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子的華胥氏之國,看老子的絕聖棄智
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列子·黃帝篇》
黃帝神遊華胥氏之國是列子講述的寓言故事中非常有名的一篇,其中寫道,黃帝即位十五年之後,普受天下愛戴而沾沾自喜,放縱自己耳目口鼻的慾望,因而頭昏眼花、神志迷亂。於是他隱退到簡陋的屋舍閉門自省,竟得神遊至華胥氏之國,看到了上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令人神往。
華胥氏之國的國民,不知道利害得失,沒有什麼愛惜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害怕的東西。《列子·黃帝篇》中的許多其他寓言,比如土無札傷、人無夭惡、物無疵癘、鬼無靈響的列姑射山,為尹生講述自己御風之道的列子,向列子教授至人之道的關尹子,實際上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
《道德經》中的一段文字,與列子的寓言有異曲同工之妙:「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慈孝;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撲,少私寡慾。」
人們在做事的時候,往往心中夾雜著許多私慾與利害之心:盼望著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害怕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正是因為心中這些私慾的存在,干擾我們的心神,往往不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所做的事情本身當中去。就像《道德經》中所說的這句,正是因為人們嚮往著美好的事物:智慧、仁義、金錢,這種私慾往往正是成為了人們追求這些美好事物的阻礙。倘若我們在這樣一個烏托邦中,人民都擁有智慧,都擁有仁義,那我們反而沒有強調智慧與仁義的必要了。許多人在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認為老子的主張帶有愚民的色彩,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在我看來,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的目的在於民利百倍,民復慈孝,盜賊無有。老子提出這一主張是在倡導人們見素抱撲,少私寡慾。老子並不反對知識和美好品質本身,而是在反對人們擁有著強烈的私慾。這種強烈的私慾會左右人的選擇,影響人的判斷,當人們拋棄了這種私慾,順其自然反而會有更好的結果。老子所說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不過是「見素抱撲,少私寡慾」的三種形式。
《列子·黃帝篇》中還有這樣一篇寓言:有一天,列子為伯昏瞀人表演射箭,他把一杯水放在手肘上而不跌落,一支箭接著一支射,前一支箭剛剛發射,後一支箭就已經搭上了弓弦。他聚精會神的樣子就像是雕塑一般。而伯昏瞀人卻說:「你這樣還屬於存心射箭,沒有到無心的境界,如果你在高山之上,面對著萬丈深淵,還能這樣射箭嗎?」說罷他便登上了高山,背對著深淵向後退步,腳跟已經懸空。反觀列子此刻已經嚇得趴在地上,冷汗直流。伯昏瞀人說:「至人可以上青天下黃泉,遨遊天地間而面不改色,看來你與真正的射箭之道還相去甚遠呀。」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心便是順其自然,心無雜欲,不計較利害得失。這也是道家哲學所一直倡導的。
以蘇軾的一首《洗兒戲作》作為結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TAG:紫垣道院 |