四人中,韓琦年紀最長,也最早成為宰相,並且他還創造了為相十載、輔佐三朝的輝煌時期。王珪之後也成為宰相,雖然在任時功績不多,被人稱為「三旨宰相」,但他做學問的功夫在官場之中罕有敵手。王安石的名氣最大,就不多說了。陳升之開始也是變法成員,但因某些政見與王安石針鋒相對,最後辭職。
這件事,最早應該出自沈括的《夢溪筆談·補筆談》之中,北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南宋人周煇的《清波雜誌》等多個宋人筆記中都有記載。只不過有人認為,第四人並非邀請的陳升之,而是更年輕的呂公著。這些都無傷大雅,都是這段文人佳話中的插曲而已。
參考資料:《夢溪筆談》、《鐵圍山叢談》、《清波雜誌》
※他是最勇猛的武將,單騎就讓敵軍撤退,卻屢遭冤屈致死
※明朝最後一個兵部尚書,打仗不行節氣全無,種田卻是好手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